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4题)
1.
古代东西方文明特征
看图分析:古中国与古希腊在地形(地理环境)、适合从事的经济活动、政治制度的选择、文明特征这四方面的不同之处。

看图分析:古中国与古希腊在地形(地理环境)、适合从事的经济活动、政治制度的选择、文明特征这四方面的不同之处。

| 古中国 | 古希腊 |
地理环境 | | |
适合从事的经济活动 | | |
选择的政治制度 | | |
对外政策 | | |
2.
罗马法系
材料一罗马法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当事人若不向法庭提起诉讼,法庭即不予受理。一个人除非被判有罪,否则即是无罪之人;一个被控有罪的人,可在宣判前为自己辩护。——西塞罗
材料二虽然法律已经颁布,但一般人并不知道法律具体规定,完全由祭司集团确定哪一天是黄道吉日可开会或可开庭。因此罗马史学家李维说:“市民法深藏于祭司团的神龛之中。”公元前254年,第一位平民出身的大祭司科伦卡尼乌斯公开传授法律知识,解答人们提出的各种法律问题,法律从秘密走向公开,广受欢迎。——周枏《罗马法原论》
材料三公元前367年和公元前242年,罗马相继确立了内务大法官和外务大法官,处理罗马市民相互间、外国人相互间的民事纠纷。……公元212年,卡拉卡拉皇帝颁布《安托尼亚那敕令》,废除市民与臣民的区别,准予居住在罗马帝国境内的居民或臣民一般都可取得市民权。——周枏《罗马法原论》
问题:
(1)从材料一罗马法有关规定,归纳出罗马法的特点。
(2)结合材料二分析在公元前三世纪中期罗马法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
(3)材料三所反映的四、五百年间罗马法又有什么转变?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从以上四则材料可以看出古罗马人对法律有怎样的态度?
材料一罗马法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当事人若不向法庭提起诉讼,法庭即不予受理。一个人除非被判有罪,否则即是无罪之人;一个被控有罪的人,可在宣判前为自己辩护。——西塞罗
材料二虽然法律已经颁布,但一般人并不知道法律具体规定,完全由祭司集团确定哪一天是黄道吉日可开会或可开庭。因此罗马史学家李维说:“市民法深藏于祭司团的神龛之中。”公元前254年,第一位平民出身的大祭司科伦卡尼乌斯公开传授法律知识,解答人们提出的各种法律问题,法律从秘密走向公开,广受欢迎。——周枏《罗马法原论》
材料三公元前367年和公元前242年,罗马相继确立了内务大法官和外务大法官,处理罗马市民相互间、外国人相互间的民事纠纷。……公元212年,卡拉卡拉皇帝颁布《安托尼亚那敕令》,废除市民与臣民的区别,准予居住在罗马帝国境内的居民或臣民一般都可取得市民权。——周枏《罗马法原论》
问题:
(1)从材料一罗马法有关规定,归纳出罗马法的特点。
(2)结合材料二分析在公元前三世纪中期罗马法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
(3)材料三所反映的四、五百年间罗马法又有什么转变?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从以上四则材料可以看出古罗马人对法律有怎样的态度?
3.
法国王权的提高
“腓力四世时期,法国王权发展到新的高度。他为了赢得各阶层的政治支持,加强自己的地位,在巴黎圣母院召开了法国历史上第一次‘三级会议’。”
问题:
(1)14世纪初,法国“三级会议”的召开有何意义?
(2)为什么说腓力四世时期法国国王的权力“发展到新的高度”?
(3)你如何看待此时法国王权提高这一历史现象?
“腓力四世时期,法国王权发展到新的高度。他为了赢得各阶层的政治支持,加强自己的地位,在巴黎圣母院召开了法国历史上第一次‘三级会议’。”
问题:
(1)14世纪初,法国“三级会议”的召开有何意义?
(2)为什么说腓力四世时期法国国王的权力“发展到新的高度”?
(3)你如何看待此时法国王权提高这一历史现象?
4.
中世纪西欧封建制度特征
中世纪这个概念产生于文艺复兴时代,后来泛指整个欧洲封建时代。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认为,在中世纪,欧洲人经历了愚昧、封闭、遏制人性的“黑暗的世纪”。近年来,学者们经过深入研究发现,“黑暗的中世纪”的论断有失偏颇,中世纪在缓慢发展中孕育着新时代诞生的各种力量。请结合所学知识,评述上述两种观点。
中世纪这个概念产生于文艺复兴时代,后来泛指整个欧洲封建时代。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认为,在中世纪,欧洲人经历了愚昧、封闭、遏制人性的“黑暗的世纪”。近年来,学者们经过深入研究发现,“黑暗的中世纪”的论断有失偏颇,中世纪在缓慢发展中孕育着新时代诞生的各种力量。请结合所学知识,评述上述两种观点。
2.单选题- (共9题)
7.
中世纪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产生的概念,主要适用于欧洲。以下对“西欧中世纪”概念的解释中,不恰当的是
A.希腊罗马文化期与古典文化复兴期之间的时代 |
B.可以泛指整个欧洲封建制时代 |
C.是一个神权至上、文化毁灭的黑暗时代 |
D.缓慢的发展中孕育着新时代诞生的条件 |
8.
一幅图画上描绘人类求知过程的“知识山”,一路逐级而上,分别是语法、数学、逻辑、音乐、天文、几何、修辞,在顶峰则是神学。这种概念最可能出现在
A.公元前2世纪的麦加 | B.公元3世纪的印度 |
C.公元13世纪的巴黎 | D.公元19世纪的英国 |
9.
大约13世纪起,英、法等先后实行等级君主制,与等级君主制有关的
①其产生的原因是城市的兴起和商品经济的活跃引起市民阶级势力的上升
②其目的是王权通过和新兴市民阶级相互合作来达到打破西欧中世纪政治的封建割据分裂局面
③它是王权借助等级代表会议实施统治的一种政权形式,它的产生有利于中世纪后期王权的上升和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④英国议会的召开和法国三级会议的举行是等级君主制初步形成的标志。
①其产生的原因是城市的兴起和商品经济的活跃引起市民阶级势力的上升
②其目的是王权通过和新兴市民阶级相互合作来达到打破西欧中世纪政治的封建割据分裂局面
③它是王权借助等级代表会议实施统治的一种政权形式,它的产生有利于中世纪后期王权的上升和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④英国议会的召开和法国三级会议的举行是等级君主制初步形成的标志。
A.①②④ | B.①③ | C.①②③④ | D.①③④ |
10.
13、14世纪,西欧社会出现了一种新的政治现象,(如下图)这种新现象的特征包括
不同阶层共同参政
②封建贵族继续坐大
③政治权力渐趋集中
④教会权力不断膨胀
不同阶层共同参政
②封建贵族继续坐大
③政治权力渐趋集中
④教会权力不断膨胀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③④ |
11.
历史绘画可以反映和印证历史。该图《克洛维皈依基督教》集中反映了


A.隶农制和日耳曼人氏族因素的结合 |
B.农奴劳动和地租剥削的结合 |
C.法兰克征服者与教会的结合 |
D.无条件赏赐与有条件分封的结合 |
12.
法兰西王国时期的一份文件写到:“(我)在上帝的名义下,为了自己的灵魂得到好处……今将某地某区产业交出。其条件如下:在我活着的期间,我将从您(指教会贵族)的手中,将以上产业接受过来,作为您对我的恩赐,我为了享受其使用之权,每年付给您或您的继承人若干财务物。”它反映了
A.富有的上层人物向教会捐献财产 | B.自由农民农奴化 |
C.采邑制确立 | D.国王将土地赐予教会 |
3.选择题- (共4题)
14.
2011年11月3日1时23分,“神舟八号”到达距“天宫一号”30米的停泊点,开始以0.2米/秒的相对速度向“天宫一号”缓缓靠拢对接.
(1)从30米的停泊点到相互接触共耗时 {#blank#}1{#/blank#} 秒.
(2)对接完成后,若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神舟八号”是 {#blank#}2{#/blank#}的.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