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明光市远翔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5289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17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天津,因水而兴的城市。从金朝开始,随着北京成为都城,南、北运河与海河交汇处的三岔河口就成为漕运的重要枢纽。南方大量的粮食经天津运往北京,形成“半天下之财赋,悉由此路而进,以利京师”的格局。天津的估衣街等街巷都因毗邻河畔而繁华,有些街道名称的由来就是因这运河舶来的商品在这里销售而形成的。由于交通便利,很多外地商人来津经商,运河两岸各类货栈、钱庄、会馆鳞次栉比,脚行、镖局等也应运而生,逐渐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
近代天津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商品集散地,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当时天津的棉麻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量的50%以上。天津还成为早期工业和教育的兴盛之地,拥有被称为华北机器铸铁工业摇篮的三条石和中国第一所大学北洋大学。
——《天津是运河载来的城市》
材料二:“镇江府位于大运河和扬子江的交汇之处,据守着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因而在(那次)敌对期间,这里是大力防守的重镇之一。而它的陷落.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和平谈判的过程。”
——《中国和中国人影像:约翰·汤姆逊记录的晚清帝国》
材料三:至近代,漕运业逐渐显得落后而多余。至l901年.清政府下令停止漕运。随后运河两岸的扬州等城镇不同程度地衰落了。
——摘编自吴琦《漕运与中国社会》
(1)依据材料一,归纳天津兴起与发展的原因和表现。
(2)材料二中的“那次敌对”是指哪一历史事件?“它的陷落”为什么会加速和平谈判的进程?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停止漕运的原因
(4)今天,继续维护和修缮大运河是否还有意义?谈谈你的看法。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55年4月,万隆会议召开。中国政府派出以周恩来为团长的代表团出席会议。会议期间,美国派特务到万隆活动,企图操纵会议。与会国之间也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产生了矛盾和分歧,对中国抱有敌意……周恩来表现出了杰出的外交智慧,他呼吁亚非各国撇开分歧,加强团结合作。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材料三 《中美建交联合公报》的主要内容包括:重申了上海公报中双方一致同意的各项原则,再次强调,中美两国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二)“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待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
(1)材料一中的①②分别与哪两次列强侵略战争有关?
(2)材料一中④中外交部长乔冠华开怀大笑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一中⑤指的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二中,针对与会国之间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而产生的矛盾和分歧,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
(4)根据材料三,指出中美建交的前提是什么?
3.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73年,北美殖民地人民说,他们只和英王之间缔结了契约。富兰克林认为,根据人民的普遍心理,只有国王才是北美的主权权威者。1776年发表的《独立宣言》则历数了英王的25条大罪,将其称为“专制君主”。

——据雷芳《英王在殖民地形象的改变与北美独立意识的形成》

材料二 到1870年,在运到英国的棉花中,有60%来自美国。此后,美国始终是英国棉花的主要供应地。棉花也成为美国在1815年后最重要的经济发展动力,直到1860年,棉花出口占美国国内出口总值的一半还多。

——据沃尔夫《欧洲与没有历史的人民》

问题:
(1)1773年,北美殖民地人民为什么只承认与“英王之间缔结了契约”?从当时英国政治体制的角度加以分析。
(2)分析英王形象在北美殖民地人民心中从“主权权威者”变为“专制君主”的原因。
(3)美国独立后,英美两国的经济联系并未切断。根据材料二,分析19世纪中前期英美两国在经济上的相互影响。

2.单选题(共18题)

4.
“凡在自己的土地和邻地之间筑篱笆的,不得越过自己土地的界限;筑围墙的应留空地一尺;挖沟的应留和沟深相同的空地;掘井的应留空地六尺。(《十二铜表法》)”这表明罗马法
A.注重规范公民的行为
B.保护人们的私有财产
C.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D.已经走向完整和成熟
5.
以《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代表的罗马法对商品生产的各种法律关系,例如所有权、债权和契约等.都作了详尽的规定。15~16世纪,西欧各国普遍出现了“‘采用罗马法”(   )
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兴起
B.世界市场形成的推动
C.罗马法内含自然法的原则
D.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
6.
某中学组织历史知识竞赛,主持人问:下列哪些成员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应该是
①英国下院议员
②美国众议院议员
③英国内阁成员
④美国总统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7.
下表是某学者对出席1787年制宪会议的全部55名代表的财产状况和职业统计。作为史料,它可以制宪会议代表财产状况和身份分布表
A.佐证美国宪法内容的局限
B.表明美国工业资本的崛起
C.证明制宪过程的尖锐冲突
D.说明美国宪法缺乏权威性
8.
独立战争后的美国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头脑听从四肢的怪物”。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
A.实行两党制
B.建立民主共和制
C.实行联邦制
D.确立三权分立体制
9.
由于德国的统一是由普鲁士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完成的,因而,“普鲁士不可避免的湮没了德意志”。下列关于德国王朝战争统一后的表述,正确的是
A.德意志帝国建立了邦联体制
B.普鲁士在帝国中占统治地位
C.帝国议会议员由普鲁士任命
D.德国资本主义发展出现倒退
10.
“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马克思这句话描述的是
A.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英国
B.美利坚合众国
C.德意志帝国
D.中国的清王朝
11.
2000年美国总统选举中,“小布什诉戈尔案”轰动政坛,源于共和党候选人小布什和当时的美国副总统、民主党候选人戈尔在几十张选票的有效性上产生争议。最终,美国最高法院以7票对2票决定重新点算选票的过程违宪。该材料
A.反映了立法权和行政权的相互制约
B.展现最高法院掌控国家行政权
C.证实总统胜出无需选民志愿
D.体现国家权力机关权力分立
12.
一名英国学者称:“英国人把议会比作政坛大本钟——除了还在那里闹出点动静外,没有更大用处”。这说明(  )
A.代议制民主政治已丧失其存在基础
B.议会不再代表广大选民的利益
C.出现了行政权逐渐扩张的走势
D.英国人厌倦了资产阶级民主闹剧
13.
从下面两幅图片之间的关系中我们可以提取的历史信息是
A.林永升领导黄海海战
B.林则徐领导鸦片战争
C.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
D.曾国藩领导洋务运动
14.
下列不平等条约中,其内容与今天的浙江直接有关的是
①《南京条约》
②“二十一条”
③《马关条约》
④《辛丑条约》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15.
流失海外辗转多年的圆明园兔首和鼠首铜像于2009年2月25日在巴黎拍卖。历史上,导致铜像流失海外的是:
A.俄国军队B.八国联军C.日本军队D.英法联军
16.
导致清政府在历次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的封建制度腐朽落后B.中国军事技术和装备落后
C.参战将领贪生怕死D.列强军事力量强大
17.
太平天国前期,英国出使中国的全权代表文翰声称:英国“绝不左袒(偏袒)中国政府(指清政府)”,表示要恪守“中立”,同时把《南京条约》的文本抄送给太平天国政府,英国人上述态度是因为
A.太平天国与英国有相近似的宗教信仰
B.英国人要与太平天国维持一种相对平等的外交关系
C.英国人惧怕太平天国会进攻沿海地区通商口岸
D.英国人幻想太平天国会承认和维护英国在华的侵略权益
18.
同治二年(1863年)七月,湘军出身的成员已经在督抚中占据了多数。其中,为总督者已达5人。(同治)三年五月,总督只有一个旗人,巡抚一个也无。湘、淮军将帅还拥有自行招募的私家军队,其权力远远超过了过去的封疆大吏。材料反映了
A. 顺应近代化需要,清政府大力实施权力的转移
B. 太平天国运动基本上推翻了满洲贵族的统治
C. 满族贵族的专制体系受到地方汉族势力的挑战
D. 太平天国运动促使清政府的权力由满人转移到汉人
19.
下列各条约内容中,说明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人民工具的是
A.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
B.“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C.“日本可以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D.“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
20.
一位在上海的美国旅行者在写给国内的信中说道:“他的名字在所有的阶级中都是一文不值—他们对他的感觉就像美国人……对赫尔伯特·胡佛的感觉一样。美国使馆在以最快的速度撤回自己的侨民。”该信中的“他”最有可能是
A.甲午战争时期的李鸿章
B.辛亥革命时期的袁世凯
C.国民革命时期的孙中山
D.解放战争时期的蒋介石
21.
以下是张海鹏先生主编的《中国近代通史》前五卷目录,其中第三卷的卷名最有可能是
第一卷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
第二卷近代中国的开端(1840—1864)
第三卷 (1865—1895)
第四卷从戊戌维新到义和团(1895—1901)
第五卷新政、立宪与辛亥革命(1901—1912)
A.早期近代化的尝试
B.制夷、自强与实业救国
C.从太平天国到洋务运动
D.从《北京条约》到《马关条约》

3.选择题(共2题)

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背景材料一:2017年1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以下是老师针对习近平演讲提出的问题,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表格。

习近平讲话摘录

老师提问

我的回答

中国的大门对世界始终是打开的,不会关上。开着门,世界能够进入中国,中国也才能走向世界。

体现的观点是什么?

“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有13亿多人口,人民生活水平还不高,但这也意味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这说明什么?

背景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在G20峰会上说:面对当前挑战,我们应该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促进包容性发展。据有关统计,现在世界基尼系数已经达到0.7左右,超过了公认的0.6“危险线”,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今年,我们把发展置于二十国集团议程的突出位置,共同制定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行动计划。同时,我们还将通过支持非洲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提高能源可及性、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青年创业等方式,减少全球发展不平等和不平衡,使各国人民共享世界经济增长成果。

23.漫画《心乐为良药》所体现的哲理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8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