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4题)
1.
国家形式关涉国家政权的组织和运用,即政府权力的配置和运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希腊罗马的分权与制衡思想,是整个西方分权学说逻辑进展链条上的第一个环节;近代洛克、孟德斯鸠的分权论逐步地使西方分权学说臻于完整。美利坚的缔造者们对欧洲分权学说进行了改造和创新,提出了“立体分权(包括横向分权和纵向分权)”的理念思想。
——﹣赵海月《论美国立体分权的理念与模式》
材料二看到中央集权制在本世纪初如此轻而易举地在法国重建起来(引者注:法国在大革命期间曾实施过短暂的分权),我们丝毫不必感到诧异。1789年的勇士们曾推翻这座建筑,但是它的基础却留在这些摧毁者的心灵中,在这基础上,它才能突然间崛起,而且比以往更加坚固
——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材料三三权分立为立宪政体之精义……吾于立法、司法、行政三权之外,更令监察、考试二权亦得独立,合为五权……好像一个蜂窝一样,全窝内的觅食、采花、看门等任务,都要所有的蜜蜂分别担任,各司其事……凡事务有全国一支之性质者,划归中央,有因地制宜之性质者,划归地方,不偏重中央集权制或地方分权制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
(1)根据所学知识解释材料一中美国的“立体分权”的内容,并说明其创新之处。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央集权制在法国重建”的含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央集权制在法国重建和更加坚固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先生对国家形式的设计。根据材料一、三及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的五权分立和美国三权分立的本质区别。
材料一古希腊罗马的分权与制衡思想,是整个西方分权学说逻辑进展链条上的第一个环节;近代洛克、孟德斯鸠的分权论逐步地使西方分权学说臻于完整。美利坚的缔造者们对欧洲分权学说进行了改造和创新,提出了“立体分权(包括横向分权和纵向分权)”的理念思想。
——﹣赵海月《论美国立体分权的理念与模式》
材料二看到中央集权制在本世纪初如此轻而易举地在法国重建起来(引者注:法国在大革命期间曾实施过短暂的分权),我们丝毫不必感到诧异。1789年的勇士们曾推翻这座建筑,但是它的基础却留在这些摧毁者的心灵中,在这基础上,它才能突然间崛起,而且比以往更加坚固
——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材料三三权分立为立宪政体之精义……吾于立法、司法、行政三权之外,更令监察、考试二权亦得独立,合为五权……好像一个蜂窝一样,全窝内的觅食、采花、看门等任务,都要所有的蜜蜂分别担任,各司其事……凡事务有全国一支之性质者,划归中央,有因地制宜之性质者,划归地方,不偏重中央集权制或地方分权制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
(1)根据所学知识解释材料一中美国的“立体分权”的内容,并说明其创新之处。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央集权制在法国重建”的含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央集权制在法国重建和更加坚固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先生对国家形式的设计。根据材料一、三及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的五权分立和美国三权分立的本质区别。
2.
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优于他人担任公职,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
(2)材料二中“集体领导体制”指的是什么制度?简述其主要作用。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美国1787年宪法是如何“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和“强制政府控制自己”的?
材料一 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优于他人担任公职,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 唐代的丞相不是只有一个人,相权可谓由集体领导,至少有代表皇帝的中书省、代表中央政府最高权力之一的尚书省和监督朝廷的门下省三省首长共同办事,从而构成了一个集体权力结构……这一集体领导体制自此在中国历朝延续,直至清代——许倬云《中西文明的对照》
材料三 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首先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其次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麦迪逊“美国宪法之父”
(1)依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2)材料二中“集体领导体制”指的是什么制度?简述其主要作用。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美国1787年宪法是如何“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和“强制政府控制自己”的?
3.
阅读有关美国政体及评价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十七部酋,分东西两路,而公举一大酋总摄之……议事听讼,选官聚贤,皆自下始。众可可之,众否否之……三占从二,舍独徇同,即在下预议之人,亦先由公举,可不谓周乎!
材料一 二十七部酋,分东西两路,而公举一大酋总摄之……议事听讼,选官聚贤,皆自下始。众可可之,众否否之……三占从二,舍独徇同,即在下预议之人,亦先由公举,可不谓周乎!
——魏源《海国图志》(1842年)
材料二 以前曾被(法国)君主体制视作奇闻的美国各项创制,应当成为共和政体的法国的学习对象……美国社会呈现的画面覆有一层民主的外罩,透过这层外罩随时可以看到贵族制度的遗痕。——法国史学家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1848年)
材料 三国会是资产阶级和地主控制的,因为按照宪法规定,必须有一定财产的人才享有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最高法院曾多次帮助美国资本家宣布罢工为非法,残酷地镇压革命的工人……它所宣布的自由意味着种植主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巩固,意味着剥夺的自由。——中国历史教科书《世界近现代史》(1958年)
材料四 (美国政体)意味着一种有限的政府,即政府只能拥有和行使人民同意授予它的权力,并只能为人民同意的目的去施政。——美国路易斯·亨金《宪政·民主·对外事务》(1996年)
根据以上一则或多则材料,形成自己的观点并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4.
美韩军演引起了朝鲜的强烈反应,为了加强对朝鲜的军事威胁,奥巴马准备派可携带核弹头的
B.﹣52战略轰炸机入韩参加军演。朝方强硬表态:只要
B.﹣52出现在半岛上空,朝鲜将立即反击,半岛局势空前紧张。2013年3月,奥巴马召集主要内阁成员就是否派
B.﹣52入韩军演一事商议,假如内阁成员多数反对,你认为结果会是
B.﹣52战略轰炸机入韩参加军演。朝方强硬表态:只要
B.﹣52出现在半岛上空,朝鲜将立即反击,半岛局势空前紧张。2013年3月,奥巴马召集主要内阁成员就是否派
B.﹣52入韩军演一事商议,假如内阁成员多数反对,你认为结果会是
A.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奥巴马被迫放弃这一决定 B.奥巴马设法说服内阁成员同意自己的提议 |
B.奥巴马有权力排众议,坚持自己的决定 |
C.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提交国会讨论通过 |
2.单选题- (共17题)
5.
根据1781年生效的邦联条例,大陆会议改称邦联国会,中央不设置国家元首,在国会下面设立—个诸州委员会,在国会休会时管理经常性事务。这一设计存在着重大缺陷,主要表现在
A.大部分权力控制在州政府手中 |
B.实际权力操纵在原殖民者手中 |
C.邦联国会的存在缺乏法律依据 |
D.邦联国会遭到各州的普遍抵制 |
6.
在美国1787年宪法签署仪式完成后,富兰克林说:“现在,我很高兴地知道,那是日出,而不是日落。”他认为1787年宪法的签署是‘日出”,下列对美国的前途充满信心的原因是
①这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
②宪法赋予联邦政府强有力的权力,有利于国家的稳固和统一
③宪法规定实行三权分立,防止专制独裁,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④宪法给予人们普遍的选举权,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法律上人人平等。
①这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
②宪法赋予联邦政府强有力的权力,有利于国家的稳固和统一
③宪法规定实行三权分立,防止专制独裁,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④宪法给予人们普遍的选举权,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法律上人人平等。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7.
2016年1月美国总统民主党人奥巴马再次动用总统行政令,颁布了一系列控枪新措施。奥巴马的这一举措受到了共和党人的大肆批评,称其颠覆了立法部门的权威。这反映了
A.总统权力至高无上 |
B.奥巴马违背了宪法的规定 |
C.国会处于权力中心 |
D.美国分权制衡体制的特点 |
8.
参加费城制宪会议的代表们对“共和”的认同远甚于“民主”,因为“民主”常常等同于混乱甚至“暴民专政”,但同时也相信国家管理中抑制政府暴政必须有人民的存在。为此,他们当时选择了
A.联邦制 |
B.政党制 |
C.代议制 |
D.普选制 |
9.
本杰明·富兰克林认为,美国新宪法(指1787年宪法)确定的政体是一种“选出来的君主制”;托马斯·杰弗逊也称美国的新宪法是“君主制的新版本”。这表明:
A.总统由选举产生 |
B.政体的实质是君主专制 |
C.总统的权利很大 |
D.总统权力不受任何限制 |
10.
有学者认为:现代意义上的美国联邦政府.只是在l787年美国联邦宪法被各州批准以后,于1789年4月正式成立的,至此美国在法律上才成为一个统一和独立的国家。这样一种独恃的建国方式使州和联邦的关系成为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这种关系体现出美国代议制民主的
①联邦制原则②分权制衡原则③民主制原则④共和制原则
A. ②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①②③
①联邦制原则②分权制衡原则③民主制原则④共和制原则
A. ②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①②③
11.
有文章认为,美国1787年宪法做到了“宁肯方案复杂一点,事情麻烦一点,办事效率低一点,也绝不让大权在握的人狼狈为奸,为非作歹”。这反映美国1787年宪法
A. 理念落后
B. 完善了民主制度
C. 反对集权
D. 实现了权力制衡
A. 理念落后
B. 完善了民主制度
C. 反对集权
D. 实现了权力制衡
12.
纽约州代表汉密尔顿在1787年制宪会议上说:“一切社会都分为少数人和多数人。前者是富裕的,出身名门的,后者是普通大众,很少有分辨是非的能力。”汉密尔顿主张
A.加强中央政府权力 |
B.反对赋予人民权利 |
C.建立有限制的君主制 |
D.用宪法限制民主权利 |
13.
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任期将到,共和党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击败对手,将成为美国下一任总统。美国总统的产生办法是
A.通过国会参议院选举产生 |
B.通过国会众议院选举产生 |
C.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 |
D.通过全国选民间接选举产生 |
14.
美国前总统小布什在演讲中说:“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进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小布什所说的笼子是
A.三权分立 |
B.邦联制 |
C.君主立宪制 |
D.联邦制 |
15.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托马斯·潘恩在《常识》中告诫民众:“君主政体意味着我们自身的堕落和失势,同样地,被人当作权利来争夺的世袭,则是对我们子孙的侮辱和欺骗。”为解决这一问题应该实行
A.民主主义 | B.平等思想 |
C.共和主义 | D.三权分立学说 |
16.
早期北美移民于新大陆在平等基础上的竟争,造就了美利坚民族平等、独立的性格。而自然条件的恶劣,使早期移民必须互相依赖、互相帮助,锻造了美利坚民族集体主义观念,这可以用来说明
A.各州权力由中央政府授予 |
B.三权分立是美国必然选择 |
C.美国式民主有其思想渊源 |
D.民族性格决定了国家命运 |
17.
20世纪初,英国驻美大使詹姆斯说,美国的两党好比两个瓶子,“两个瓶子都只是贴上了标明盛有某种液体的标签”。后来的总统候选人乔治·华莱士也说,在两党之间“没有价位一角钱的区别”。这表明美国的两党
A.代表阶级利益不同 |
B.使美国没有真正的民主 |
C.本质利益是相同的 |
D.是欺骗美国民众的工具 |
18.
美国人口普查局2010年12月下旬公布了有关2010年人口普查的首份报告,其内容主要涉及美国全国及各州人口数量变动情况。分析人士指出,这次人口普查结果将对美国政治版图产生重要影响。你认为其可能直接影响到的是
A.总统人选 | B.参议员席位分配 |
C.众议员席位分配 | D.最高法院大法官人选 |
19.
张友伦在《美国民主制度的形成、发展和问题》中说:“美国联邦宪法的制定和批准标志着新的资产阶级政体的产生和美国民主制度的确立„„按照联邦宪法的规定,美国的新政体摒弃了欧洲立法机构至上的传统,采取了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分立而又互相制衡的原则。”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新的资产阶级政体”是指联邦政体 |
B.欧洲的立法机构至上,没有分权和制衡 |
C.“分权与制衡”是联邦宪法的典型特征 |
D.联邦宪法的民主性体现在以议会为中心 |
20.
1789年,杰斐逊向华盛顿抱怨采用了两院制,华盛顿于是问他为何要把咖啡倒在小碟子中,杰斐逊说为了让咖啡凉下来,华盛顿于是告诉他,两院制也是为了让立法凉下来。两院制可以避免人民受到煽动而陷入狂热,让共和国获得一个安全的锚。据此对美国采用两院制分析正确的是
A.延续了英国议会至上的政治模式 |
B.提高了国会立法的科学性、高效性 |
C.参议院的权力高于众议院的权力 |
D.两院制有利于立法权的相互制衡 |
21.
(题文)有人认为:“英国政治体制确立得很早,但是因为没有刚性宪法,而只是一些宪法性的法律文件。所以真正最有生命力的就是这部条文并不复杂、也没有面面俱到的美国1787年宪法。”此观点认为,使1787年宪法“最有生命力”的是
A.没有传统束缚且颇具创新能力 |
B.形成了分权制约的控制平衡机制 |
C.内容条文简洁但领域广泛 |
D.确立了以宪法为中心的宪政体制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