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奇台农场中学(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第五单元测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53100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3/19

1.材料分析题(共6题)

1.
   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总结20世纪的中国革命进程说:“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邓小平。”请回答:
(1)20世纪中国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分别是指什么?
(2)与时惧进、理论创新是三位思想巨人的共同特点,试举例分析说明。
(3)三位伟人的共同道路是什么?
2.
邓小平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一位同学认为,20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利用“市场”和资本主义国家利用“计划”,即国家干预,都有取得成效的实例。
请你列举出三个实例(各一例)予以说明。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78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总结时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命就要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材料二邓小平在全面、深入地观察各个国家、包括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之后,指出:“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材料三邓小评说:“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经验表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破坏得很厉害的国家,包括欧洲、日本,都是采用贷款的方式搞起来的。”
材料四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
(1)根据材料归纳邓小平的基本思想主张。
(2)结合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以后的史实,说明邓小平是如何实践这些思想的。
4.
“红色旅游”是党和国家为了加速革命老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而采取的重要举措。请回答:
(1)“边界红旗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的意义。”(***《井冈山的斗争》)请说明***选择将“红旗子”插在井冈山的历史背景。
(2)请说明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大历史意义及启示。
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朱德***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是经由乡赤卫队、区赤卫大队、县赤卫总队、地方红军直至正规红军这样一套办法的,政权发展是波浪式地向前扩大的,等等的政策,无疑义地是正确的。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1月5日)
材料二争取一省与几省的首先胜利,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是决定胜负的力量,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的胜利。不特别注意城市工作,想“以乡村包围城市”,“单凭借红军夺取城市”,是一种极错误的观念。
——李立三《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的首先胜利》
(1)在对中国革命采取什么斗争形式和走什么样道路的问题上,材料一和材料二所作出的选择有何异同?
(2)李立三的选择为什么是错误的?
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1917年4月,列宁回到彼得格勒时,针对当时俄国的形势,发表著名的《四月提纲》,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第一阶段向革命第二阶段过渡……”
材料二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后,俄国工农最明确、最坚决地要求的和约,就是立即缔结没有兼并……没有赔款的和约
——《和平法令》
材料三立即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不付任何赎金
——《土地法令》
材料四 列宁宣告苏维埃政权的成立

材料五 国内战争时期的红军战士

请回答:
(1)1917年4月,列宁回到彼得格勒时,俄国的政治形势有何突出特点?材料一中“革命的第一阶段”和革命“第二阶段”各是什么性质的革命?各自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材料二、三反映了俄国人民当时的什么要求?
(3)根据材料四,我们能够得到哪些重要的历史信息?
(4)分析材料五中的现象产生的原因及结果。

2.单选题(共48题)

7.
马克思说巴黎公社“只不过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其含义是( )
A.巴黎公社起义是由于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B.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实际是在巴黎一个城市成熟
C.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D.巴黎公社革命具有自发性和偶然性
8.
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根本不同点是
A.领导不同B.性质不同C.主力军不同D.结果不同
9.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根本原因是:
A.资本主义阶级矛盾激化
B.工人阶级觉醒
C.马、恩的努力
D.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的发展
10.
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几年甚至几十年也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此话的正确理解是
A.没有一战就没有俄国十月革命B.一战促进了俄国十月革命的发生
C.一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D.战争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必备条件
11.
***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在(   )
A.遵义会议、中共十四大B.中共七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D.中共七大、中共十六大
12.
下列***著作中,主要论述“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是:
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②《井冈山斗争》
③《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④《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3.
表明马克思主义与国际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事件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国际工人协会的成立
C.《资本论》的出版
D.巴黎公社革命
14.
(题文)列宁在评价恩格斯的无私精神时指出:“他为天才的朋友树立了一块永不磨灭的纪念碑。无意间,他的名字也被镌刻在了上面。”你认为这块永不磨灭的纪念碑是
A.《共产党宣言》
B.《德意志意识形态》
C.《神圣家族》
D.《资本论》
15.
十月革命的胜利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先进知识分子
A.找到了一条改造中国的新的革命道路
B.提出了只有民主与科学才能使中国富强的主张
C.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D.认识到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法宝
16.
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之所以能获得成功,主要是在于
A.坚持了社会主义原则
B.坚持了一个中国原则
C.坚持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坚持了实事求是原则
17.
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以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消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利影响
B.平息农民的暴动和骚乱
C.恢复经济、缓和矛盾
D.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18.
***下列“左”的错误,主要在于违背“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这一规律的是
A.大跃进运动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文化大革命运动
D.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19.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揭露资本主义剥削实质和秘密的学说是
A.唯物主义史观
B.阶级斗争学说
C.剩余价值学说
D.自由资本主义经济学说
20.
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这一“伟大传奇”最终完成的标志是
A.1935.10,陕北会师
B.1935.10,会宁会师
C.1936.10,陕北会师
D.1936.10,会宁会师
21.
分析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马克思史实中没有因果关系的一组是
A.法国启蒙思想---树立“为人类工作”的理想
B.《基督教的本质》---转向唯物主义思想
C.宣传革命理论---多次被法国政府驱逐出巴黎
D.生活习惯相同---与恩格斯结下毕生友谊
22.
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含:
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③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⑤“一国两制”构想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⑤
23.
四川广安邓小平一故居有一幅楹联:“扶大厦之将倾……安邦柱国,……。挽狂澜于既倒……兴卫扶农,……”此联创作应该晚于
A.1966年
B.1975年
C.1978年
D.1992年
24.
构成邓小平理论在科学社会主义方面基础的是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四项基本原则
D.社会主义本质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25.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我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也不断完善,其中十三大提出了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D.“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理论
26.
邓小平幽默地说:“如果对政治上东山再起的人设立奥林匹克奖的话,我很有资格获得该奖的金牌。”面对邓小平政治生活中的三度沉浮,我们最应该学习他
A.不怕打击,愈挫愈勇的精神
B.一切以党和国家前途命运为重的崇高品德和博大胸怀
C.敢于斗争,坚持真理的精神
D.严于律己,宽于待人的精神
27.
大革命失败后,***为代表的中共党人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文革”结束后,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共党人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两者本质上的相同之处是
A.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
B.都是中共集体智慧的产物
C.都是从农村开始着手的
D.都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28.
列宁称马克思、恩格斯是“19世纪人类三个最先进国家中三种主要思潮的继承人和天才的完成者。”这里“三个最先进国家”指的是:
A.英、法、美
B.英、法、俄
C.英、美、德
D.英、法、德
29.
***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最关键时期是
A.五四运动时期
B.参加中共一大后
C.井冈山时期
D.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期间
30.
“文化大革命”为后人提供的主要教训有:
①要防止个人个人崇拜和思想僵化
②要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
③社会主义建设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④必须健全国家的民主与法制制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④
31.
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建立的标志是
A.圣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建立
B.列宁主义的诞生
C.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
D.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召开
32.
1978年《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次讨论
①否定了“两个凡是”错误观点
②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③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④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思想基础
⑤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⑤
D.①②④
33.
之所以说遵义会议“在事实上确立了以***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主要是指:
①会议肯定了***军事思想的正确性
②***被选为党的最高领导
③会议确定了***思想的指导地位
④会后成立了***、周恩来、王稼祥三人军事指挥小组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34.
马、恩的合作被后人称为人类“最伟大的合作”,下列革命理论和实践属两人共同完成的是:
①改造正义者同盟
②写作《共产党宣言》
③完成《资本论》
④参加1848年欧洲(德国)革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35.
下列关于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对国际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学说的贡献表述正确的是:
①反复教导各国无产阶级政党要加强国际合作
②继续领导第一国际,并创建和领导第二国际
③写《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第一次系统探讨人类社会的史前史
④深入研究垄断组织、帝国主义国家间关系等19世纪末资本主义发展中的新现象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
36.
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根本前提是
A.坚持改革开放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实事求是
D.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7.
马、恩合著,发展黑格尔的辩证法并第一次系统阐述唯物史观的著作是
A.《德意志意识形态》
B.《神圣家族》
C.《德法年鉴》
D.《共产党宣言》
38.
遵义会议就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而造成严重损失的主要原因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多数与会者认为主要是由于
A.敌我力量对比悬殊
B.军事指挥严重失误
C.敌军采取步步为营战术
D.根据地尚不巩固
39.
1917年的俄国发生了两次革命,其中二月革命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其结果却超出了一般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围,具体表现在
A.推翻了沙皇君主专制政体B.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D.建立了全国性的苏维埃政权
40.
列宁主义被称为“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其根本原因是
A.它是产生在帝国主义时代
B.它与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背景不同
C.它坚决捍卫了马克思主义
D.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41.
1920年,苏俄农民流传这样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这反映了当时的经济政策
A.保障了农民的利益
B.取消了自由贸易
C.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D.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42.
“布尔什维主义和布尔什维克党的产生,标志着与西欧社会民主党根本不同的新型马克思政党的出现。”这里的“新型”是指:
A.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B.以暴力革命为手段
C.以实现无产阶级专政为目的
D.以列宁主义为理论指导
43.
马、恩合写的第一部著作中的观点标志着他们在创立科学理论方面迈出了一大步,此著作是
A.《共产党宣言》
B.《德意志意识形态》
C.《神圣家族》
D.《新莱茵报》
44.
1985年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其本质含义是
A.改变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
B.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改革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经济体制
D.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45.
***领导我国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一项创举是
A.改造与工业化建设并举
B.和平赎买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C.没收官僚资本
D.农业合作化
46.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步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共产党宣言》中这段话的核心思想是
A.夺取国家政权
B.发展社会生产力
C.对立无产阶级政权
D.夺取全部生产资料
47.
列宁认为,新经济政策是一种用“改良主义”的办法来解决苏维埃国家过渡时期经济发展战略任务的长期性政策。这里的“改良主义”是指
A.修改调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恢复经济、缓和矛盾
C.利用市场关系和资本主义发展经济
D.逐步壮大社会主义经济成份
48.
1918年苏俄与德国签定《不列斯特和约》。该和约有利于
A.清除国内反动势力
B.向社会主义过渡
C.恢复国民经济
D.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
49.
马克思、恩格斯能够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主要是由于他们
A.善于研究理论
B.善于吸取前人的精华
C.把社会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D.精诚合作
50.
下列能够表明恩格斯与马克思几乎同时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转变的因素是:
①参加青年黑格尔派
②受《基督教的本质》一书影响
③都密切关注工人阶级的命运
④都出身在德国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1.
1883年马克思逝世后,在悼词中,恩格斯阐述了马克思的两大历史功绩,你认为是:
①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②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③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运动规律
④写出了光照后世的《资本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2.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这首词反映的是
A.南昌起义
B.广州起义
C.井冈山斗争
D.湘赣边界起义
53.
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回忆说:“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商店又开始有产品供应了,物价也随之下降了。”这本质上说明新经济政策
A.适应了经济发展规律
B.克服了社会混乱局面
C.恢复了国民经济
D.提高了生产积极性
54.
科学社会主义与俄国工人运动开始相结合的标志是
A.列宁建立圣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
B.列宁创办《火星报》
C.圣彼得堡马克思主义小组的建立
D.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

3.选择题(共7题)

55.

居住在下图所示房屋的原始居民,属于(   )

56.

居住在下图所示房屋的原始居民,属于(   )

57.

居住在下图所示房屋的原始居民,属于(   )

58.

近年来,衢州城乡积极推进屋顶光伏电站工程,为家用电器提供能量。图甲为某型号面包机,图乙为光伏电站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表一 面包机部分参数

额定功率

600W

加热功率

500W

搅拌功率

100W

额定电压

220V

制作容量

900g

59.

若某公司从四位大学毕业生甲、乙、丙、丁中录用两人,这四人被录用的机会均等,则甲被录用的概率为(  )

60.

《等待戈多》以不明确的主题,令人回味,其作者是(   )

61.选出不同项(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6道)

    单选题:(48道)

    选择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