2010年湖南长郡中学高二学业水平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53764

试卷类型:学业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0/6/2

1.简答题(共2题)

1.
(1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5月11日,在英国伦敦,保守党领袖戴维·卡梅伦在唐宁街10号首相官邸前发表讲话。卡梅伦当晚接任首相职务。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授权卡梅伦组建英国新一届内阁。
——中新社伦敦5月11日电
材料三:在代议制下,资产阶级通过议会对国家实行集体领导。    
——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1 ⑴
(1)材料一中,图一到图二的变化,标志着英国确立了什么制度?哪部法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在国王统而不治之后,由哪个机构执掌英国行政大权?(6分)
(2)卡梅伦成为英国首相,应具备什么条件?以他为首的新内阁应该向谁负责?(4分)
(3)综合上述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国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对英国历史产生的影响。(4分)
2.
1912年春,孙中山代表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请问:
(1)《临时约法》对国家主权和国家政治体制分别作了怎样的规定?(6分)
(2)《临时约法》的颁布有何重大意义?(4分)

2.材料分析题(共2题)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那时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二 造纸的知识随着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这就为“知识普及”口号打开道路。
——利普斯《事物的起源》
材料三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1)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以“四大发明”著称,请问四大发明分别是?材料一中说古代中国科学技术非常发达,请在医学和数学方面各举一例以证明。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中国的四大发明如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3)明清时期中国科技逐渐落后于欧洲,原因是什么?
4.
台湾歌星周杰伦的歌曲《本草纲目》充满了对汉字独有的书法艺术的自豪:“如果华佗再世崇洋都被医治,外邦来学汉字激发我民族意识,……用书法书朝代内力传开,豪气挥正楷给一拳对白……”下面四幅图哪一幅属于歌词中提到的楷书
A.B.C.D.

3.单选题(共16题)

5.
一名日本人在重庆拿到了清政府准许其开办工厂的营业执照,这一现象最早可能出现是在
A.1840年
B.1895年
C.1860年
D.1901年
6.
李鸿章说,鸦片战争后,中国遇到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变局是指
A.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清政府的统治摇摇欲坠
C.鸦片贸易泛滥,国民深受毒害D.战争赔款使国家财政赤字
7.
***在1935年曾作诗一首:“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首诗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苏联红军战胜德国法西斯B.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
C.中国工农红军夺取第五次反围剿胜利D.苏联红军进入东北打击日本关东军
8.
***在《论十大关系》中说:“我们要诚心诚意地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在苏联,俄罗斯民族同少数民族的关系很不正常,我们应当接受这个教训。我们必须搞好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巩固各民族的团结,来共同努力于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为此,我国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建立起来的
C.民族区域自治是体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与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
D.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建立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9.
1955年,亚非地区29个国家的政府首脑,在印尼的万隆举行国际会议。在这次会议上,针对一些国家对中国的误解,周恩来鲜明地提出了
A.一边倒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另起炉灶D.求同存异
10.
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欧盟的诞生,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带来重大影响。这些影响包括 ①使欧盟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②动摇了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 ③加快了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④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完全形成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1.
20世纪80年代,日本流行一本叫《日本人说不》的书,这本书主张日本应该摆脱美国的控制,独立自主。这一现象表明
A.美国丧失超级大国地位B.两极格局已经瓦解
C.日本获得了中国、西欧的支持D.日本崛起,推动多极化的发展
12.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生产技术长期领先世界,丝绸、陶瓷等产品深受世界各国的欢迎。下列关于古代中国手工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明清以前,中国的官营手工业在技术上占有优势
B.中国手工业在冶金、制瓷、丝织业这三个领域长期领先世界
C.中国民间手工业分为民营手工业中和家庭手工业两种
D.隋唐时期,我国部分手工业部门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13.
1956年在北京召开的中共八大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下列有关中共八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建立起来的新形势下召开
B.它正确地分析了中国国内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C.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D.八大确定的路线被长期坚持下来
14.
人民公社运动是导致我国1959到1961年出现严重经济困难的原因之一,这一历史事件给予我们的教训是
A.生产关系不能超前于生产力发展水平B.生产关系不能落后于生产力发展水平
C.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比重应适当D.必须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
15.
鲁迅先生曾极力称赞唐诗的成就,“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代已被做完。”唐代诗歌之所以如此繁荣,原因是①唐朝社会开放而繁荣②中央集权君主专制进入强化阶段③资本主义萌芽出现④科举考试以诗赋取士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①③
16.
历史学家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明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天水一朝(宋朝)。”下列史实不能够为陈寅恪的说法提供依据的是
A.活字印刷术发明B.理学兴起C.京剧繁荣D.指南针用于航海
17.
1830年,一位学者发现当一块磁铁放入电线圈中时,会使电流流入电圈;拿出磁铁后,电流则反方向流动。这位学者是
A.爱迪生B.法拉第C.西门子D.特斯拉
18.
洋务派官员说:“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下列各项对洋务派的主张理解不正确的是
A.提倡学习西方科技B.“中体西用”C.不变革封建制度D.君主立宪
19.
新文化运动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正统思想,使中国人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B.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
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D.提出“尊孔复古”的口号,推动了儒学的发展
20.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的科学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下列科技成就,出现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是
A.杂交水稻
B.载人航天
C.原子弹
D.“东方红一号”卫星升空

4.选择题(共14题)

21.

下面列出的是某内陆城市和沿海城市两地某天的气温情况。根据气温变化情况作出的判断和判断依据正确的是(    )


22.

我们来吃点西瓜吧。

23.

表达我也不喜欢这种水果时 可以这样说:                

24.

表达我也不喜欢这种水果时 可以这样说:                

25.冬天用空调将室温从2℃调升至22℃,至少需要热量?[室内空气质量为60kg,空气的比热容为1000J/(kg·℃)]
26.

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现象”的实验装置。用同一套装置,先后加热并不断质量相等的煤油和水。

27.质量相等的铜和铝(C<C),放出相等的热量后相互接触,内能将()
28.一杯热水逐渐变凉了,则(    )
29.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满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则(   )

30.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满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则(   )

31.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满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则(   )

32.

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blank#}1{#/blank#},若水结成冰,则它的比热容{#blank#}2{#/blank#}(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3.下列关于八国联军侵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34.下列关于八国联军侵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6道)

    选择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