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山东潍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53628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6/6/1

1.材料分析题(共5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英国议会由上院和下院组成,议会传统形成后,上院的权力和地位长期高于下院。1832年议会改革扩大了选举权,取消上院对下院议员的提名权,但上院仍然有否决和修改下院通过的法案的权力。一直到20世纪初,上院经常利用否决权使下院通过的议案不能成为法律。1911年的议会改革在首相阿斯奎斯斗争下,上院被迫作出了让步,通过法律确立了下院的财政立法权,对于预算案上院只能搁置一个月,在其他公议案上,上院可延搁两年,但如果连续三次在下院获得通过,可以直接交由国王批准成为法律,无须经上院同意。而且这个法案明确宣布“想要用一个建立在群众基础上而不是世袭基础上的第二院去代替现在所有的上议院”。1949年颁布的议会法是1911年议会法的补充,它规定只能由下院提出财政议案,上院没有修改和否决的权力,同时将上院延搁下院通过议案的时间缩减为一年。
——《英国议会制度》
(1)根据材料,概括英国议会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上述特点的原因。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商人笃信儒家“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信条,形成了“重义轻利、贵理贱利”的主导思想,功利行为严格受传统道德的约束。在经营过程中恪守儒家“诚实守信”的原则,个别商人如有背信弃义的事情发生,就会受到其他商人与顾客的谴责和冷落,最终被排除出局,从此无颜归故里面对父老乡亲。贯穿他们业务及生存之道的仍是“以商致财,以财守本”的儒家观念,他们向往的最佳典范是“陶朱事业”,“修建宅院,光显门楣,是晋中商人最终的归途”。

——摘编自《中国传统文化对晋商兴衰的影响》

材料二 宗教改革后的新教把获利视为上帝对于选民的期望。它强调,要想成为上帝的选民,除了靠上帝预先安排之外,还必须在自己的事业上有所作为。新教伦理不仅鼓励人们通过勤奋劳动获得财富,而且把劳动看作是远离罪恶和堕落的手段之一。一个人是虔诚的信徒,首要条件就是他必须做好自己的世俗工作——劳动,只有努力完成好自己的工作,才可以更好地荣耀上帝。即使是经济上富有的人也不能逃避劳动。新教禁欲主义的节俭必然要导致资本的积累,强加在财富消费上的种种限制,使资本用于生产性投资成为可能,从而也就自然而然地增加了财富。

——摘编自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涤本主义精神》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传统儒学和新教伦理财富观念的不同之处,并指出导致两者不同的社会根源。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种财富观念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综上所述,如何认识经济发展中的道德伦理观?
3.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建立在个人主义及权利基础还有人的欲望的基础之上的社会思想,必然会把平等原则当作不可动摇的、最高的社会关系原则。人人平等,因为人人都有同等的权利和欲望;而大家的权利和欲望都是平等的,因为都是无止境的;每个人本质上都是专制君主,都是自己生活的绝对统治者;既然是专制君主,彼此自然都是平等的……无时无处,在任何社会制度下,无论它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必然存在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站在社会阶梯不同梯级上的人之间的不平等关系。社会与一切生物一样,它是一个复杂的整体,这种活的功能只能借助主控与从属的等级制度才能发挥作用。等级制度基本上是一种自然的社会属性,在社会中它与机体、与任何生活相适应。
——C.谢•弗兰克《社会的精神基础》
(1)根据材料,概括关于平等的观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与实践说明上述观点。
4.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第二次布尔战争期间,英军在1901年设置了关押布尔平民的集中营,荚军总司令基钦纳下令先后将13.6万名布尔人妇女、儿童和老人以及八万多黑人仆役统统从被焚毁的农场上抓走,用敞蓬货车或牛车运到一起,关进集中营。集中营内实行严格而苛刻的配给制度,人口密度极高,食物、帐篷、毯子、衣服和药物奇缺,瘟疫流行,营养不良,死亡率极高,奥兰治地区白人集中营的死亡率在1901年10月曾高达40.1%。整个布尔战争期间,死在集中营内的布尔平民共有27927人,其中包括l676名老人,4177名妇女和22074名儿童。
英国妇女埃米莉•霍布豪斯为集中营的状况所震惊,她向世人揭露了集中营内的惨状,被英国政府宣布为“祖国的敌人”,立即逮捕并驱逐出境。但是她回欧洲后坚持斗争,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在野的自由党以年青的威尔士民族主义者劳合•乔治为首,猛烈抨击保守党和陆军的野蛮政策。瑞士、德国、荷兰、法国、美国派出了视察人员,欧美各国向集中营内的平民捐赠了大量物资。面对压力,英国不得不改善了集中营的状况。
——《世界现代史》
(1)根据材料概括集中营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军集中营的影响。
5.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尔朱荣缘将帅之列,藉部众之用,属肃宗暴崩,民怨神怒,遂有匡颓拯弊之志,援主逐恶之图,盖天启之也。……苟非荣之致力,克夷大难,则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也。然则荣之功烈,亦已茂乎!而始则希觊非望,睥睨宸极;终乃灵后、少帝,沉流不反;河阴之下,衣冠涂地。此其所以得罪人神,而终于夷戮也。向使荣无奸忍之失,修德义之风,则彭、韦、伊、霍夫何足数?
——北齐•魏收《魏书》
材料二:其(尔朱荣)部众既劲健,而其用兵亦颇有天才。中原的叛乱,都给他镇压了。然其人起于塞外,缺乏政治手腕,以为只要靠兵力屠杀,就可以把人压服。
——吕思勉《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两人对尔朱荣评价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历史人物评价的看法。

2.单选题(共7题)

6.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国际上对中国抗战的前途大多抱悲观的看法。但1938年4月9日路透社电讯说:“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线之战局极为注意,最初中国军队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在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所以,英国报刊发表了赞扬中国胜利的评论。这表明(  )
A.反法西斯同盟国对中国的道义支持
B.中国在国际上的大国地位得以确立
C.中日双方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变化
D.中国的抗战赢得了国际舆论的肯定
7.
(题文)丘吉尔于1948年提出“三环外交”政策。所谓“三环”就是英联邦关系、英美关系、英国与西欧关系,这三个同心圆构成的关系是英国对外关系和对外政策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一政策旨在()
A.恢复英国在国际上的中心地位B.构建牢固的英美同盟对抗苏联
C.加强合作推进欧洲一体化发展D.维护英国原有的海外殖民体系
8.
爱情已从家庭关系的外沿变成它首要的正当的核心,相对于工业革命前因经济关系,或为生存而组成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一种历史的进步。这说明工业革命后
A.社会分工渐趋细化
B.平等观念日益加强
C.社会分配日趋合理
D.家庭稳定性逐渐提高
9.
(题文)1961年6月,商业部和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在北京联合召开了小商小贩问题座谈会,决定把此前并入国营与公私合营企业的小商小贩清理出去,让其重新组织合作商店与合作小组。这说明( )
A.中央政府下决心要割掉资本主义尾巴
B.个体经济不是社会主义经济组成部分
C.对个体商贩的社会主义改造步子过快
D.党和政府要鼓励私营经济的稳步发展
10.
礼是指较固定的行为准则,敬鬼神节仪尤成为原初的礼的核心部分;但春秋时,礼经人为理性化而被灌入政治人文主义内容。这一变化主要体现了
A.人的自觉意识觉醒
B.社会等级秩序的恢复
C.孔子地位的社会认可
D.礼制社会功能加强
11.
苏格拉底在被处死前说:“好人无论是生前死后都不至于吃亏,神总是关怀他……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去路好,唯有神知道。”材料
A.表明了坚定不移的宗教信仰
B.反映了对道德和生命的思考
C.说明了雅典民主政治的衰落
D.体现了追求永生的终极目标
12.
近代中国人的观念不断更新:“师夷长技”更新了“华夏变夷”的观念;“维新变法”更新了“尊王法祖”的观念;民主、民权更新了“君权神授”的观念;理智、务实更新了偏颇、尚虚的观念;男女平等更新了男尊女卑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A.传统文化的渐趋衰落
B.民主宪政的艰苦探索
C.对独立富强的不懈追求
D.中国人性的逐渐解放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5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