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4版高中历史选修2 同步练习题:2-2 民主与专制的反复较量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53273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2/17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随着护国政体的确立,共和国已名存实亡。共和国试验失败的原因在于,这种政权形式如同无国会国王专制一样,都违背了“国王在议会中”的历史传统。在素以尊重传统、崇尚中庸的英吉利民族中,极端道路往往是行不通的。再者,从17世纪的时代条件看,资本主义发展还不充分,资产阶级正处于形成过程中,在政治上、思想上都极不成熟,共和制成功的条件并不具备。
材料二 妥协换来暂时的政治稳定。复辟初年,议会和王权关系极为和谐,在一系列重大政策问题上都能保持合作。……然而,建立在妥协基础上的“复辟解决”是不可能根除冲突的,因为它回避了冲突的根源——国家主权所属问题。“复辟解决”片面吸取了革命年代的教训,没有从制度上对二者的权力关系作任何实质性调整。
材料三 光荣革命取得了巨大成功,它遏制了1661年后出现的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
——以上材料均引自程汉大著《英国政治制度史》
请回答:
(1)上述三则材料表明,英国近代国家政体的确立过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贯穿这一过程的根本问题是什么?
(2)依据材料,分析资产阶级革命使英国最终确立君主立宪政体的原因。
(3)就英国近代国家政体确立的过程,谈谈你的认识。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进步的共和主义者赖德洛指出:“国家本来可能在一个短时期达到人类所向往的幸福境界的,然而却由于他一个人的野心而使所有善良的人的希望破灭了。”
材料二 1962年出版的纳萨尔尼·克鲁奇的《克伦威尔的历史》一书指出:“在我们的时代,有许多人怀着巨大的敬意回忆起克伦威尔,他是一个虔诚的为了国家的自由而奋斗的战士。”
材料三 丘吉尔在《英国民族的历史》一书中认为:“如果说在危急的关头,克伦威尔的宝剑曾拯救了议会事业的话,那么毕竟他在历史面前是一个以独裁和军事统治者的面貌而出现的。”
请回答:
(1)据所学知识回答,克伦威尔建立的“护国政体”的特点是什么?实质如何?
(2)材料一、二、三分别是怎样评价克伦威尔的?
(3)材料在对克伦威尔的评价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评价克伦威尔的分歧反映了什么问题?

2.单选题(共4题)

3.
有人说:17世纪的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了先机”主要是指
A.获得了欧洲贸易的中心地位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C.大规模进行圈地运动D.率先开展工业革命
4.
有人评价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的一位领导人是“未戴王冠的国王”。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这个人是(  )。
A.威廉一世B.查理二世
C.詹姆士一世D.克伦威尔
5.
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和1688年“光荣革命”的相同目的主要是(  )。
A.确立君主立宪制政治体制
B.对付人民群众的革命运动
C.巩固资产阶级革命的已有成果
D.与荷兰建立资产阶级同盟
6.
英国历史学家J.K.琼斯认为:查理二世是“克伦威尔和查理一世的继承人”。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A.他的政策既有封建专制的内容,也有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的内容
B.他与查理一世、克伦威尔有血缘关系
C.克伦威尔与他一样都对革命成果加以否定
D.他们三人都曾经解散过议会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