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近代中国就是一部列强入侵与中国人民反抗的历史。
材料一 1997年7月1日,(南京)静海寺内悬挂起一尊大铜钟。钟的主体高1.842米……当天,155声警世钟敲响……从集历史荣辱于一身的见证人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警世之钟,静海寺在华夏子孙心中树起的不仅是一座代表历史的纪念碑,更维系着一种剪不断的民族情结。
——刘妙雄、杨波《南京静海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材料二下列图片是近代中国人根据当时的形势创作的宣传漫画:
材料三 希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1919年)
材料四在中国历史上,尽管农民起义频率频发生,但制度的稳定性却不受影响,在几千年漫长的时间里,“治”多于“乱”,体现出制度的合理性。但在面对现代文明的挑战之后,它却无所适从,一乱逾百年,而且越乱越裂,直到现代化成为全民的共识之后,才大乱而大治,为现代化创造了必备的环境。
——钱乘旦《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稳定问题》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钟的主体高1.842米”,并选择在1997年7月1日敲响”155声警世钟”,这样的安排与中国近代史的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请指出该事件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地位。(3分)
(2)图片一中的中华民国的“国”字写法是“□内一个民字”,这是当时民众的一个新创意,请你结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解释该字的含义。依据材料二,简要谈谈你对辛亥革命的认识。(3分)
(3)与辛亥革命中宣扬的“民族主义”相比,材料三中“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口号的提出有什么进步之处?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具有怎样划时代的历史意义?(4分)
(4)据材料四概括指出“在面对现代文明的挑战之后,它却无所适从”的结果是什么(不得照抄材料)?请概括说明中国共产党为创造这个“必备的环境”所作的努力。(4分)
材料一 1997年7月1日,(南京)静海寺内悬挂起一尊大铜钟。钟的主体高1.842米……当天,155声警世钟敲响……从集历史荣辱于一身的见证人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警世之钟,静海寺在华夏子孙心中树起的不仅是一座代表历史的纪念碑,更维系着一种剪不断的民族情结。
——刘妙雄、杨波《南京静海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材料二下列图片是近代中国人根据当时的形势创作的宣传漫画:

材料三 希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1919年)
材料四在中国历史上,尽管农民起义频率频发生,但制度的稳定性却不受影响,在几千年漫长的时间里,“治”多于“乱”,体现出制度的合理性。但在面对现代文明的挑战之后,它却无所适从,一乱逾百年,而且越乱越裂,直到现代化成为全民的共识之后,才大乱而大治,为现代化创造了必备的环境。
——钱乘旦《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稳定问题》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钟的主体高1.842米”,并选择在1997年7月1日敲响”155声警世钟”,这样的安排与中国近代史的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请指出该事件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地位。(3分)
(2)图片一中的中华民国的“国”字写法是“□内一个民字”,这是当时民众的一个新创意,请你结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解释该字的含义。依据材料二,简要谈谈你对辛亥革命的认识。(3分)
(3)与辛亥革命中宣扬的“民族主义”相比,材料三中“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口号的提出有什么进步之处?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具有怎样划时代的历史意义?(4分)
(4)据材料四概括指出“在面对现代文明的挑战之后,它却无所适从”的结果是什么(不得照抄材料)?请概括说明中国共产党为创造这个“必备的环境”所作的努力。(4分)
2.单选题- (共19题)
2.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对“理性”的正确理解是
A.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 | B.罗马法追求至善至美的境界 |
C.罗马法为现实服务 | D.罗马法主张消灭阶级压迫 |
3.
议会是资本主义政治体制的主要组成部分,以下关于议会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英国光荣革命后开始形成内阁制,内阁不对议会负责 |
B.美国宪法规定,总统向国会负责 |
C.法兰西共和国宪法规定立法权归于两院制议会 |
D.德意志帝国宰相是内阁首脑,对议会负责 |
5.
“如果不是伴随着在政府的原则和实践方面的革命,美国的独立只会被认作是从英国的分离。”对这段引文解读正确的是
①殖民地通过抗英斗争,赢得国家独立 ②华盛顿拒绝成为国王而创建共和政体 ③联邦政府的创设完全照搬孟德斯鸠学说 ④联邦制体现分权与制衡
①殖民地通过抗英斗争,赢得国家独立 ②华盛顿拒绝成为国王而创建共和政体 ③联邦政府的创设完全照搬孟德斯鸠学说 ④联邦制体现分权与制衡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 | D.③④ |
6.
《中国近代国家观念的形成与发展》一书指出:领土、人民、主权是构成国家的三要素;主权则是近代国家观念的核心,它包括对外捍卫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对内实现主权在民。以下口号体现了近代中国人国家观念日渐觉醒,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打倒列强,除军阀”
②“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③“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④“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①“打倒列强,除军阀”
②“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③“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④“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② |
C.②①③④ |
D.③①②④ |
7.
***指出:“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肯定了国民党军队的抗战 |
B.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互相配合 |
C.抗日军队由国共两党共同领导 |
D.国共两党是中国抗战的主要力量 |
9.
马克思说巴黎公社“只不过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其含义是( )
A.巴黎公社革命具有自发性和偶然性 |
B.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
C.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时机只在巴黎一个城市成熟 |
D.巴黎公社起义是由于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 |
10.
《共产党宣言》之所以成为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主要因为它
A.是马克思、恩格斯亲自起草的 |
B.是第一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纲领 |
C.第一次指出阶级斗争的重要性 |
D.第一次较为完整地、系统的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
12.
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一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这里的武器是指
A.暴力革命 | B.代议制民主 | C.先进的生产力 | D.科学社会主义 |
13.
“任何民族都是有自决权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事。历史的发展使我们的民族大家庭需要采取与苏联不同的另一种形式。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历史发展情况,不能照抄别人的。”为此,新中国的人民政府:
A.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C.在全国普及了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
D.建立了政治协商制度 |
14.
我国民族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的最大不同是
A.前者是少数民族当家作主,后者是外国人当家作主 |
B.前者享有高度自治权,后者享有完全自治权 |
C.前者实行社会主义,后者实行资本主义 |
D.前者有利于各民族共同繁荣,后者有利于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 |
15.
2011年3月1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宣布,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各方面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我国立法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形成。这一法律体系主要以下列哪部法律为核心
A.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B.1949年《共同纲领》 |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D.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16.
1979年,(中国)“选举法”修订,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个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为8:1,这一比例在2010年春修改为1:1。这表明
A.我国的民主进程开始于1979年 |
B.代表名额由偏向城市转变为城乡平等 |
C.农村取得了与城市平等的发展权利 |
D.代表名额由偏向农村转变为城乡平等 |
17.
《建国大业》以20世纪40年代抗战胜利直至建国前夕这一波澜壮阔的时代为背景,以宏大的历史视野,正面再现共和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这段史实最能体现
A.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智慧 | B.共和国的建立是中国民主力量的胜利 |
C.政治协商制度建立于抗战胜利后 | D.民主党派是创建新中国的主要力量 |
18.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的目的之一是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体现这一目的主要规定是实行责任内阁制。《临时约法》中的下述内容能够说明这个规定的是
A.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
B.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权选举临时大总统 |
C.参议院有权弹劾临时大总统和国务员 |
D.临时大总统和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
19.
1979年,(中国)“选举法”修订,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为8:1,这一比例在2010年春修改为1:1。这表明
A.我国的民主进程开始于1979年 |
B.农村取得了与城市平等的发展权利 |
C.代表名额由偏向城市转变为城乡平等 |
D.代表名额由偏向农村转变为城乡平等 |
20.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对“理性”的正确理解是
A.罗马法拥弃 |
B.罗马法体现与时俱进,为现实服务 |
C.罗马法追求完美境界 |
D.罗马法主张消除压迫,使社会公平 |
3.选择题- (共9题)
24.下面是某校第六期校园脱口秀《校外小摊》的一个片段,请你阅读关参与讨论:
“如果有人告诉你,校外哪家小摊东西最好吃,我肯定一口盐汽水喷死他!别以为一出校门就是一群野猴子下山,看到串串香连着烧烤摊,中式汉堡挤着烧饼铺你就走不了路?你以为自己来到了美食城啊?海鲜?防腐剂泡的!羊肉!死耗子客串的!地沟油拌烟灰!病菌随着口水飞!告诉你,不怕撑不死你的胃,就怕伤不起你的心啊!”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9道)
选择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