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新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培优卷I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5287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1/5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资本是集体的产物。资本不是一种个人的力量,而是一种社会的力量。资本是资本家剥削雇佣劳动得来的财产,共产党人把资本变为公共的属于全体成员的财产,这并不是把个人财产变为社会财产,而是剥夺者。这里所改变的只是财产的社会性质。它将失掉它的阶级性质。资产阶级……在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了全球性的,把一切野蛮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现在,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再也容纳不下它所焕发出来的生产力;资产阶级的关系太狭隘了,再也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回答:
(1)根据材料指出,《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把无产阶级斗争的矛头指向什么?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材料中,《宣言》对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历史作用的评价是否符合实际?根据16—19世纪的相关史实扼要说明。

2.单选题(共17题)

2.
罗马不允许相距甚远的城市选举代表到罗马参政;投票只在罗马进行,边远地区的人民也很少肯到罗马投票;罗马也从未允许外省选代表到罗马参加公民大会或进入贵族院。材料反映出
A.古代罗马交通的落后
B.共和国衰落的必然
C.直接民主制度的弊端
D.奴隶制民主的局限
3.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中写道:“1784年,小威廉出任英国内阁首相,他的施政措施起先未得到下议院的赞同,他便解散下议院,重新进行选举,结果他得到新议员的支持,仍旧执政。”这一事件说明
A.议会对内阁首相失去制约力
B.内阁失去议院信任即应辞职
C.内阁首相利用制度漏洞专权
D.英国民主政治在碰撞中完善
4.
当地时间2013年3月11日晚,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签署了《英联邦宪章》,该宪章是英联邦首份阐述其核心价值观的文件。据此可知
A.英国政体呈现混合型特征
B.英王是大不列颠英联邦的维系者
C.英国女王可行使外交大权
D.伊丽莎白二世是英国的政府首脑
5.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是一个‘永久性联邦’。各邦保有一些民政自治权,而军事、外交、海关、货币、民法、刑法等权力均归中央政府。”上述内容反映出当时德国的
A.军国主义特色
B.专制主义特色
C.君主立宪制特色
D.联邦制特色
6.
中共在某次会议上制定的奋斗目标——“用无产阶级的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这次会议的确立党的中心工作是
A.提出彻底的革命纲领
B.正式建立中国共产党
C.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D.确定国共合作的方针
7.
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最早允许外国人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的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8.
1930年6月,中共党内有人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一文中写到:“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致他的最后的死命。”这表明当时
A.中共尚未找到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B.他基本认清了中国的国情
C.他看到到工农力量的伟大D.他反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9.
1937年7月10日的《蒋介石日记》中写道:“三、倭寇今又反攻卢沟桥,是其不达目的不止也。四、惟我已积极进兵北上备战,或可戢其野心。……此为存亡关头,万不能失守也。动员六师北运增援。如我不有积极准备,示以决心,则不能和平解决也。”下列关于这段材料说法正确的是
A.客观地反映了蒋介石当时的心态B.国民党奉行积极的全面抗战路线
C.只有武力一途能解决卢沟桥事变D.日记不能作为历史学研究的证据
10.
蒋介石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与此相关的重大事件是
A.北平和谈
B.西安事变
C.国共合作
D.重庆谈判
11.
1998年11月4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这部法律的颁布
①确立了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
②消灭了农村落后的生产关系
③推进了农村基层民主的建设
④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12.
“在西方主导的旧有世界体系中被边缘化的非洲,却在中国外交领域一直占据着一个核心的位置。许多时候,中非关系都是撬动中国与外部世界关系的一个支点,对当代中国外交关系的改善与国际地位的提升,实有不可替代之作用。”下列选项能够用来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建国后冲破外交孤立
B.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
C.70年代打破外交僵局
D.26届联大否决“双重代表权案”
13.
“冷战”泛指美苏之间除了直接交战即“热战”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
A.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C.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D.北约组织的建立
14.
有些美国学者认为,世界政治格局“现在是、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仍将是一个l+x的世界,也就是一个超级大国的世界”。对“l+x”中“x”分析理解错误的是
A.是一个固定值B.目前尚不能确定x等于几
C.数值不会很大,有一个大致范围D.是一个动态的数值
15.
小王在搜集历史老师布置研究性作业的相关资料,主要内容有
①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②欧盟的建立、扩大和发展;
③日本主动参与国际事务,加快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步伐;
④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不断好转,国际地位也有了很大改善;
⑤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国际地位与影响力日益提高。据此判断,该研究性作业的主题应该是
A.美国霸主地位已丧失
B.新兴国家主导世界发展
C.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D.多个力量中心日益崛起
16.
1861年,进入天津口岸的各类洋布折银3250582两,占当年天津口岸进口总值的64﹪,鸦片折银948480两,占进口总值的18.9﹪。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进口货物中洋布占主要份额
B.中国近代商业贸易落后
C.西方国家向中国倾销商品
D.鸦片贸易合法化
17.
清初著名诗人陈元孝过崖山,于南宋陆秀夫负帝投海处题诗一首,中有:“山水萧萧风更吹,两崖波浪至今悲”之句。近人作陈元孝崖山题诗图,章太炎以该诗题画,1907年刊于《民报》,一时广为流传,章太炎此举意在
A.提倡反清复明B.抵制保皇势力
C.宣扬传统文化D.激发民族主义
18.
古代中西方社会的发展进程中都出现过贵族政治逐渐削弱的现象。下列事件与这一现象无关的是
A.嫡长子继承制度确立
B.“解负令”颁布
C.雅典陪审法庭设立
D.《十二铜表法》颁布

3.选择题(共6题)

19.  2014年索契冬奥会中国代表团共获得3金4银2铜。下图为索契所在区域示意图及其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

20.  2014年索契冬奥会中国代表团共获得3金4银2铜。下图为索契所在区域示意图及其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

21.

读句子,根据母鸡的表现选择恰当的词语。

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儿成绩。(   )

22.

读下图, 造成A、F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23.如图所示,倾角为 的斜面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两端分别系着小球A和物块B,跨过固定于斜面体顶端的定滑轮O(不计滑轮的摩擦),A的质量为mB的质量为4m.开始时,用手托住A,使OA段绳恰好处于水平伸直状态(绳中无拉力),OB绳平行于斜面,此时B静止不动,将A由静止释放,在其下摆过程中B始终保持静止.则在绳子到达竖直位置之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4.如图所示,倾角为 的斜面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两端分别系着小球A和物块B,跨过固定于斜面体顶端的定滑轮O(不计滑轮的摩擦),A的质量为mB的质量为4m.开始时,用手托住A,使OA段绳恰好处于水平伸直状态(绳中无拉力),OB绳平行于斜面,此时B静止不动,将A由静止释放,在其下摆过程中B始终保持静止.则在绳子到达竖直位置之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