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1993年,亨廷顿发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对世界未来走向描述如下图:

运用世界现代史的史实,对上图所示关系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图示中的一组关系或多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上图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构建新图,并运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1993年,亨廷顿发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对世界未来走向描述如下图:

运用世界现代史的史实,对上图所示关系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图示中的一组关系或多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上图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构建新图,并运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36年秋,共产党人首先提出开展以科学民主为内容的新启蒙运动的主张。这个主张得到广泛的响应,很快形成了群众性的讨论。
1937年1月以后,进步的文化人和救亡团体,到处讨论着怎样重新评价五四运动,怎样批判地接受“五四”未完成的工作,并提出“纪念‘五四’,要开展新启蒙运动”。
在“五四”18周年纪念日到来的时候,北平的许多报刊都出了“五四”纪念特刊,对“五四”进行重新估计和阐发新启蒙运动的意义和内容。文化团体和救亡团体召开了许多纪念座谈会,热烈讨论提倡科学民主,反对迷信愚昧和封建思想等问题。
汉夫、周扬等人经集体讨论,写成《现阶段的中国思想运动》一文。文章指出:“为了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诸势力,都在一个大前提下,精诚的团结起来”。对于有封建思想但反对异族奴役的人,“应采取宽容态度”。
——摘编自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启蒙运动的政治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新启蒙运动。
材料:1936年秋,共产党人首先提出开展以科学民主为内容的新启蒙运动的主张。这个主张得到广泛的响应,很快形成了群众性的讨论。
1937年1月以后,进步的文化人和救亡团体,到处讨论着怎样重新评价五四运动,怎样批判地接受“五四”未完成的工作,并提出“纪念‘五四’,要开展新启蒙运动”。
在“五四”18周年纪念日到来的时候,北平的许多报刊都出了“五四”纪念特刊,对“五四”进行重新估计和阐发新启蒙运动的意义和内容。文化团体和救亡团体召开了许多纪念座谈会,热烈讨论提倡科学民主,反对迷信愚昧和封建思想等问题。
汉夫、周扬等人经集体讨论,写成《现阶段的中国思想运动》一文。文章指出:“为了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诸势力,都在一个大前提下,精诚的团结起来”。对于有封建思想但反对异族奴役的人,“应采取宽容态度”。
——摘编自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启蒙运动的政治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新启蒙运动。
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如何处置战败国德国的问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关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1945年11月20日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在德国纽伦堡城开庭,开始了对21名纳粹德国首要战犯的审讯和判决。苏美英法对德分区占领。在苏占区,苏联采取了一系列消除法西斯势力,铲除军国主义,实行民主化和非军国主义化的措施,使苏占区经济逐渐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美国试图扶植德国,借助其物力、人力和战略地位推行自己的霸权政策,尽可能对纳粹战犯从轻发落,并积极策划美占区与英法占领区的合并。英国延续传统的欧洲大陆均势政策,考虑自身实力,基本上追随美国,同意与美占区合并。法国在70年中3次受德国之害,对德国的东山再起最为警惕。1947年3、4月间,美法两国同意法国对萨尔区实行经济合并的要求,从而换取了法国在对德问题上的逐步合作,法国对德政策发生了转折,最终实现了美英法占领区的合并。
——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1)根据材料,概括二战后对德处置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对德的处置给德国带来的影响。
材料:如何处置战败国德国的问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关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1945年11月20日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在德国纽伦堡城开庭,开始了对21名纳粹德国首要战犯的审讯和判决。苏美英法对德分区占领。在苏占区,苏联采取了一系列消除法西斯势力,铲除军国主义,实行民主化和非军国主义化的措施,使苏占区经济逐渐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美国试图扶植德国,借助其物力、人力和战略地位推行自己的霸权政策,尽可能对纳粹战犯从轻发落,并积极策划美占区与英法占领区的合并。英国延续传统的欧洲大陆均势政策,考虑自身实力,基本上追随美国,同意与美占区合并。法国在70年中3次受德国之害,对德国的东山再起最为警惕。1947年3、4月间,美法两国同意法国对萨尔区实行经济合并的要求,从而换取了法国在对德问题上的逐步合作,法国对德政策发生了转折,最终实现了美英法占领区的合并。
——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1)根据材料,概括二战后对德处置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对德的处置给德国带来的影响。
2.单选题- (共4题)
4.
学者陈向阳认为:“现代”是一个历史时代概念而非单纯的历史时段概念;“现代”具有丰富而广博的历史内涵,不仅限于革命史和政党史,属于综合的总体的通史范畴,而非专门史范畴;“现代”既是一个历史时代的概念,也是一个社会性质概念,是历史时代概念与社会性质概念的统一。据此,他认为中国现代史始于( )
A.1949年 | B.1919年 |
C.1912年 | D.19世纪中叶 |
5.
1988年,在全民经商潮背景下,中国计划经济下的流通体系彻底崩溃,物价失控。其后三年的经济增长率在4%—6%的低点徘徊,理论界有人提出“将物价等权力收到省一级的政府中”。理论界的这一言论
A.有利于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
B.表明深化改革势在必行 |
C.说明政府应不断强化计划职能 |
D.指出了市场经济的作用 |
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乾隆时期调动巨大的人力和物力编纂了大型丛书《四库全书》,全编收书3500多种、7.9万多卷,总量达9.9亿字,几乎囊括了清中叶以前所有重要的文献典籍,并在特定的视野中加以系统编排,从而构成了中国古代最为庞大的典籍。所以,纪昀在《进四库全书》表中称《四库全书》具有“源流之大备”及“回归”的特质。……清政府在修书的同时,也对古代文化典籍进行了大规模的、有目的的删削与篡改,对图书的禁毁确实是严厉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两部著作的不同影响。
材料一 乾隆时期调动巨大的人力和物力编纂了大型丛书《四库全书》,全编收书3500多种、7.9万多卷,总量达9.9亿字,几乎囊括了清中叶以前所有重要的文献典籍,并在特定的视野中加以系统编排,从而构成了中国古代最为庞大的典籍。所以,纪昀在《进四库全书》表中称《四库全书》具有“源流之大备”及“回归”的特质。……清政府在修书的同时,也对古代文化典籍进行了大规模的、有目的的删削与篡改,对图书的禁毁确实是严厉的。
——楼宇烈《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材料二1751年,在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狄德罗主持下开始编撰一部《百科全书》,全名为《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技艺详解辞典》。参加撰稿的多达160人,其中有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自然科学家达朗贝、孔多塞,哲学家拉美特利、爱尔维修、霍尔巴赫,文学家博马舍,经济学家魁奈、杜尔阁等人。参加编撰的作者被人们尊称为“百科全书派”。他们人数众多,影响极大,成为法国启蒙运动的中心。《百科全书》的编写,既吸收了当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又有力地推动了启蒙运动的深入发展。——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第二版)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两部巨著的不同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有何不同?(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两部著作的不同影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