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北京西城区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52920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6/5/27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历史发展中的城•城市•城市化,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汉时期我国古代城市快速发展,除都城长安和洛阳外,还“令天下县邑城”,城墙范围基本就是城市范围。城市街道纵横交错,宫室、官衙处于中心或制高点,太学或地方学校也是城市的组成部分。城市有比较固定的居民区和市场,以及为统治者服务的手工作坊。
罗马帝国的城市广泛分布于各行省的中心,平原地区的城市呈方形,山区的城市因地形而建,城市外围建有城墙和防御堡垒。首都罗马和其他城市中有弯曲的道路、排水和引水管道,行政官署、神庙、剧院或露天剧场、公共浴场也是城市的必备,一些城市还有图书馆。民宅则分布在这些建筑的周围。城内既有在特定区域的大型集市,也有位于民居中的小店铺。
材料二   18世纪上半期,英国下院共有议员558名,选民总数约40万。其中,市镇选区的议员40人,代表选民10.1万,其他议员的身份为地主或乡绅。市镇选区的选举规则各异,有的规定持有特定的财产,有的规定只有市长、市政官等人才拥有选举权。1832年,新执政的辉格党借助选民的不满,通过了新的选举法。法案取消或缩减了人口较少市镇的议员名额,并把名额转给43个新市镇,新市镇中有28个是诸如曼彻斯特这样的棉、毛纺织等生产中心,使得这些市镇的议员达到65人;法案还规定所有市镇的选举资格是租有或拥有一处价值10英镑住处的成年男子。这次改革使选民从71.7万增加到220万。
材料三   19世纪中晚期,中国开始近代的城市化进程,截止到1949年,城市化率仅为10.6%。中国近代主要城市分布示意图

中国近代重要城市发展状况例举表
城市
状况
上海、天津、汉口、太原
因开埠,建立租界,开办工厂、银行和商店而扩大
石家庄、郑州、衡阳
随铁路、水路和公路的兴建和畅通而新兴或发展
抚顺、唐山、大冶
因煤、铜和铁等矿产资源的开采而兴起
北京(平)、西安、洛阳
历史悠久,格局变化不大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两汉与罗马帝国时期城市发展状况的异同。
(2)阅读材料二,指出英国近代市镇在议会选举中出现的变化,并分析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以中国近代城市化的发展为主题,解读上述历史现象。
2.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诸位朋友,我们丰富而和谐的语言,如今能够借用新的土耳其字母得到表达了。我们必须让自己从多少世纪以来像铁箍似的束缚着我们思想的那些令人无法理解的符号中解放出来,我们民族将以她的文字和她的思想,表明自己在文明世界中的地位。
──土耳其共和国首任总统凯末尔
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中“铁箍似的符号”和“文明世界”的含义;列举凯末尔为使土耳其进入文明世界采取的措施。

2.单选题(共5题)

3.
下图是一幅关于俾斯麦的讽刺漫画,以下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符合漫画含义的是

A. 成年男子选举产生帝国议会
B. 德意志帝国宰相对皇帝负责
C. 联邦议会由各邦的代表组成
D. 德意志各邦保留一些自治权
4.
某同学构思一篇关于二战后世界局势的论文,他的提纲中有一个标题为“两极格局下的世界”。下列史实适合在此标题下展开论述的有
布雷顿森林会议的召开    ②不结盟运动兴起
③勃烈日涅夫的经济改革 ④北约轰炸南联盟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③④
5.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
史实
结论
A
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
当时已经出现了铁犁牛耕
B
唐代工匠子弟入匠籍后不能随便改行
唐代官营手工业者受到严格的限制
C
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
棉纺织业成为元朝朝廷赋税的主要来源
D
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洋纱大量进入中国市场
我国的民族工业发展因此受到严重冲击
 
A. A
B. B
C. C
D. D
6.
近代以来,中国先进人士提出过很多主张.以下观点在提出时就得到群众广泛支持的是
A.郑观应的“君民共治,上下相通”
B.张謇的“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
C.严复的“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
D.北大学生的“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7.
一套百科全书的“政府”条目中写道:“政府必须以人民的利益为宗旨。根据自然的法则,根据理智,行政长官被赋予实现这个宗旨的权力。人民最大的利益是自由。”这套百科全书应该首次出现在
A.伯利克里时的雅典B.宗教改革时期的日内瓦
C.大革命之前的法国D.十月革命后的苏维埃俄国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