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陕西咸阳市高三模拟03文综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53534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0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社会流动指的是一个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从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转到另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从一种社会地位向另一种社会地位,从一种职业向另一种职业的转变的过程。它是社会结构自我调节的机制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著名史学家萧功秦指出:“中国传统官僚集权社会的精英,主要是由地主、士绅与官僚这三个阶层角色构成的……自隋唐以来迄至近代,传统中国与其他国家相比,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上述这三个社会阶层之间存在着相对频繁的横向流动”。
材料二史学家王乃耀提出英国自16世纪“封建贵族阶级在来势猛烈的圈地运动中发生了严重的分裂。大贵族日趋没落,中小贵族中的一部分人逐渐资产阶级化。”“在18世纪期间,就整个世纪平均数而言,大约有一半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加入了无产阶级,……大约在1750年,自耕农消灭了。”
材料三1850年,普鲁士政府颁布《调整地主和农民关系法》,允许农奴以高额赎金赎免劳役和其他封建义务。这时期新发明的农业机械日益使小规模的经营变成一种过时的、不再有生命力的经营方式。到了19世纪的最后20年,美洲和印度的廉价粮食充斥整个欧洲市场,全欧洲的农业经营方式在竞争下失败了。
——摘引自张新光《农业资本主义演进的“普鲁士式道路”历史终结及其启示》
(1)材料一提到的唐宋之变是当今史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请简述唐宋时期社会流动的原因和表现。
(2)根据材料二,指出16—18世纪英国社会阶层流动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引发英国社会流动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影响德国农业变化的因素有哪些?通过上述三则材料谈谈你对社会阶层间流动的认识。
2.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但丁在《论俗语》中倡导与教会所用的 《新青年》第2卷第5号发表胡适的文章
官方语言——拉丁语相对立的地方语言
图1 图2
分别概括图1和图2反映的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背景的角度比较二者的异同
3.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林则徐编译的《四洲志》和魏源的《海国图志》最早着墨于西方的议会制度,宪法思想的传入却略晚。国人对宪政思想的理解首先从议会制度起步,而不是宪法,大概是因为议院为具象,较易认识,而宪法抽象,较难认识;更因为宪法较之议会对君权具有一种根本大法的约束,更强调“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据考,在甲午战争前,还绝少有人提出宪法问题。1898年,康有为在上光绪帝第五书中明确提出:“自兹国事付国会议行”,“采择万国律例,定宪法公私之分”。
——摘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甲午战争前后中国人对宪法的态度有何变化,并指出甲午战争前态度的原因。(9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实行民主宪政的意义。(6分)

2.单选题(共5题)

4.
“农民是最好的公民——因为没有太多的财产,所以他们总是忙于生产,极少参加公民大会……只要从参与政治生活中得不到更多的好处,他们就对参与公共事务和统治国家没有什么兴趣。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只想赚钱而不是为了名誉。”(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与这句话意思最吻合的是
A.参与政治不能给农民带来名誉
B.国家只需要少数贤人来管理
C.农民因为忙于生产而不愿参与政治
D.参与政治的公民才是好公民
5.
在1930年6月11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通过了由李立三起草的《目前政治任务的决议》,决定发动武汉、南京、上海等地暴动,提出“会师武汉”、“饮马长江”,并认为中国革命一爆发就会“掀起全世界的大革命”。这表明
A. 共产党内部在革命道路的选择上存在分歧
B. 共产党内的右倾错误依然存在
C. 当时还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D. 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指导出现重大失误
6.
欧共体委员会主席德洛尔说:“欧共体不单单是冷战的产物,因而它肯定不会随着冷战的结束而消亡。”由此判断,欧洲走向联合的出发点是
A. 密切欧洲各国的联系,促进自身发展
B. 摆脱美国控制,提高欧洲的国际地位
C. 与美国、苏联抗衡,保障自身的安全
D. 制止发生战争,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7.
明清时期,“苏(州)城花素缎机工业,向分京苏两帮,各有成规,不相搀越。(技艺)均系世代相传,是以各归主顾,不得紊乱搀夺。”材料表明当时的苏州
A.纺织业由政府专营
B.手工业者缺乏人身自由
C.技术垄断成为行规
D.私营手工业分工明确
8.
1962年,我国县以上的工业企业减少2万个,加上1961年减少的2.4万个,共计减少了4.4万个,相当于1960年底工业企业总数的45%。1962年工业总产值指标比1960年下降了47%,重工业下降了57%,轻工业下降了26%。同时,还切实调整了所保留的工业企业的管理。这些政策在当时
A.解决了农轻重比例失调的问题
B.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C.使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改善
D.纠正了党内“左”的错误

3.选择题(共1题)

9.若y=(m2+m)x {#mathml#}m22m1{#/mathml#} 是二次函数,则m的值是{#blank#}1{#/blan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5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