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5322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1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咖啡屋的对话
1762年,在法国巴黎的一个大学生安德烈与一个朋友合伙开了一个咖啡屋。在浓烈、多样的咖啡味和近旁嘈杂的政治闲谈声中,安德烈和他一个天主教大学的朋友路易斯开始谈论哲学家卢梭所写的名叫《社会契约论》书。
路易斯说:“你相信吗?这个卢梭在挑战国王已经确定无疑的统治王权。你能想象一个国王权力统治的政府值得怀疑吗?你能想象法国没有路易十五?”
安德烈重复说到:“但是真的,它确实是一个有兴趣的思想。”“难道你不想人民有自由的权利?”“权力难道不应该一样给予所有的人民,不管是富有或是贫穷的?人民为什么不能有权力选择一个政府来保护他们的权利?”
问题:
(1)谈论中的哲学家卢梭是什么样人物?请列举与其同时代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三例。
(2)对话中,路易斯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3)面对路易斯的质疑,如果你是安德烈,会进行怎样的辩护?

2.单选题(共18题)

2.
马克思认为“城邦民主的本质是公民联合起来压迫非公民的机器”,“民主首先是一种国家制度,是作为一个剥削阶级统治另一个被剥削阶级的工具”。据此对雅典民主制度理解正确的是:
A.雅典民主制度是国家机器的一部分
B.雅典民主制度不是全民的民主
C.雅典民主制度是阶级社会下的产物
D.雅典只有剥削阶级才享有民主
3.
下面示意图反映了罗马国家处于:
A.城邦时期
B.共和时期
C.帝国时期
D.分裂时期
4.
1787年通过的美国宪法规定:“各州不得缔结任何条约、结盟或组织邦联;不得对民用船只颁发捕押敌船及采取报复行动之特许证;不得铸造货币;不得发行纸币……”等,其作用是:
A.限制了地方经济
B.解决了联邦的分裂问题
C.强化了国家机器
D.提高了联邦的财政权力
5.
英国《旁观者》评论说:“已经有三十个(!)王朝被扫到一边去了。两千万人的命运就此永远改变。世界政治已经面目全非。”该报在评论德国的:
A.普法战争
B.普奥战争
C.王朝战争
D.帝国成立
6.
1949年以苏联为首的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协调和促进社会主义阵营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此举直接针对的是
A.美苏“冷战”B.杜鲁门主义C.欧洲复兴计划D.柏林危机
7.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对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会触发生产力变革。”十九世纪晚期到二十世纪初期人类开发的新能源主要是
A. 煤炭     B. 核能 C. 电气 D. 石油
8.
恩格斯评价说:“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此人是:
A.马基雅弗利
B.达·芬奇
C.米开朗基罗
D.但丁
9.
在决定翻译《几何原本》时,利玛窦认为:“……或许是没有人比中国人更重视数学了,虽则他们的教学方法与我们的不同,他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命题,却都没有证明。”他的理由是:
A.中国人重视数学
B.中国与西方的教学方法不同
C.中国人善于提问
D.中国数学缺乏西方式的科学
10.
法国学者雅克·索雷认为“饥饿、贫穷、对领主特权和税负不满的法国人民在1789年的春天已经处在起义的边缘”。他看法国大革命爆发的视角是:
A.社会等级
B.社会民生
C.经济问题
D.政治革命
11.
《人权宣言》:“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除了依据公共利益而出现的社会差别外,其他社会差别,一概不能成立”。其否定的是:
A.贵族特权
B.社会等级
C.自由限制
D.社会差异
12.
创刊于1841年伦敦的《笨拙》(Punch)画报以其尖锐的讽刺漫画在业界知名。下图是20世纪初发表的作品《Balkan Troubles》,其抨击的国家包括:

①英国
②奥地利
③德国
④俄国
⑤美国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①③④
13.
某条约规定:“互相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区域内岛屿属地和岛屿领地的权利”,“缔约国之间发生有关太平洋某一问题的争端”,应召开缔约国会议解决。该条约是:
A.《巴黎和约》
B.《四国条约》
C.《九国公约》
D.《五国海军协定》
14.
唐尼·格拉克斯坦在《二战秘史》的结语中首先总结道:“关于反法西斯战争,传统的观点虽然承认官方军队和抵抗运动组织的作用同时存在……但是着重于强调不同力量间的协调与合作,认为邪恶轴心国家的政权被推翻是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下列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A.《联合国家宣言》B.《大西洋宪章》
C.《联合国宪章》D.《开罗宣言》
15.
20世纪三十年代德籍犹太人海因里希·海涅在流亡中诗中写道:我曾有一个美丽的祖国,橡树亭亭/玉立在那里,紫罗兰轻轻摇曳/这已成梦影。/她给我德国式亲吻,她用德语,(那么好听,真难以置信)/对我说,“我喜爱你!”/这已成梦影。对此解读比较恰当的是:
A.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
B.作品深刻抨击了纳粹政府的排犹政策
C.作品揭示了时代对个人命运的影响
D.作品表达了个人情感折射了时代特征
16.
几乎所有欧洲人对某场战争的描述都是负面的,“今天大部分历史学家认为,参战各方应该为这场谁也不想要的灾难分担罪责。”其反思的是:
A.一战
B.二战
C.冷战
D.越战
17.
它“总括了革命的全部法规,在法律上承认了整个这种完全改变了的秩序”,是一部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律文献。下列文献与之相符的是: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民法典》
18.
在下列有关孙中山活动的历史时间轴“?”处应填的是:
A.提出三民主义/领导二次革命
B.成立同盟会/领导护国运动
C.提出三民主义/领导护国运动
D.创办《民报》/领导北伐战争
19.
塑造了“德高望众的毗湿摩、法力无边的黑天、宽容正直的坚战、鲁莽勇武的怖军、多才多艺的阿周那、敏感好强的迦尔纳”等众多英雄人物形象的作品是:
A.《荷马史诗》
B.《摩诃婆罗多》
C.《罗摩衍那》
D.《吉尔伽美什》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