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奥林匹克的故乡、欧洲对外贸易的发源地,为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人类发展历程中,以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为代表的东西方文明曾经彼此交融,相映生辉”。
——吴邦国:《在中希经贸合作论坛上的演讲》
请回答:
(1)“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指古代希腊创造了怎样的文明成果?
(2)古希腊城邦中哪一个城邦的政治文明对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历程的影响最为深远?其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3)“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明”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主要成就是什么?它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吴邦国:《在中希经贸合作论坛上的演讲》
请回答:
(1)“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指古代希腊创造了怎样的文明成果?
(2)古希腊城邦中哪一个城邦的政治文明对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历程的影响最为深远?其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3)“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明”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主要成就是什么?它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
现代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英国是近代宪法的策源地,英国宪法常被人们誉为“近代宪法之母”……英国宪法不是把国家的基本制度和原则系统地集中地规定在一个书面文件中,而是分别由许多宪法性法律、宪法性惯例和判例加以规定……因此,英国宪法被称为“不成文宪法”。
——北京大学出版社《外国法制史》
材料二

材料三近代法国产生了12部宪法,1789~1875年近90年内,法国平均每7年更换一次宪法。这样频繁更换宪法实属罕见……但是,它们大都受革命的影响,不同程度地反映和巩固了革命的光辉成果……很多宪法还将《宣言》作为序言,或者确认《宣言》的基本内容。
——北京大学出版社《外国法制史》
请回答:
(1)材料一指出,宪法性法律是不成文的英国宪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介绍你最熟悉的一部英国宪法性法律,并作出简要评价。
(2)根据图表分析法国政局的特点及其成因。
(3)材料三所说的《宣言》是指哪一部历史文献?哪一年什么机构颁布的?
(4)综观以上各国宪法及其变化发展,你得到什么启示?
材料一英国是近代宪法的策源地,英国宪法常被人们誉为“近代宪法之母”……英国宪法不是把国家的基本制度和原则系统地集中地规定在一个书面文件中,而是分别由许多宪法性法律、宪法性惯例和判例加以规定……因此,英国宪法被称为“不成文宪法”。
——北京大学出版社《外国法制史》
材料二

材料三近代法国产生了12部宪法,1789~1875年近90年内,法国平均每7年更换一次宪法。这样频繁更换宪法实属罕见……但是,它们大都受革命的影响,不同程度地反映和巩固了革命的光辉成果……很多宪法还将《宣言》作为序言,或者确认《宣言》的基本内容。
——北京大学出版社《外国法制史》
请回答:
(1)材料一指出,宪法性法律是不成文的英国宪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介绍你最熟悉的一部英国宪法性法律,并作出简要评价。
(2)根据图表分析法国政局的特点及其成因。
(3)材料三所说的《宣言》是指哪一部历史文献?哪一年什么机构颁布的?
(4)综观以上各国宪法及其变化发展,你得到什么启示?
2.单选题- (共18题)
3.
伯利克里说:“我们雅典人自己决定我们的政策,或者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最坏的是没有 适当地讨论其后果,就冒失开始行动。”这表明雅典民主特别注重( )
A.民主的广泛性 | B.程序的复杂性 |
C.公民集体参政 | D.决策的科学性 |
4.
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大将凯撒进兵埃及,与美丽的埃及女王克里奥佩特拉相爱,并且两人有了一个儿子,取名托勒密•凯撒。当凯撒归国执政之后,克里奥佩特拉携儿子赴罗马与凯撒相会,并向罗马法庭为自己和儿子申请罗马籍,请问法官会判给克里奥佩特拉和她的儿子享有罗马籍吗?()
A.会,因为是皇帝的妻、子 |
B.会,因为此时万民法已经产生 |
C.会,因为被征服者如果无法享受罗马公民权,会引起社会动荡 |
D.不会,因为此时万民法与公民法界限还未消失 |
5.
尽管过去几年已经发生多起震惊全美、死伤众多的恶性枪击案,民众在要不要控枪问题上反应强烈,但在美国步枪协会等利益集团的压力下,大选期间民主党和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都有意回避控枪问题。这表明
A.在具体议题上美国两党的政策和主张没有明显差别 |
B.美国两党制得以运行的基础发生了变化 |
C.两党竞选过程中形成的议题不反映民意 |
D.美国的竞选是有钱人的权利游戏 |
7.
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共和国总统不仅“是国家元首并统率武装部队,行使行政权”,而且“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同时又规定“共和国总统的每项命令须经由各部部长一人之副署”,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 共和派力量的强大
B. 君主派力量的强大
C. 共和派与君主派的妥协
D. 启蒙思想深入人心
A. 共和派力量的强大
B. 君主派力量的强大
C. 共和派与君主派的妥协
D. 启蒙思想深入人心
8.
它是一场没有流血的战争,不具有革命性质,麦考莱的《英国史》称它是理想的、合法的、典范的革命。这场革命的实质是
A.封建政权内部的争夺政权的斗争 |
B.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妥协的斗争 |
C.资产阶级内部的争夺政权的斗争 |
D.封建国王与克伦威尔争夺政权的斗争 |
10.
“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美国民主制度有很强的普遍性 |
B.联邦宪法如艺术品不实用 |
C.各国民主制度离不开特定国情 |
D.联邦宪法有明显的局限性 |
11.
19世纪末,一份西方国家的外交文件中提到:“中国现行之关税,对于一切所谓‘势力范围’内之口岸装卸之一切货物,无论属于何国,均为适用。”这段话的真实含义是
A.维护中国关税统一 |
B.反对划分“势力范围” |
C.“门户开放,机会均等” |
D.提出协定关税制度 |
12.
梁启超指出:“吾国则一经庚申圆明园之变,再经甲申马江之变(中法战争),而十八行省之民,犹不知痛痒,未尝稍改其顽固嚣张之习,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之偿款既输,而鼾睡之声,乃渐惊起。”下列各项,属于当时“乃渐惊起”事例的是
A.![]() |
B.![]() |
C.![]() |
D.![]() |
14.
(题文)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对于南京,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853年太平天国在此定都 |
B.1912年孙中山在此宣告中华民国成立 |
C.1927年蒋介石在此发动“四一二政变” |
D.1949年解放南京,国民党政权覆灭 |
15.
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写道:“从1901年到1937年新征服者来临之前的这段时间,是外国人在北京少有的快乐时期,是一个外国人享有特权和特殊自由的时代,他们可以毫无阻碍地深入到中国人的生活中。”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辛丑条约》的签订 |
B.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
C.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16.
谭嗣同在《有感一章》中写道:“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该诗的写作背景是
A.《马关条约》的签订 |
B.《辛丑条约》的签订 |
C.八国联军攻陷北京 |
D.东北三省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
18.
列宁在某次演讲时说:“这个革命的意义首先在于我们将拥有一个苏维埃政府,……被压迫的群众将亲自建立政权,旧的国家机构将被彻底打碎,而新的管理机构即苏维埃组织将建立起来。”这里所说的“革命”是指
A.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 |
B.公开发表《四月提纲》 |
C.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
D.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19.
近年来,我国农村积极推行村民自治,每次村委会换届选举的参选率都会在90%以上,一大批素质好、能力强、作风正的人走上村委领导岗位,农民参与民主和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和素质也得到了提高。这一事实表明村民选举
A.开辟了直选政府管理人员的有效途径 |
B.体现了我国民主的广泛性 |
C.使农民开始拥有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D.使农民有能力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
3.选择题- (共3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8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