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4题)
1.
罗马法某学生学习“罗马法体系”一课后,产生了疑问:古罗马的奴隶是否确如书上所说,被“摊斥在法律对象之外,不具有任何权利”?为此,他查找了资料,并撰写了如下读书笔记:
①奴隶指在罗马社会中不具有自由人身份的人,在法律上被视为物;奴隶的身份可能因出生、受到刑事处罚或在战争中被俘所致;奴隶可以被解放而成为自由人.(1)
②奴隶的释放问题是罗马法中重要的一部分.
③《十二铜表法》中就有相关的条文.(2)
④表明当时即己存在释奴现象.共和末期至帝制前期,随着罗马版图的扩大,释放奴隶的现象更加普遍.帝国大法官小普林尼的书信中就有释放一大批奴隶的记录.(3)
历史学家指出:“在罗马法中很普遍的一个观点是:虽然奴隶制度是一种合法的社会制度,但它是和‘本性’相矛盾的”,有古罗马大法学家就认为:“从民法的观点来看,奴隶是什么也算不得的.但是根据自然法来看便不是这个样子.从后者的观点来看,一切的人都是平等的”.(4)
由此看来,…
资料来源:
(1)《罗马法词典》
(2)《十二铜表法》第五表第八条、第十一条
(3)《小普林尼关于释放奴隶的书信三封》
(4)科瓦略夫《古代罗马史》
问题:
(1)上述“资料来源”中,哪些为一手史料,哪些为二手史料?
(2)在笔记的第一段中,哪些是对事实的陈述?哪些是该学生的评价?
(3)请你帮助这名学生解释罗马帝国释奴现象普遍存在的原因.
①奴隶指在罗马社会中不具有自由人身份的人,在法律上被视为物;奴隶的身份可能因出生、受到刑事处罚或在战争中被俘所致;奴隶可以被解放而成为自由人.(1)
②奴隶的释放问题是罗马法中重要的一部分.
③《十二铜表法》中就有相关的条文.(2)
④表明当时即己存在释奴现象.共和末期至帝制前期,随着罗马版图的扩大,释放奴隶的现象更加普遍.帝国大法官小普林尼的书信中就有释放一大批奴隶的记录.(3)
历史学家指出:“在罗马法中很普遍的一个观点是:虽然奴隶制度是一种合法的社会制度,但它是和‘本性’相矛盾的”,有古罗马大法学家就认为:“从民法的观点来看,奴隶是什么也算不得的.但是根据自然法来看便不是这个样子.从后者的观点来看,一切的人都是平等的”.(4)
由此看来,…
资料来源:
(1)《罗马法词典》
(2)《十二铜表法》第五表第八条、第十一条
(3)《小普林尼关于释放奴隶的书信三封》
(4)科瓦略夫《古代罗马史》
问题:
(1)上述“资料来源”中,哪些为一手史料,哪些为二手史料?
(2)在笔记的第一段中,哪些是对事实的陈述?哪些是该学生的评价?
(3)请你帮助这名学生解释罗马帝国释奴现象普遍存在的原因.
2.
租界见闻
1886年8月7日,《纽约时报》发表文章,对上海租界作了如下描述:
租界之内,三国(指英、美、法)享有独立的行政权力。美国和英国的租界联合起来,成立了类似于市政府的工部局,还有由纳税人选举产生的议会。法租界则有法国人建立的公董局。世界上很少有城市的市政管理像上海这样运转良好。
上海警队(巡捕房)的组织相当完善,警力充足。警官包括欧洲人、印度人和清国人。欧洲人穿着规范的伦敦制服,印度人的警服介于伦敦和印度服装之间,而清国人的警服几乎与他们的传统服装没有区别。
我们对一个城市还能有什么更多的要求呢?这里有很好的下水道,有清洁的供水系统和完善的照明系统,个人财产也受到了良好的保护,人们没有失窃和失火之苦,居民们可以在路况极好的街道上舒适地行走。
问题:
(1)根据材料,该文作者对上海租界有哪些印象?
(2)你如何看待该文作者对上海租界的描述?
1886年8月7日,《纽约时报》发表文章,对上海租界作了如下描述:
租界之内,三国(指英、美、法)享有独立的行政权力。美国和英国的租界联合起来,成立了类似于市政府的工部局,还有由纳税人选举产生的议会。法租界则有法国人建立的公董局。世界上很少有城市的市政管理像上海这样运转良好。
上海警队(巡捕房)的组织相当完善,警力充足。警官包括欧洲人、印度人和清国人。欧洲人穿着规范的伦敦制服,印度人的警服介于伦敦和印度服装之间,而清国人的警服几乎与他们的传统服装没有区别。
我们对一个城市还能有什么更多的要求呢?这里有很好的下水道,有清洁的供水系统和完善的照明系统,个人财产也受到了良好的保护,人们没有失窃和失火之苦,居民们可以在路况极好的街道上舒适地行走。
问题:
(1)根据材料,该文作者对上海租界有哪些印象?
(2)你如何看待该文作者对上海租界的描述?
3.
大航海时代
海洋是一个国家通向远方的重要路径。1405年,明成祖派遣郑和率船队出使西洋;1492年,哥伦布获得西班牙女王的资助踏上了开辟新航路的征途。人类大航海时代的序幕徐徐拉开……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问题:
(1)根据材料一,你能提取哪些信息?
(2)根据材料二,比较郑和与哥伦布航行目的和行事方式上的差别。
(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中西方在对待外部世界和处理文化差异方面的不同模式?
海洋是一个国家通向远方的重要路径。1405年,明成祖派遣郑和率船队出使西洋;1492年,哥伦布获得西班牙女王的资助踏上了开辟新航路的征途。人类大航海时代的序幕徐徐拉开……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问题:
(1)根据材料一,你能提取哪些信息?
(2)根据材料二,比较郑和与哥伦布航行目的和行事方式上的差别。
(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中西方在对待外部世界和处理文化差异方面的不同模式?
2.单选题- (共25题)
6.
根据下侧《德意志帝国宪法》摘录,下列选项最能反映德意志帝国特点的是


A.德意志帝国是一个松散的联盟 |
B.德意志帝国是君主立宪的联邦国家 |
C.德意志帝国实现了普选制 |
D.普鲁士邦在帝国中占据主导地位 |
7.
晚清设立的一个机构,不仅办理外交事务,还扶植一些现代化项目,如新式学堂、近代企业等。它经常遭到守旧派抨击,外国人也批评它办事不力。该机构是()
A.总理衙门 | B.同文馆 |
C.军机处 | D.外务部 |
8.
当某条约的若干条款传出后,光绪皇帝发出“台湾割则天下人心皆去,朕何以为天下主!”的哀叹,台籍京官及举人纷纷声言“与其生为降虏,不如死为义民!”该条约应是()
A.《南京条约》 | B.《天津条约》 |
C.《北京条约》 | D.《马关条约》 |
9.
1912年12月某报载“女士大骂参议员”一文,写道:“当民军起义时代……女子牺牲生命财产,与男子同功,何以革命成功,竟弃女子于不顾?女子亦组织中华民国之重要分子,二万万女同胞,当然与男子立于平等之地位。……即袁大总统不赞成女子有参政权,亦必不承认袁为大总统。”这则新闻说明()
A.女性的平等意识日益增强 |
B.女性载辛亥革命中做出了贡献 |
C.部分女性反对袁世凯上台 |
D.女性争取参政权的道路艰难曲折 |
10.
《古城新情调》一文写道:解放就是光明的到来,解放亦是生活的向上,王府百货店挂起了庆祝和平解放的大标语。文中情景发生于()
A.淮海战役胜利后 | B.辽沈战役胜利后 |
C.渡江战役胜利后 | D.平津战役胜利后 |
13.
有人描述某一时期英国人生活的情景:以前,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艰苦却很悠闲。现在,社会的节奏变快了。时间支配了整个社会,时钟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导致生活节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化 | B.信息化 |
C.城市化 | D.电气化 |
16.
近代民族企业家张謇在谈到办厂经历时感慨地说:“千磨百折,忍侮蒙讥,伍平生不伍之人,道平生不道之事.”其主要原因是
A.难以招募到合适的技术人员和买到所需的机器设备 |
B.工人不断要求增加薪酬、缩短工时 |
C.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弊端 |
D.与外国资本竞争处于不利地位且受官府束缚、压制 |
18.
“苟可致富强者,儿自为之,吾不内制也”。“变法乃素志,同治初即纳曾国藩议,派子弟出洋留学,造船制械,凡以图富强也。若师日人之更衣冠,易正朔,则是得罪祖宗,断不可行。”从材料来看,慈禧的意思是
A.有条件地支持变法 | B.希望清王朝复兴 |
C.祖宗之法不能变 | D.反对洋务运动 |
22.
中国文化不仅惠及近邻,而且泽被远西。下图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外传”的时间轴,“?”处应填入


A.火器随蒙古西征传入欧洲 |
B.中国丝绸受到古罗马上层人士喜爱 |
C.唐三彩随遣唐使流入日本 |
D.瓷杯瓷盘随海禁的开放传到菲律宾 |
23.
下列选项中体现“中体西用”思想的是
A.所谓造成新文化,融合东西两大文明之奇功,或可企致 |
B.形而上者中国也,以道胜;形而下者西人也,以器胜 |
C.吾人倘以新输入之欧化为是,则不得不以旧有之孔教为非 |
D.吾人承孟荀传统之后,更兼收并蓄西方两派学说,不必借甲以排乙,或借乙以排甲 |
24.
***在谈及学生时代喜爱阅读的一份出版物时说:“我很欣赏胡适和陈独秀写的文章,他们一度成为我效仿的榜样,取代了我已不再崇拜的梁启超和康有为。”这份出版物应该是()
A.《时务报》 | B.《新青年》 |
C.《民报》 | D.《申报》 |
25.
“国体初建,民权未张,是以野心家竞欲覆民政而复帝制……所幸革命之元气未消,新旧两派皆争相反对帝制自为者,而民国乃得中兴。”这段文字写于
A.19世纪中期 |
B.19世纪末期 |
C.20世纪初期 |
D.20世纪中期 |
26.
一个历史事实可以由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以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华盛顿会议——《四国条约》 |
B.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十月革命——社会主义思潮 |
C.罗斯福新政——《全国工业复兴法》——《社会保险法》 |
D.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突袭波兰——德国投降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2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9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