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浙江杭州市余杭区高二上期末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53644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6/3/31

1.材料分析题(共4题)

1.
斗争和妥协是历史发展进程中经常出现的现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唯一摆脱困境(人们彼此妨害)的方式则是互相妥协。通过契约的方式建立国家,制定法律,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
——古希腊思想家伊壁鸠鲁
材料二 处死查理一世无疑是“革命”,但是经过“光荣革命”的“反革命”,英国用宪政框架吸纳革命原则,成就了代表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近代宪政体制。资产阶级与王权之间达成了王权接受限制的持续妥协,维护了英国持久稳定的法治与和平。
——杨和平《查理一世之死与英国宪政体制的确立》
材料三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政治斗争中强势的一方从来不懂得妥协退让,即便是对内部的改良力量也压制打压,直到那些疥癣之疾发展成为心腹之患,逼得在朝与在野的双方兵戎相见。
——卢伟《懂得妥协很重要》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各举一例说明古希腊民主政治和古罗马法律制度的实践是如何体现伊壁鸠鲁的主张的。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近代英国资产阶级与王权之间妥协的表现。
(3)你是否赞同材料三的观点,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史实予以说明。(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
2.
二战后,美苏之间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对国际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厄内斯特·梅在1984年的一篇论文中说:二次大战后,美苏两国注定会成为对手……1945年以后两国关系不可能出现任何缓解……传统、观念、感情、习俗各方面都刺激着敌对状态的出现,两国均没有足够力量避免这种冲突。

——艾伦·布林克利《美国史》

材料二  1993年年末,比尔·克林顿曾脱口而出地说:“啊,我想念冷战。”确实,二战后美苏两国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除了给一些国家提供发展机遇外,还给了美国国力发展以多方面的刺激。……“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现在看来仿佛是一种奇思异想,许多美国人在50年代和60年代把两种制度的竞赛锁定为一种显示优越性的竞赛。……”

——齐世荣《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苏两国注定会成为对手”的原因。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是什么?
(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美苏两国的冷战“给一些国家提供发展机遇”这句话?最能体现20世纪60年代美国“显示优越性的竞赛”的事件是什么?
3.
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变化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现实的原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在战后不愿在威尔逊建立起来的国际组织中领头,这往往被归因于美国的主张在巴黎和会上被欧洲丢弃后产生的蒙受政治欺骗的感受。但是,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的所谓“孤立主义”在对外交谈判的疑虑之外有其更深刻的根源。
——[挪]文安立《全球冷战》
材料二 美国的冷战世界观主要源于其对大萧条做出的反应,其冷战战略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形成的。日本在1941年的进攻佐证了美国人的这样一种观念,即干涉主义和全球改革对美国的生存是至关重要的:如果美国想重新获得安全感,则“恶魔”就必须被消灭干净。
——[挪]文安立《全球冷战》
(1)材料一中威尔逊提议建立的国际组织的名称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实施“孤立主义”外交政策的现实和历史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眼中的“恶魔”指的是哪些政治势力?
(3)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在二战前后对外政策的变化。
4.
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评判标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如古北、喜峰口一带,朕皆巡阅,概多损坏,今欲修之,兴工劳役,岂能无害百姓?”“昔秦兴土石之功,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
﹣﹣康熙
材料二“始皇虽无道,而长城之有功于后世,实与大禹之治水等。由今观之,倘无长城之捍卫,则中国之亡于北狄,不待宋明而在楚汉之时代矣。如是则中国民族必无汉唐之发展昌大而同化南方之种族也。及我民族同化力强固之后,虽一亡于蒙古,而蒙古为我所同化;再亡于满洲,而满洲亦为我所同化。其初能保存孳大此同化之力,不为北狄之侵凌夭折者,长城之功为不少也。”
﹣﹣孙中山
(1)根据材料一分析康熙帝不修长城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康熙帝处理与蒙古族关系、解决北方边疆问题的史实。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孙中山对秦始皇修筑长城的评价,并结合时代背景回答孙中山作此评价的目的。

2.单选题(共18题)

5.
仔细研读下图《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图》(1937-1940年,局部),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国共之间既合作抗日又互相斗争
B.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共同抗击日军
C.全国抗日根据地只分布在西北和华北
D.抗日根据地、国统区、沦陷区犬牙交错
6.
布鲁塞尔市中心的“白天鹅之家”餐厅门面铜牌上,用法文、荷兰文、英文和德文写着:“卡尔·马克思自1845年2月~1848年3月生活在布鲁塞尔”。在此期间,马克思写作并发表了(  )
A.《法兰西内战》B.《神圣家族》
C.《资本论》D.《共产党宣言》
7.
某文件明确规定:“保护国家的公共财产和合作社的财产,保护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及其私有财产,发展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稳步地变农业国为工业国。”这份文件应该是
A.《新民主主义论》
B.《共同纲领》
C.中共八大决议
D.《论十大关系》
8.
1983年,中共中央提出:说到统一,有一个用什么“统”的问题。照我们的意见,就是用一个国名、一个首都来“统”,其余都可以维持现状不变。就是说,既不要用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去“统”,也不要用台湾的现行制度来“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材料来自于《告台湾同胞书》
B.台湾可以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C.首次提出和平统一政策
D.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
9.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如何对待民族关系和处理民族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史实不正确的是(  )
A.唐太宗在西突厥设置羁縻府州,以突厥首领为都督、刺史
B.清朝在中央设置了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理藩院
C.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从反对满清统治为重心发展为五族共和
D.“五四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10.
下表是1949—1953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变化情况,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由于当时实行了哪一外交方针?( )
年 份
1949
1950
1951
1952
1953
建交国家数
10
9
1
0
0
 
A.“另起炉灶”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D.“不结盟”
11.
下图是1950~1998年美、英、日、苏(俄)四国人均GDP水平(1990年国际元)比较,代
表苏联(俄罗斯)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2.
列宁和邓小平都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以下选项中能体现他们的共识的有(  )
①重视农业生产   ②建立经济特区  ③主张吸引外资    ④利用市场发展经济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13.
经典力学体系是牛顿在物理学方面的最突出成就,在物理学占据二百多年的统治地位,其绝对权威开始被打破是(   )
A.光本质微粒说和波动说的提出
B.行星按一定轨道运行理论提出
C.光电效应理论和统一场论研究进展
D.相对论提出和量子力学的建立
14.
克伦威尔说:“我要把国王连同他的王座一起砍掉。”为实现这一目的,克伦威尔(  )
①处死查理一世 ②颁布《航海条例》 ③远征爱尔兰   ④建立共和国
A.②④B.①③C.①④D.②③
15.
1918年2月英国下议院一反四年前的敌视态度,以385票赞成55票反对的压倒性优势,通过了《人民代表法案》,给予30岁以上、拥有财产的妇女投票权。这表明
A.战争改变了社会结构
B.战争在客观上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
C.战争促进了科技进步
D.妇女的重要作用在战争中被逐渐发现
16.
在1919年巴黎和会上,主要战胜国经过几个月的讨价还价,最后签订了对德和约。德国被迫(  )
①承认奥地利独立并不得与其合并
②划定莱茵河西岸50千米内为非军事区
③接受美英等国对其实行分区占领
④支付协约国大量赔款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7.
以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亚太战场上的主要战事,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
②美军发起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
③美日中途岛战役
④日军偷袭美军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
A.④③②①B.②③①④
C.③④①②D.①③②④
18.
下表是1914﹣1916年美国对交战双方的贸易总额(亿美元),从中可以看出美国
年份
同协约国贸易
增长指数
同同盟国贸易
增长指数
1914
8.24
100.00
1.69
100.00
1915
19.9
241.0
0.11
7.00
1916
32.14
389.7
0.01
0.68
 
①放弃中立主义政策
②奉行国家利益优先战略
③已倾向协约国
④综合国力世界第一。
A.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④
19.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主要大国之间在军事上既合作又斗争。下列图片反映的史实中,最能体现这一情况的是(  )
A.
B.
C.
D.
20.
下列为20世纪上半期召开的国际会议。它们( )
1919年1月18日
巴黎和会
1921年11月12日
华盛顿会议
1942年元旦
26国华盛顿会议
1945年2月
雅尔塔会议
 
①反映了解决国际争端方式的进步 
②都由大国操纵并体现大国意志
③都体现两种社会制度国家的合作
④都提出了对战败国的处置意见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1.
“这是一位同亚历山大和凯撒一样的天才人物,长于指挥军队,善于治理被征服的地区。而他竟还有立法家所具有的才能……”由此段描述来判断,这位历史人物最有可能是( )
A.克伦威尔B.拿破仑C.华盛顿D.孙中山
22.
孙中山和甘地同为“亚洲觉醒”的先驱,他们经济思想的共性是(   )
A.争取民主自由B.提倡学习西方先进科技
C.主张本民族经济独立D.以传统手工业对抗现代工业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