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吉林省吉林一中高一上学期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53580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2/2/16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9分)
阅读材料并仔细观察下列图片,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几乎被世界“遗忘”的巴以冲突,27日再度以极其血腥的一幕开场。2008年12月27日-29日,以色列战机连续三天对加沙地带发动攻击。,各主要国家均对当前加沙局势表示关切,呼吁有关方面立即停火。联合国安理会呼吁立刻结束加沙的暴力局势,并敦促冲突双方解决加沙的严重人道和经济需求问题。中方反对用武力解决争端,呼吁有关方面保持最大克制,通过对话解决分歧。

材料二 中国在大多数时间里也基本上是超然物外的;今天更不会卷入美俄全球对抗的明争暗斗。这是由中国和平发展的总体战略.中国历史文化和现实国家目标决定的,也为现在中国与美俄关系友好的事实所证明。中国多次宣布永远不称霸,这不仅仅是外交辞令。中国设立远洋基地的出发点,只有维护商业利益和国际和平的考虑。中国不与任何国家进行全球军事对抗,也无意争夺势力范围,拓展战略边疆。中国外交和宣传部门应该以“中国贡献论”,反击“中国扩张论”和“中国威胁论”,以此化解外部的担心。(材料均来自网络)

材料三  有关欧盟的一组图片

材料四 美国学者哈斯虽然提出了“多极合作时代”这一新概念,但是却对这样的时代能否到来充满怀疑。因此,他对这样的时代具备哪些特征.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时代以及这样的时代能否得以持续并未展开论述。笔者愿接过哈斯先生的命题,阐述本人的观点。我认为“多极合作时代”将是21世纪上半叶世界格局的基本特征,处理好“多极时代”的大国关系将是“多极合作时代”能够成为现实的前提条件。
——材料来自网络
(1)材料一体现当今世界形势如何?(1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为什么说“中国扩张论”和“中国威胁论”是错误的?(2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二战后欧洲联合的过程。(2分)
(4)依据材料四,简单概述你对“多极合作时代”的理解。并依据所学知识回答当代世界格局发展的总趋势及其表现。(5分)
2.
(17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是书何以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海图图志》
材料二:“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三:(一)…满洲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义师所指……。
(二)……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三)……今者由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
(四)……核定天下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其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
——《同盟会宣言》
材料四:“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民主)并重。”——陈独秀《敬告青年》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的作者是谁?(2分)
(2)材料二的作者同康有为在光绪皇帝支持下掀起了哪次改良运动?(2分)
(3)材料三提出的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什么?(4分)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哪三大主义?(3分)它表明中国同盟会是一个什么性质的政党?(2分)
(4)材料四中运动的口号是什么?(2分)这次运动兴起的标志是什么?(2分)

2.单选题(共12题)

3.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
A.侵华国家中都有英国
B.侵略方式主要是军事侵略
C.侵略者都抵达过天津白河口
D.侵华目的是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4.
太平天国从全盛时期到战略防御的转折点是
A.北伐失败B.天京变乱
C.安庆失守 D.天京陷落
5.
下列最能说明太平天国运动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最高峰的是
A.坚持斗争14年
B.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中央政权
C.制定颁布了革命纲领
D.提出了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6.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标志是
A.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
B.清政府出兵援助朝鲜镇压起义
C.丰岛海战
D.黄海海战
7.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主要是因为
A.与清政府签订条约的国家多达11个
B.列强在北京的侵略势力扩大
C.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D.列强重新确立慈禧太后的封建统治
8.
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本进行了骇人听闻的大屠杀是在
A.大连
B.旅顺
C.花园口
D.威海卫
9.
李鸿章说“必先富而后自强,尤先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其以下活动体现了上述思想的是
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B.创办北洋海军
C.创办京师同文馆D.创办轮船招商局
10.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内部出现了洋务派和顽固派。本质分歧在于(   )
A.是否维护清朝统治B.是否改变清朝政体
C.是否学习西方先进技术D.是否镇压农民起义
11.
下列各项与洋务运动无关的是  (   )
A.引进西方近代生产技术B.对外国经济侵略作了些抵制
C.建立近代化的国家制度D.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2.
鸦片战争中萌发的新思想的核心内容和实质是 (   )
A.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之路B.了解西方,发展资本主义
C.启迪人民觉醒,摆脱封建束缚D.仿制西式武器,振兴清朝
13.
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和鸦片战争后新思潮的主要不同之处是
A.抛弃陈腐观念,面向世界B.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
C.学习西方的科学D.探索新知寻求救国道路
14.
表明袁世凯已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破坏殆尽,中华民国名存实亡的历史事件是 (   )
A.镇压“二次革命”
B.解散国民党和国会
C.颁布《中华民国约法》修改总统选举法
D.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

3.选择题(共7题)

15.甲走完一段路要 14 小时,乙走完这段路要25分钟,乙与甲的速度比是(  )
16.甲走完一段路要 14 小时,乙走完这段路要25分钟,乙与甲的速度比是(  )
17.小红和小明放学步行回家,已知小红走的路程比小明少 {#mathml#}13{#/mathml#} ,而小明用的时间比小红多 {#mathml#}15{#/mathml#} ,那么小红与小明步行回家的速度比是(  )
18.把甲班人数的 {#mathml#}18{#/mathml#} 调入乙班后,两班人数相等,原来甲乙两班人数的比是(  )
19.把甲班人数的 {#mathml#}18{#/mathml#} 调入乙班后,两班人数相等,原来甲乙两班人数的比是(  )
20.从甲堆煤中取出 {#mathml#}17{#/mathml#} 给乙堆,这时两堆煤的质量相等.原来甲、乙两堆煤的质量之比是(  )
21.50克盐水中含有5克盐,那么盐和水的质量比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