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4题)
1.
法律的判决公元2世纪初,罗马贵族以自己的房屋作抵押,向埃及亚历山大港的富商借款100第纳尔(罗马帝国的银币单位)。到期时贵族因故没有能够偿还借款,富商将贵族告上法庭。法官在查看了借据并听取了双方的陈述后,做出如下裁判:罗马贵族的房屋归埃及富商所有,但是在贵族找到新的居住地之前还可以暂时居住。
(1)法官做出裁决的主要依据是什么?简述你的理由。
(2)结合案例谈谈你对罗马法的认识。
(1)法官做出裁决的主要依据是什么?简述你的理由。
(2)结合案例谈谈你对罗马法的认识。
2.
天朝的回复
在与列强谈判《天津条约》时,针对列强提出的条款,清政府官员回复如下:
本大臣等将节略带回,详加批阅,即如欲驻扎京师、随意内地往来、鸦片土进口报税等条……京师为辇毂(代指皇帝)重地,京畿并内地各处,从无外国人混入其中,试问贵国尺地寸土,能畀我中国乎?应勿庸议。又欲与中国地方官交往一节,原有议定体例,我国大吏,各有职任,贵公使所到之处,岂能纷纷会晤?至鸦片土通商税则,……可在五港纳税,内地关津,不再重行征税。
(1)《天津条约》签订于哪一场战争中?与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的列强有哪些?
(2)概括清政府官员的回复所涉及的主要内容。
(3)你如何看待清政府官员的回复?
在与列强谈判《天津条约》时,针对列强提出的条款,清政府官员回复如下:
本大臣等将节略带回,详加批阅,即如欲驻扎京师、随意内地往来、鸦片土进口报税等条……京师为辇毂(代指皇帝)重地,京畿并内地各处,从无外国人混入其中,试问贵国尺地寸土,能畀我中国乎?应勿庸议。又欲与中国地方官交往一节,原有议定体例,我国大吏,各有职任,贵公使所到之处,岂能纷纷会晤?至鸦片土通商税则,……可在五港纳税,内地关津,不再重行征税。
(1)《天津条约》签订于哪一场战争中?与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的列强有哪些?
(2)概括清政府官员的回复所涉及的主要内容。
(3)你如何看待清政府官员的回复?
3.
民国初年中国的政治发展其实应视为现代中国史上的第一次民主转型。下图记录了1833年—1915年“民主”、“共和”这两个关键词在部分著作和报刊中出现的频率。

(1)根据图示,1833年—1913年“民主”、“共和”字眼出现的频率呈现什么趋势?
(2)谈谈对图示中“民主”、“共和”字眼出现频率趋势变化的认识(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1)根据图示,1833年—1913年“民主”、“共和”字眼出现的频率呈现什么趋势?
(2)谈谈对图示中“民主”、“共和”字眼出现频率趋势变化的认识(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4.
考古的探究。
材料一:汉武帝去世之后,霍光通过种种阴谋手段,逐个清除了本来一同顾命朝政的桑弘羊、上官桀等人,达到了独揽权柄的目的。……昭帝没有子嗣继承皇位,……他改而选择了昌邑王刘贺。……在南昌海昏侯墓葬中出土的“昌邑九年造”漆器,……刘贺被册立为昌邑王十三年后,赶上昭帝去世。在霍光的主持下,朝臣迎立刘贺,继承大汉王朝的帝位。但仅仅即位二十七天之后,就以“行淫乱”的罪名,废除其帝位,赐归敌国。至宣帝元康三年四月,宣帝下诏,降封为海昏侯,移居豫章郡。
材料二:文物保护组组长告诉记者,从主墓的西回廊出土了大量的简牍,针对这些出土的简牍,……考古专家告诉记者,他们在出土的木牍中发现了海昏侯写给当时皇帝的奏章副本。……据考古人员透露,该奏章的开头部分写有“臣某”等字样,墓主人的身份指向很明确。
材料三:经历5年挖掘,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迄今已出土1万多件文物,包括车马坑、数以千计的竹筒和近百版未牍、两架编钟、一架编磬、大量全银、包金、鎏金车马器、乐器和图案精美的漆器。按照《周礼》中的礼乐制度,“四堵(架)为帝,三堵(架)为王”。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推测霍光的身份并解释能够任意废立武帝之孙刘贺的原因。
(2)结合材料判断,哪些信息可以证明墓的主人为刘贺?
材料一:汉武帝去世之后,霍光通过种种阴谋手段,逐个清除了本来一同顾命朝政的桑弘羊、上官桀等人,达到了独揽权柄的目的。……昭帝没有子嗣继承皇位,……他改而选择了昌邑王刘贺。……在南昌海昏侯墓葬中出土的“昌邑九年造”漆器,……刘贺被册立为昌邑王十三年后,赶上昭帝去世。在霍光的主持下,朝臣迎立刘贺,继承大汉王朝的帝位。但仅仅即位二十七天之后,就以“行淫乱”的罪名,废除其帝位,赐归敌国。至宣帝元康三年四月,宣帝下诏,降封为海昏侯,移居豫章郡。
材料二:文物保护组组长告诉记者,从主墓的西回廊出土了大量的简牍,针对这些出土的简牍,……考古专家告诉记者,他们在出土的木牍中发现了海昏侯写给当时皇帝的奏章副本。……据考古人员透露,该奏章的开头部分写有“臣某”等字样,墓主人的身份指向很明确。
材料三:经历5年挖掘,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迄今已出土1万多件文物,包括车马坑、数以千计的竹筒和近百版未牍、两架编钟、一架编磬、大量全银、包金、鎏金车马器、乐器和图案精美的漆器。按照《周礼》中的礼乐制度,“四堵(架)为帝,三堵(架)为王”。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推测霍光的身份并解释能够任意废立武帝之孙刘贺的原因。
(2)结合材料判断,哪些信息可以证明墓的主人为刘贺?
2.论述题- (共1题)
3.单选题- (共21题)
6.
亚里士多德认为:“当一人或若干人所组成的一个团体,势力增长的过大,以至于凌驾整个公民团体,……这样的持续地位常常造成君主专制政治或门阀寡头政治。为此,若干城邦,例如阿尔咯斯和雅典,制定了陶片放逐的政策。但,容许这种特殊人物产生以后方才加以补救总不能算是一个良好的政策。”这表明()
A.公民团体渴望社会地位平等 |
B.防止集权政治应当未雨绸缪 |
C.雅典民主容易导致政治动乱 |
D.特权阶层是城邦制必然产物 |
7.
近代一位历史人物认为:“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他所描述的制度是
A.君主专制 |
B.民主共和 |
C.君主立宪 |
D.三权分立 |
8.
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 B.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
C.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 | D.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 |
9.
一部小说有这样的情节:“(外国)公使认为现任的山东巡抚人很好,不像他的前任府台,老是同我们敌国人作对。自从现任接受之后,我们的铁轨已经放长了好几百里,还肯把潍县城外一块地方借给我们的军队做操场。”这部小说可能以哪个事件作为历史背景
A.中英签订《南京条约》之后 |
B.中德签订胶州湾租借条约 |
C.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之后 |
D.日俄战争结束的几年之后 |
10.
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若对此进行补充,下列选项最符合语境和历史的是
A.清政府没有遵守《南京条约》各项条款规定内容 |
B.西方***衙门拒绝了西方提出的公使进驻北京的要求 |
11.
鸦片战争之前,英国建筑师插画设计家托马斯阿罗姆来华游历,绘成《大清帝国城市印象》画册,于1843年在英国出版,下图是其中的一幅,它可用于哪一方面研究的原始史料?


A.当时国人服饰 |
B.清朝社会生活 |
C.近代西学东渐 |
D.作者的中国观 |
12.
陈天华在《猛回头》中写道:“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清政府成为洋人的“守土官长”是在下列哪个条约签订之后?
A.《马关条约》 |
B.《辛丑条约》 |
C.《南京条约》 |
D.《北京条约》 |
14.
根据下图这副标题为“英格兰白人奴工”的板书内容推测,“英格兰白人奴工”所指应是


A.美独立战争时,被强制劳动的英军俘虏 |
B.十八世纪初期,移民到美国的英国劳工 |
C.十八世纪后期,英工厂雇佣的童工女工 |
D.二次大战期间,纳粹集中营里英国战俘 |
15.
广东《顺德县志》载:“昔日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然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这种情况最早可能出现于
A.18世纪中期 |
B.19世纪初 |
C.19世纪中期 |
D.20世纪初 |
16.
某中学历史老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就19世纪末李鸿章出访俄国这一历史事件进行探讨。学生发言中出现的下列言论与历史事实较为接近的是
A.《新青年》抢先透露了李鸿章此次的出行计划 |
B.李鸿章搭乘火车游历观光了俄罗斯的主要城市 |
C.李鸿章包租俄国远东航空公司的一架客机前往 |
D.李鸿章参观了纪念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展览馆 |
18.
英国工业革命接近完成之际,卡莱尔在《文明的忧思》中发出感叹:“当整个国家仅仅只在乎金钱和被金钱所主宰的时候,再下一步便不是踏在地上,而是悬在深不见底的深渊上空。”可见,卡莱尔意识到工业革命
A.大量开采煤矿导致土地塌陷 |
B.导致社会片面追求现实财富 |
C.带来了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 |
D.增加了财富但人文精神缺失 |
19.
据统计,1850年德国的专利授予数目为243项,1870年为4132项,1900年达到8784项。这反映出德国()
A.海外市场的拓展主导着科技发明 |
B.在整体科技实力上遥遥领先于他国 |
C.政府在科技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
D.从欧洲其他国家大量引进技术发明 |
20.
“就在瓦特和博尔顿对蒸汽发动机进行最后完善的时候,伦敦,一个50岁的学者正在对自己的文稿进行出版前的修订。这份文稿可以看作是一台特殊的发动机,一台思想的发动机,它将为人类财富的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这位学者是
A. 牛顿 B. 狄德罗 C. 亚当•斯密 D. 马克思
A. 牛顿 B. 狄德罗 C. 亚当•斯密 D. 马克思
21.
史家评论某地的历史发展时指出:“这个地方因具备良好的地理条件,当地人们继承古代文化遗产,率先从中世纪转变到近代,创造出新的时尚”。“某地”当指
A.西班牙 |
B.意大利 |
C.英国 |
D.法国 |
22.
下面的史料中,数字符号表示部分句读的位置。其中句读错误的是
西人立国具有本
①末虽礼乐教化远逊中华
②然其驯致富强具有体
③用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国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
④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大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
⑤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
⑥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
⑦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
西人立国具有本
①末虽礼乐教化远逊中华
②然其驯致富强具有体
③用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国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
④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大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
⑤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
⑥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
⑦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
A.①②⑥ | B.①③⑥ | C.②④⑤ | D.③④⑦ |
23.
近代中国人在反思传统文化时,有的人“由增入外界新形式新规制使之具有新意义”;有的人“厌恶固有文化中之若干缺陷,而从事批判与排除”。此两种人的代表分别是
A.林则徐、梁启超 |
B.梁启超、洪秀全 |
C.梁启超、孙中山 |
D.孙中山、陈独秀 |
24.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从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其中“中体西用”与“民主和科学”这两“步”应指
A.洋务运动与新文化运动 |
B.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 |
C.戊戌变法与新文化运动 |
D.洋务运动与辛亥革命 |
25.
“在对自由权、参与权、反抗权的一片欢呼声中,得到《人权宣言》认可的人民大众似乎忘却了宣言制定者一再强调的依法行事的原则;而失却这一‘羁绊’,自由也就将如脱缰的野马而狂奔不止。”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宣言制定者脱离民众 | B.《人权宣言》引发社会大革命 |
C.法治比自由更加重要 | D.绝对自由违背了《人权宣言》 |
26.
某网站计划拍卖一批声称是公元3世纪罗马贵族的墓葬中所出土的文物,包括:刻有楔形文字的泥版、写有象形文字的纸草、拉丁文书写的《圣经》、阿拉伯文撰写的《古兰经》。根据历史知识判断其中属于赝品的文物应是
A.泥版 |
B.纸草 |
C.《圣经》 |
D.《古兰经》 |
4.选择题- (共4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21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