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预测卷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52906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17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对现有其他政党,应采取独立的攻击的政策。……我们应始终站在完全独立的立场上,只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1921年7月)

材料二: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遵行此议决,此次全国大会亦通过此议决。

——《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1923年6月)

材料三: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农民运动不赶速地做起来,农民问题不会解决;农民问题不在现在的革命运动中得到相当的解决,农民不会拥护这个革命。

——***《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1926年9月)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政策发生了什么转变?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上述转变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转变产生的直接成果,这一成果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从国民革命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的认识有哪些发展?
2.
近现代史上,中俄两国关系充满了种种曲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中日战时,内外臣僚与舆论,多欲联俄拒日者。其后干涉还辽,亦颇赖三国之力。光绪二十二年二月(1896年),李鸿章使俄,与订《中俄密约》。明年冬,德占胶州,成租借制约。于是威海卫、广州湾相继租借。铁路、矿山之要索,随之而盛,形势益危急矣。

——吕思勉《吕著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面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摘自《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材料三 及至(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中国调整外交战略……使国际冷战格局出现了继中苏签订同盟条约后的第二次转型。

——沈志华主编《中苏关系史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俄密约》签订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条约给中国所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苏关系的性质,反映新中国怎样的外交方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中苏关系对中苏两国和世界格局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举出中国“调整外交战略”的例子,分析中国“调整外交战略”的背景。

2.单选题(共19题)

3.
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执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代”,当时一个雅典公民不会碰到的事情是
A.他可能被选举为执政官
B.他可能被流放国外10年
C.他可以和妻子一道去参加公民大会
D.他可以对公职人员进行监督
4.
十九世纪美国诗人、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埃德加•爱伦•坡在《致海伦》中说道:“辉煌属于希腊!”古代希腊在众多领域都取得辉煌成就的最主要原因是
A.希腊人对知识的渴求、探索和思考
B.公民的利益受到法律保护
C.民主政治的繁荣和公民地位的提高
D.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的影响
5.
《十二铜表法》规定:“对人施行其他侵辱的,处25阿斯的罚金。”这笔钱在当时价值不菲,足以威慑胆敢以身试法者。到罗马帝国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货币贬值,25阿斯就轻于鸿毛了。所以有人以捉弄此条为乐,他遇人就打一个耳光,然后赔偿25阿斯。于是,裁判官决定废除此条款,改由主审法官估计造成的侵辱决定赔偿额。出现这种情况说明
A.罗马法具有较为明显的习惯法传统
B.裁判官废除了原有的公民法
C.罗马帝国扩张导致各种矛盾尖锐
D.罗马法具有灵活性和实用性
6.
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说:“环顾我们国家……你会发现一切都依照规则和法律的规定而运转。”其言论体现了
A.人人平等的原则
B.国家利益至上原则
C.法律至上的原则
D.保护奴隶主贵族特权
7.
1786年华盛顿在写给友人的信中提到:“在我看来,邦联只是一个有名无实的空架子,而其名下的议会亦是徒有其名,其政策措施多不被人们所关注、执行。”据此推断华盛顿的意图是
A.提高殖民地自主权
B.指出议会制不适合美国实情
C.推翻邦联政府
D.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8.
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时,带有明显的局限性,具体体现在
①允许奴隶制的存在
②没有表明人民拥有言论、出版、集会和信仰自由
③黑人和印第安人不能拥有同白人相等的权利
④最高法院的大法官由总统任命并受制于总统
A.①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
美国总统和君主立宪制下的英国国王都可以进行的政治活动是
A.否决议会(国会)制定的法律B.处理国家重大事务和日常事务
C.代表国家参与外交活动D.当与议会发生矛盾时有权解散议会
10.
近代美、德、法三国曾先后于1787年1871年1875年制定和颁布了本国宪法。三国宪法所确立政体的相同点主要有
①政权组织实行责任内阁制
②标志着资产阶级代议制不断完善
③议会一般实行两院制
④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③④
11.
孙中山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对于欧美的新文化运动之反动”;“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以上材料说明孙中山对于义和团运动的评价是
A.否定其排外主义
B.赞扬其反侵略精神
C.全面赞扬与肯定
D.既有赞扬又有否定
12.
《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开放五口通商,但是“并没有造成五个新的商业中心”(《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主要原因是
A.外国倾销的商品价格昂贵
B.闭关锁国政策的阻碍
C.通商口岸远离经济发达腹地
D.封建自然经济的抵制
13.
太平天国运动中先后提出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代表着农民的探索水平,下列对其评价正确的是
A.都符合时代发展潮流
B.都是切合当时农民要求的纲领
C.曾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D.推动了太平天国运动形势的发展
14.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这首词反映的著名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红军长征
15.
台湾著名作家余光中先生在《乡愁》中写道:“小时候,乡愁是枚小小的邮票……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目前指导我国解决“乡愁”问题的政策是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武力解决
C.推行“一国两制”
D.推动民众公投
16.
1950年5月9日,法国外交部长罗贝乐·舒曼提出把西欧各国的煤钢工业部门联合起来,置于一个超国家的机构管理之下,这即“舒曼计划”。随即美国指出,该方案是“建设性的”,是“鼓舞人心的”;苏联则对其强烈谴责,认为“煤钢共同体”是“大陆钢铁卡特尔”。这说明
A.美苏直接左右了欧洲的一体化进程
B.这一经济计划被严重意识形态化
C.“煤钢共同体”已成为超国家机构
D.法德和解是欧洲一体化的关键
1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希腊内战为超级大国的冲突提供了另一个舞台。美国总统……警觉到……苏联有可能会扩张到东地中海地区”,于是推出了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北大西洋公约》
D.“铁幕”演说
18.
有学者认为:“伴随着冷战的结束,最直接最明显的损失是两个前超级大国建立的联盟体系的消失。……全球失去了对混乱和暴力的威慑,相应世界的未来少了一种确定
性。”对材料观点概括最准确的是(    )
A.“冷战”结束后新的国际力量对比尚未成型B.美苏联盟体系曾经维护了世界和平
C.结束美苏“冷战”不利于国际社会的稳定D.动荡的国际局面需要建立单极霸权
19.
联合国成立后一度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工具,20世纪70年代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导致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A.在争霸中,苏联一度处于优势
B.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
C.西欧、日本不再对美国唯命是从
D.世界多极化格局形成
20.
1991年,苏联在欧洲构筑的政治、经济、军事体系全线崩溃。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是
A.“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解体
B.俄罗斯加强与欧盟的关系
C.经互会解体,华约解散
D.《阿拉木图宣言》签署
21.
右图是辛亥革命胜利后,国人创作的一幅名为《恭祝中华民国万岁》的宣传漫画。“国”字的传统写法是“國”,但在图中却写为“囻”。作者通过这个创意要表达的思想观念
A.三权分立B.民族独立
C.主权在民D.民生主义

3.选择题(共2题)

22.

建国以来我们党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过几次重大调整或变革。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二:

图1:农民报名入社

材料三:

1958—1960年全国粮食产量统计表

1958年

20000万吨

1959年

17000万吨

1960年

14350万吨






材料四:该制度“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的优越性和个人的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1983年1月)

23.

建国以来我们党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过几次重大调整或变革。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二:

图1:农民报名入社

材料三:

1958—1960年全国粮食产量统计表

1958年

20000万吨

1959年

17000万吨

1960年

14350万吨






材料四:该制度“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的优越性和个人的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1983年1月)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9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