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5326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8/9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结束国家分裂、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中华民族为之奋斗、为之讴歌的伟大事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
材料二 李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1)上述材料中的“秦王”指谁?材料主要反映了“秦王”的哪一功绩?

材料三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2)材料所述“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制度?材料肯定了该制度哪方面的积极作用?
(3)“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台湾同胞怀着悲愤的心情奔走相告。“哭声达于四野”。为了维护祖国统一,台湾人民进行了英勇的反抗。试举出当时台湾军民在反割台斗争中的两支主要力量和其领导人。

材料四 鉴百年来的屈辱积耻、血泪斑斑交织的中国近代史,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弱国惨痛,以及缅怀祖先以往这光荣。怎不令人亟思奋发!窃感要使中国强大和光荣,实为我国当前最主要之急务,也是大家久郁心中一致之呼声及共同之渴望,并感到只要我们团结统一、共同对外、发奋图强、富强康乐光荣之新中国指日可待。因此中国需要统一。

——台湾《中国时报》

(4)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祖国统一问题的认识。

2.单选题(共16题)

2.
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
A.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B.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C.日军制造九一八事变D.北平学生抗议美军暴行
3.
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这里“中国近代史的终点”指的是
A.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B.南京大屠杀C.中华民国成立D.洪秀全定都天京
4.
下列事件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序幕的是
A.一二·九运动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D.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成立
5.
抗战时期中华民族发出“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的呐喊。下列各项最能体现这种精神的是
A.正面战场的多次会战大量消耗日军B.中国是大国能够支持长期战争
C.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敌后战场抗击大部分侵华日军
6.
2009年国庆节,孙伟杰收到他在台湾的叔祖父的一封信,信中劝他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统一作出贡献,该信的落款日期应为中华民国
A.95年B.96年C.97年D.98年
7.
“不用官兵、不用国帑、自己出力、杀尽尔等猪狗,方消我各乡惨毒之害也”这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警告外国侵略者告示中的一段话。这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这段话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三元里人民抗英B.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C.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D.新疆人民警告俄国侵略者
8.
文献纪录片《走近***》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村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时的中国人民解放军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B.实现了挺进中原地区的计划
C.取得了战略性大决战的胜利D.取得渡江战役的胜利
9.
“君等四年以来之国耻纪念,至今仍有一线之良知、半腔热血存焉否乎?如有存也,请父告其子,姊告其妹……毋忘此国耻纪念日。”这集中体现了五四运动的
A.民主精神
B.自由精神
C.科学精神
D.爱国精神
10.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列孙中山活动的先后顺序是
①就任临时大总统
②领导成立中国同盟会
③建立兴中会
④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③①②④
B.③②①④
C.②③①④
D.③②④①
11.
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中外条约规定:在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中“应缴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此条款侵害了中国的
A.司法主权
B.关税自主权
C.领土主权
D.内河航运权
12.
以下那一事件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B.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
C.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的两大原则是
A.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B.公平公正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C.人民民主原则和民主集中制原则D.民主集中制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14.
香港媒体在评价中国收回香港时说:“收回香港这篇文章,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这里的“天才创造”是指
A.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B.尊重历史与现实
C.“一国两制”的构想
D.香港的回归
15.
畲族,历史悠久,主要生活在我省的云和、景宁一带。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景宁畲族自治县。由此看出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多党合作制度 D. 政治协商制度
16.
(2009年1月福建会考7题)1949 年10 月l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其施政纲领是
A.《临时约法》B.《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论联合政府》
17.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实行责任内阁制,其直接出发点是
A.维护共和政体
B.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C.使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D.发展资本主义

3.选择题(共2题)

18.计算: {#mathml#}24{#/mathml#} ﹣3 {#mathml#}2{#/mathml#} tan30°+|3﹣π|﹣(﹣ {#mathml#}13{#/mathml#} )1
19.

实验室内设置有四辆脚踏车,每逢下课同学们就会排队来骑脚踏车,因为骑车不仅可以健身,同时还可以发电供学校使用.装在自行车上的发电机工作时把{#blank#}1{#/blank#} 能转化成电能.同学们用如图实验装置探究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探究中有同学们提出了问题:“感应电流的大小会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小明猜想:“可能跟磁场的方向有关.”

小华猜想:“可能跟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的方向有关.”图是小明的实验装置,闭合开关后,铜棒ab、电流表、开关组成闭合电路.小明将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表中.

次数

开关

磁场方向

导体ab的运动方向

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方向

1

断开

上N下S

向右运动

不偏转

2

闭合

上N下S

向右运动

向左偏转

3

闭合

上N下S

向左运动

向右偏转

4

闭合

上N下S

向上运动

不偏转

5

闭合

上S下N

向下运动

不偏转

6

闭合

上S下N

向右运动

向右偏转

7

闭合

上S下N

向左运动

向左偏转

(1)小明分析得出:闭合电路中的部分导体在磁场里做{#blank#}2{#/blank#} 时,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2)比较实验次数2和3(或6和7)可知:在磁场方向一定时,感应电流的方向与{#blank#}3{#/blank#} 有关.

(3)比较实验次数2和6(或3和7)可知:{#blank#}4{#/blank#} .

(4)此实验的研究方法有控制变量法和{#blank#}5{#/blank#} 法.

(5)针对这个实验小明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他提出了“感应电流的大小可能与切割磁感线运动的速度有关”的猜想,请你写出验证小明猜想的主要步骤:{#blank#}6{#/blank#}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6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