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述题- (共1题)
1.
意大利有两个历史的骄傲:一个是古罗马的鼎盛;一个是文艺复兴的辉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罗马大事记
——摘编自杜艳丽《古罗马文化》
材料二 随着修道院农耕地生产力的提高,这些土地的“地主”罗马教廷的财力随之增强。到了中世纪后期,包括农业在内的整个罗马社会经济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景象,罗马教廷“什一税”的税收进一步增加。文艺复兴的导火索是复兴古代,所以一旦染上这种精神,罗马无疑比佛罗伦萨有利得多。
关于米开朗基罗与文艺复兴的罗马的关系,不同的学者得到了不同的认识:
观点一:文艺复兴时期的罗马造就了米开朗基罗
观点二:米开朗基罗造就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罗马
——摘编自《文艺复兴是什么》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文明发展的表现。以万神殿为例,简述罗马建筑风格的特点。
(2)阅读材料二,你认同哪种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
材料一 古罗马大事记
时间 | 事件 |
约公元前753年 | 罗马建城 |
公元前509年 | 王政时代结束,共和国建立 |
公元前449年 | 罗马颁布《十二铜表法》 |
公元前265年 | 罗马统一意大利半岛 |
公元前2世纪左右 | 希腊哲学的斯多亚学派传入罗马 |
公元前51年 | 西塞罗《论共和国》等发表 |
公元前27年 | 罗马帝国成立 |
公元80年 | 罗马大斗兽场建成 |
公元113年 | 图拉真广场和图拉真纪功柱建成 |
公元120—127年 | 重建万神殿 |
——摘编自杜艳丽《古罗马文化》
材料二 随着修道院农耕地生产力的提高,这些土地的“地主”罗马教廷的财力随之增强。到了中世纪后期,包括农业在内的整个罗马社会经济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景象,罗马教廷“什一税”的税收进一步增加。文艺复兴的导火索是复兴古代,所以一旦染上这种精神,罗马无疑比佛罗伦萨有利得多。
关于米开朗基罗与文艺复兴的罗马的关系,不同的学者得到了不同的认识:
观点一:文艺复兴时期的罗马造就了米开朗基罗
观点二:米开朗基罗造就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罗马
——摘编自《文艺复兴是什么》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文明发展的表现。以万神殿为例,简述罗马建筑风格的特点。
(2)阅读材料二,你认同哪种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
2.材料分析题- (共2题)
2.
在20世纪的中国文化运动中,对孔子和儒家思想的反省、批判占了主导地位;跨入新世纪以来,要求对孔子和儒家思想文化重新认识的呼声不断高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幼时家境贫寒,……从小勤奋好学,刻苦读书,还经常向不同的人请教。他曾到宋国考察殷礼,到鲁国太庙考察周、鲁的礼仪和典章制度,还向齐国学习音乐。
材料二 面对乱世,孔子提出“仁”的主张。关于“仁”的基本含义,孔子没有下过明确定义。他曾说“仁者爱人”,并将管仲辅助齐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的行为称之为仁;孔子的“仁”也有推己及人的含义,就是要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还将“仁”作为人生追求的最高理想,强调“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结合材料和孔子的生活时代,简析孔子将管仲辅助齐桓公称霸的行为称之为“仁”的主要原因。并据此谈谈你对“仁”的含义的理解。
材料三 孔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大圣人。在孔子以前,中国历史文化当已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积累,而孔子集其大成。……孔子在中国历史文化上之主要贡献,厥在其自为学与教育事业之两项……著述事业一项,实当为孔子生平事业表现中较更居次之第三项。
材料四 新文化运动的斗争锋芒集中于以维护封建专制为基本内容的孔子学说,揭起“打倒孔家店”的大旗。这一斗争,是同当时的现实紧密相联的。(李大钊)指出孔子被历代“专制君主们所利用资以为护符”,成为“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他还指出:抨击孔子……是攻击“专制制度之灵魂”。
(5)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在中国历史上孔子被“神化”或“妖魔化”的主要原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幼时家境贫寒,……从小勤奋好学,刻苦读书,还经常向不同的人请教。他曾到宋国考察殷礼,到鲁国太庙考察周、鲁的礼仪和典章制度,还向齐国学习音乐。
——岳麓版《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依据材料指出孔子的学习途径有哪些?材料二 面对乱世,孔子提出“仁”的主张。关于“仁”的基本含义,孔子没有下过明确定义。他曾说“仁者爱人”,并将管仲辅助齐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的行为称之为仁;孔子的“仁”也有推己及人的含义,就是要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还将“仁”作为人生追求的最高理想,强调“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结合材料和孔子的生活时代,简析孔子将管仲辅助齐桓公称霸的行为称之为“仁”的主要原因。并据此谈谈你对“仁”的含义的理解。
材料三 孔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大圣人。在孔子以前,中国历史文化当已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积累,而孔子集其大成。……孔子在中国历史文化上之主要贡献,厥在其自为学与教育事业之两项……著述事业一项,实当为孔子生平事业表现中较更居次之第三项。
——钱穆《孔子传》
(3)请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孔子的三项主要贡献。材料四 新文化运动的斗争锋芒集中于以维护封建专制为基本内容的孔子学说,揭起“打倒孔家店”的大旗。这一斗争,是同当时的现实紧密相联的。(李大钊)指出孔子被历代“专制君主们所利用资以为护符”,成为“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他还指出:抨击孔子……是攻击“专制制度之灵魂”。
——李侃等著《中国近代史》
(4)新文化运动中先进知识分子“揭起‘打倒孔家店’大旗”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这场斗争的实质是什么?(5)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在中国历史上孔子被“神化”或“妖魔化”的主要原因。
3.
当我们从世界历史发展角度审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带来了什么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这个世界的一些极为重大的变化就是从此开始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8年11月11日清晨5时,德国宣布接受法国提出的停战条件。上午11时,整个西线吹起了停战喇叭。与此同时,巴黎上空响起了101响礼炮声。同日,威尔逊总统在华盛顿面向国会,正式宣布:“大战至此结束了。”一时间,从会场到走廊都发出了经久不息的欢呼喝采声。
材料二 经过四年的苦战,法国虽然已精疲力竭,遍体鳞伤,但毕竟是最主要的战胜国之一在法国统治集团看来,最终清算德国和独霸欧陆的时刻已经到来了。停战后,福煦要求今后法国的边界必须移至莱茵河。德国会被解除武装;它的军事体制会被砸碎;它的要塞会被摧毁;德国会变得贫穷;……
材料三 协约国胜利的消息传到中国,人们用“公理战胜”四个字来形容这场胜利。蔡元培校长发表演说:“现在世界大战争的结果,协约国占了胜利,定要把国际间一切不平等的黑暗主义都消灭了,用光明主义来代他。”11月18日,紫禁城太和殿广场,民国总统徐世昌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期待胜利能改善中国卑微的国际地位。夜晚,6万多人走上北京街头,北京大学学生举行提灯大游行。
(1)请结合一战对美国影响的推测,美国议员们为什么会欢呼喝彩?
温馨提示:(2-A)与(2-B)两问的分值相同,只要任选一问回答即可。如两问皆答,则只按(2-A)的答题情况计分,(2-B)不计分。
(2-A)请依据材料推测巴黎上空的礼炮声承载了法国对战争胜利怎样的期待?你认为其中哪些期待没有实现?请结合相关史实作简要说明。
(2-B)请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推测,中国庆祝战争结束的理由有哪些?其中哪些理由被历史证明是过于乐观了?请结合史实作简要说明。
(3)除上述变化外,第一次世界大战还给国际格局带来哪些重大变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8年11月11日清晨5时,德国宣布接受法国提出的停战条件。上午11时,整个西线吹起了停战喇叭。与此同时,巴黎上空响起了101响礼炮声。同日,威尔逊总统在华盛顿面向国会,正式宣布:“大战至此结束了。”一时间,从会场到走廊都发出了经久不息的欢呼喝采声。
材料二 经过四年的苦战,法国虽然已精疲力竭,遍体鳞伤,但毕竟是最主要的战胜国之一在法国统治集团看来,最终清算德国和独霸欧陆的时刻已经到来了。停战后,福煦要求今后法国的边界必须移至莱茵河。德国会被解除武装;它的军事体制会被砸碎;它的要塞会被摧毁;德国会变得贫穷;……
材料三 协约国胜利的消息传到中国,人们用“公理战胜”四个字来形容这场胜利。蔡元培校长发表演说:“现在世界大战争的结果,协约国占了胜利,定要把国际间一切不平等的黑暗主义都消灭了,用光明主义来代他。”11月18日,紫禁城太和殿广场,民国总统徐世昌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期待胜利能改善中国卑微的国际地位。夜晚,6万多人走上北京街头,北京大学学生举行提灯大游行。
(1)请结合一战对美国影响的推测,美国议员们为什么会欢呼喝彩?
温馨提示:(2-A)与(2-B)两问的分值相同,只要任选一问回答即可。如两问皆答,则只按(2-A)的答题情况计分,(2-B)不计分。
(2-A)请依据材料推测巴黎上空的礼炮声承载了法国对战争胜利怎样的期待?你认为其中哪些期待没有实现?请结合相关史实作简要说明。
(2-B)请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推测,中国庆祝战争结束的理由有哪些?其中哪些理由被历史证明是过于乐观了?请结合史实作简要说明。
(3)除上述变化外,第一次世界大战还给国际格局带来哪些重大变化?
3.单选题- (共27题)
4.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停止一切内战,一致对外”“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对于上述口号你认为合适的研究主题是
A.工农武装割据革命道路的形成和发展 |
B.中华民族抗击外国侵略的光辉业绩 |
C.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
D.中共推翻国民政府反动统治的历程 |
5.
下图为米开朗基罗的壁画作品,此画描绘了大洪水的场面。画家着意于一个与人们的现实易于联系的主题思想,即自然灾难中的人际互助关系,而不是渲染洪水的肆虐场面,其中比例和线条让人联想到古罗马的雕像。这一壁画

①否定了关于人类起源的神创论
②借助宗教的题材表现人性光辉
③说明现实主义绘画已经相当成熟
④表达了画家对古典审美情趣的认同

①否定了关于人类起源的神创论
②借助宗教的题材表现人性光辉
③说明现实主义绘画已经相当成熟
④表达了画家对古典审美情趣的认同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6.
教廷对建筑(特别是教堂)的形制有严格的规定,如象征耶稣受难的拉丁十字平面构图、正立面的双塔等。建筑师采用“异教徒”手法……反映出建筑师看似妥协,实则不屈而斗争的精神。佛罗伦萨主教堂(即圣母玛利亚大教堂)建筑最能够体现“不屈而斗争的精神”的
A.教堂的大圆顶部分 |
B.椭圆形广场的设计 |
C.广场两侧的柱廊 |
D.乔托钟楼 |
8.
1648年12月6日,英国议会出现严重分歧,军方出面拘捕45位议员,且拒绝186名议员入内,继而又有86位议员离场抗议。出现如此严重的分歧时因为当时议会对哪一问题出现极大争议
A.是否处死查理一世 |
B.是否赞成“护国公”体制 |
C.是否与荷兰开战 |
D.是否复辟斯图亚特王朝 |
9.
出于保密需要或者是为了彰显某种意图,战争中军事行动往往都有一个代号。下列两次世界大战中有关行动描述正确的是
A.施里芬计划:初期在西线集中德军主要兵力,在6周内打败法国 |
B.黄色方案:主攻方向放在德法边境的阿登山区,以达到奇袭效果 |
C.海狮计划:最终被迫不定期推迟,宣告了德军“闪电战”的破产 |
D.霸王行动:执行德黑兰会议决议,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两栖登陆 |
10.
有同学制作了各国加入国联的时间统计表。该统计表错误之处有
序号 | 国家 | 时间 |
① | 英国、法国、美国 | 1919年 |
② | 奥匈帝国、保加利亚 | 1920年12月 |
③ | 苏联 | 1921年4月 |
④ | 中国 | 1926年9月 |
A.1处 |
B.2处 |
C.3处 |
D.4处 |
11.
一战期间作为主要战线的西线战场发生了多次重大的战役。结合地图标数,理解正确的是


A.①一战中第一次大规模的战役 |
B.②英国首次使用了自己的新武器坦克 |
C.③一战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 |
D.④兴登堡防线突破后同盟国彻底瓦解 |
12.
1939年11月,美国国会通_过法案,取消禁运条款,允许其它国家在现金购买、运输自理的条件下购买美国武器。这一法案实际上是
A.美国援助苏联卫国战争的法律依据 |
B.使西班牙走向法西斯的“绥靖政策” |
C.美国控制西欧实施全球战略的标志 |
D.英国购买美国军火的“特别通行证” |
13.
1942年1月,日军进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向中国政府请求派兵入缅协同英军作战。中国政府派出10万远征军入缅作战,后来不断曾兵。中国政府出兵援助英国,一方面出于道义,另一方面是哪一国际文件在起作用
A.中英《南京条约》 |
B.《联合国家宣言》 |
C.《开罗宣言》 |
D.《波茨坦公告》 |
14.
戴高乐将军在著名的“6月18日号召”中讲到:“我,戴高乐将军,此刻在伦敦,我请现在或即将在英国领土上的、带着武器或不带武器的法国军官和士兵……我请你们与我联系。不论如何,法国抵抗运动的烈火不应熄灭,也不会熄灭。”这一号召发表的时间最好应该是在
A.1939年 |
B.1940年 |
C.1941年 |
D.1942年 |
15.
1940年5月,丘吉尔接替张伯伦出任英国首相。他拒绝希特勒发出的劝降诱饵,宣布“我们的政策就是用上帝给予我们的全部能力和全部力量:在海上、陆地上和空中进行战争……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英国的坚持抵抗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项中对英国在二战中的贡献,表述准确的是
A.签署慕尼黑协定,牺牲小国利益 |
B.“火炬”行动登陆西西里岛 |
C.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 |
D.强度莱茵河,会师易北河 |
16.
下图是一枚名为“同盟胜利”的纪念章。对其所含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同盟”指的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
B.“胜利”指的是一战的胜利 |
C.“胜利”时代表中国的是南京临时政府 |
D.“34.9.2”指的是1934年9月2日 |
17.
下图是1919—1949年德国疆域变动图,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


A.①区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四国分区占领 |
B.《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交出②城市由波兰管理 |
C.苏台德等地区割让给德国的协议签署于③处 |
D.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公告发表于④城市附近 |
18.
某国际会议达成的会后公告中有如下文字:“美国、英帝国及中国庞大陆海军部队,业已增强多倍,其由西方调来之军队及空军,即将予日本以最后之打击……”,该国际会议
A.参加者为中美英三国的首脑 |
B.说明反法西斯盟国开始协调对日作战 |
C.决定会后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
D.有涉及战后处置德国的内容 |
19.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甲国修改法律为乙国购买军火大开方便之门;乙国同意丙国要求开辟欧洲第二站成;丙国应甲国要求,对日本宣战。甲乙丙三国分别是
A.美国、英国、中国 |
B.中国、美国、英国 |
C.英国、美国、苏联 |
D.美国、英国、苏联 |
20.
二战期间,美日双方在上(右)图所示地点发生过长达半年的激烈的争夺战。该战役


A.揭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 |
B.使美军掌握太平洋战场主动权 |
C.成为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 |
D.促使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
21.
在完成《资本论》的过程中,马克思曾对恩格斯表示衷心的感谢,“没有你为我做的牺牲,我是决不可能完成这三卷书的巨大工作的”。恩格斯在当时的“牺牲”包括
①将自己积累的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阶级关系的第一手资料给马克思
②共同起草《共产党宣言》
③尽其所能地在经济上援助马克思
④独自承担指导国际工人运动的任务
①将自己积累的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阶级关系的第一手资料给马克思
②共同起草《共产党宣言》
③尽其所能地在经济上援助马克思
④独自承担指导国际工人运动的任务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③ |
22.
以下是对某一历史人物的几件事件的形象描述,按照先后顺序排序应该是
①呵了一口气,垂钓普鲁士
②平定保王党,共和国救星
③可恨雇佣兵,四面陷楚歌
④制定民法典,美名永流传
①呵了一口气,垂钓普鲁士
②平定保王党,共和国救星
③可恨雇佣兵,四面陷楚歌
④制定民法典,美名永流传
A.②④①③ |
B.②①③④ |
C.②①④③ |
D.④②③① |
23.
《史记》对秦始皇的身世有不同的记载。《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吕不韦……乃遂献其姬。姬自匿有身(孕),至大期时,生子政。子楚遂立姬为夫人。”这说明
A.《史记》的记载客观无误,较为可信 |
B.只有通过现代DNA技术才能确认秦始皇身世 |
C.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 |
D.大胆的怀疑更需要小心的求证 |
24.
《世界遗产公约》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议下各国签订的重要文件。下列属于《公约》内容的有
①缔约国负有保护本国文化和自然遗产的责任
②各缔约国必要时可利用国际援助和合作
③对世界遗产的申报和认定做出严格的规定
④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定义
①缔约国负有保护本国文化和自然遗产的责任
②各缔约国必要时可利用国际援助和合作
③对世界遗产的申报和认定做出严格的规定
④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定义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25.
有学者这样描述:“建筑结构以水泥砖石砌就,一二层用巨型石柱和石墙,拱顶用水泥与砖……底层外圈的80个拱门全部用作观众进出的通道,内圈配以50余座大小不一的楼梯,由此可达各层各徘的观众席,据说数万观众不出10分钟便可完全退场。”该建筑最有可能是
A.万神殿 |
B.奥林匹亚遗址 |
C.帕特农神庙 |
D.大斗兽场 |
26.
《剑桥艺术史》在论及古罗马某建筑时说:“罗马的建筑师想让罗马市民欣赏他们的创造的宏伟,同时也还想到让市民感觉到他们分享到了这种宏伟,而不是让他们在这庞然大物跟前感到自己的渺小和微不足道。……当人同整个建筑相比时,人是多么地小,但当他只要同圆柱和框缘构成的单个矩形拱门相比时,他就显得大多了。”文中所指的建筑指的是
A.![]() |
B.![]() |
C.![]() |
D.![]() |
28.
关于下图所示建筑的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标志着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诞生 |
B.教堂最著名的壁画是《创世纪》和《最后的审判》 |
C.大圆顶设计者是布鲁内列斯奇 |
D.教皇以修缮这个教堂为名,大量出售“赎罪券”,引发了宗教改革运动 |
29.
关于下图所示建筑的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教堂至今仍是佛罗伦萨城最高的建筑物 |
B.教堂最著名的艺术作品是《小帆》和《哀悼基督》 |
C.大圆顶设计者是布拉曼特 |
D.教堂前的广场由拉斐尔设计建造,由椭圆形广场和梯形广场组成 |
30.
伏尔泰认为意大利在13世纪末14世纪初已从中世纪的迷雾中脱颖而出,而意大利能够出人头地端在于产生了佛罗伦萨,所以伏翁在另一处着重指出,佛罗伦萨是最为文明昌盛之城,甚至早在14世纪它就己是一个新的雅典。下列项中能支撑“伏尔秦这一盛赞”的历史事实有
①佛罗伦萨共和国复兴了雅典的民主制度
②佛罗伦萨是当时欧洲最发达的毛纺织业和银行业中心
③但丁《神曲》赞颂了人的伟大,并率先揭露了教会的贪腐
④启蒙思想家们用理性的光辉扫荡了笼罩着西方世界的宗教神学迷雾
①佛罗伦萨共和国复兴了雅典的民主制度
②佛罗伦萨是当时欧洲最发达的毛纺织业和银行业中心
③但丁《神曲》赞颂了人的伟大,并率先揭露了教会的贪腐
④启蒙思想家们用理性的光辉扫荡了笼罩着西方世界的宗教神学迷雾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4.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7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