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吉林省油田高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5285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1/7/14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学士倭仁”认为“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主张“以忠信为甲胄,礼仪为干橹”。抵御外侮。
材料二奕䜣称:“查西术之借根,实本于中术之天元,彼西土扰目为东来法。特其人清性缜密,善于运思,遂能推陈出新,擅名海外耳。其实法固中国之法也。天文算术如此,其余也无不如此。中国创其法,西人袭之。”因此中国人学习西学并非“舍中法而从西人。”
材料三  严复指出:“令成之称西人者,日必善会计而已,又曰彼擅技巧而已。不知吾今兹之所见所闻,如汽机兵械之伦,皆其形下之粗迹,即所谓天算格致之最精,亦其能事之见端,而非命脉之所在。其命脉云何?苟扼要而谈,不外于学术则黜伪而崇真,于刑政则屈私以为公而已。”
——严复《论世变之亟)
请回答:
(1) 进入近代,用中学救亡还是以西学强国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材料一、二分别代表了哪些政治派别的观点?说明各自的不同主张和依据。(6分)
(2) 从材料二、三看.近代中国人对西学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各自的实践活动是什么?(4分)
(3) 在近代.为什么会出现西学与中学优劣的争论?(3分)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巴黎和会上,法国以最明确的方式提出要求,主要有两点:第一,阿尔萨斯必须归还我们,但归还是不应该像根据1815年条约那样分割得支离破碎,应按照1790年前的边界归还我们。这样,我们将在地理上以及矿藏上拥有萨尔盆地。”第二,法国政府希望看到莱茵河以西的领土和德意志帝国分开,并成立一个类似缓冲国的国家。”
材料二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认为:如果他(指德国)感到自己在1919年的和约中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它同样最终会从胜利者身上找到进行严厉报复的手段。……因此,正是为了这些原因,除不得已之外,我强烈反对把更多的德国人从德国统治下交由某个其他国家统治。……在当前情况下,我认为最大的危险是德国可能把他的命运同布尔什维主义连在一起……。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一信息,指出法国处分德国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法国为什么这样做? (2)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二信息,指出英国在巴黎和会上为什么反对过分制裁德国?
(3)在制裁德国的问题上,英国得到美国的支持,美国的真正意图是什么?

2.单选题(共20题)

3.
世界历史上工人阶级第一次独立争取普选权的全国性政治运动是( )
A.英国宪章运动B.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C.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D.法国二月起义
4.
对康有为“托古改制”理论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借用传统儒学,宣传维新变法思想B.借用孔子权威,为维新改制创造根据
C.将儒学思想与西方民主思想结合D.《新学伪经考》是高水平的学术著作
5.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A.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B.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的矛盾
C.民族资产阶级与满洲贵族的矛盾
D.资产阶级革命派和立宪派的矛盾
6.
下列思想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①师夷长技以制夷 ②师夷长技以自强 ③主以中学,辅以西学 ④创立合众政府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①③④D.③①②④
7.
拿破仑对欧洲历史发展所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在于
A.强化了封建君主制
B.以武力和法典推广法国革命的观念
C.遏止了俄国向西扩张
D.刺激了英国经济的发展
8.
1905年慈禧太后称:“立宪一事,可使我满洲朝基础永久坚固,而在外革命党亦可因此消灭。候调查结束后,若果无妨碍,则必决意行之。”这主要表明
A.慈禧太后准备用立宪抵制革命
B.慈禧太后想派人出洋考察宪政
C.慈禧太后已经决定实行宪政
D.清廷下诏“预备仿行宪政”
9.
梁启超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反对袁世凯称帝,主要说明了
A.梁启超已成为革命派
B.袁世凯曾出卖维新派
C.袁世凯称帝不得人心
D.袁世凯的“中华帝国”是封建性质的政权
10.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吉伦特派与雅各宾派之间,雅各宾派与热月党人之间斗争激烈,其原因是()
A.在结束君主制度问题上意见不同B.联合人民群众斗争的态度不一致
C.代表资产阶级不同阶层的利益D.特殊的革命环境造成国家局势动荡
11.
下列关于七月王朝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七月王朝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
B.波旁王朝复辟时期推行的反动政策被其匡正
C.七月王朝代表的是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D.1848年2月,在人民的革命风暴中,七月王朝土崩瓦解
12.
有关中共在民主选举上提出的“三三制”原则,正确的是( )
A.***在《论联合政府》中提出
B.抗日民主政权中的人员包括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分子和国民党
C.“三三制”政权充分保障了中国共产党的广泛民主权利
D.是由中共领导并与其他抗日党派真诚合作的民主制度
13.
美国提出建立国际联盟,但国联成立后却被英法两国操纵。这种情况说明
A.美国无意参加和操纵国际联盟
B.英法的经济实力仍比美国强大
C.美国的综合国力还不足以称霸世界
D.美国对外政策的重心在拉丁美洲
14.
下列关于美国正式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原因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援助英法协约国集团B.维护世界和平
C.争夺世界霸权D.遏制俄国二月革命的影响
15.
1919年6月28日,《凡尔赛和约》在巴黎签订。法国元帅福煦听到和约签字的消息后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休战。”福煦此话的含义主要是指巴黎和会上
A.战胜国与战胜国之间存在着尖锐矛盾
B.《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宰割埋下了复仇的种子
C.美国与英、法争夺国联领导权势不两立
D.美日为争夺中国产生了深刻的矛盾
16.
华盛顿会议与巴黎和会的共同之处是
①是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会议
②侵犯了中国主权,损坏了中华民族的利益
③由少数大国操纵会议
④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7.
A.欧洲B.非洲C.中东D.美洲
18.
下列对凡尔赛体系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A.巩固了英法在欧洲的主导地位B.按照美国的意愿成立了国际联盟
C.肯定了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既得利益D.改变了欧洲、中东和非洲的政治格局
19.
《洛迦诺公约》的签订    ( )
①暂时解决了欧洲安全问题
②改善了法德关系
③有利于当时国际关系的稳定
④限制了德国军国主义的复活⑤提高了德国的政治地位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
20.
英国外交大臣格雷曾说:“整个欧洲的灯火正在熄灭”,这是一个时代的写照,开始于()
A.19世纪初B.19世纪末C.第一次世界大战后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21.
恩格斯说:“假如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会由另外一个人扮演的,这点由下面的事实可以证明,即每当需要这样一个人的时候,他就会出现,如凯撒、克伦威尔等。”这段话的含义是。
A.英雄人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并不重要
B.英雄人物适应时代需要而产生
C.英雄人物的活动是受历史规律支配的
D.英雄人物的出现是历史的偶然
22.
法国共和政体被拿破仑帝制所取代的主要原因是()
A.当时法国的形势需要强权政治B.共和国政体不符合法国的国情
C.拿破仑有较强的政治手腕D.封建残余势力浓厚

3.选择题(共14题)

23.

家庭支出都用在哪里{#blank#}1{#/blank#}、{#blank#}2{#/blank#}、{#blank#}3{#/blank#}。


24.设随机变量 的分布列为 ,则 (    )
25.设随机变量 的分布列为 ,则 (    )
26.设随机变量 的分布列为 ,则 (    )
27.

多余的零花钱该怎么花,{#blank#}1{#/blank#}。


28.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用第二个因数(即写在下面的因数)的个位数与写在上面的数的个位{#blank#}1{#/blank#},把相乘得到的积的末位写在{#blank#}2{#/blank#}上,再与十位上的数相乘写在

{#blank#}3{#/blank#}上。

29.

  65×27={#blank#}1{#/blank#}。

    65                 

×    7  ······{#blank#}2{#/blank#}             

    455                

+1300  ······{#blank#}3{#/blank#}

     1755  ······{#blank#}4{#/blank#}

30.

  65×27={#blank#}1{#/blank#}。

    65                 

×    7  ······{#blank#}2{#/blank#}             

    455                

+1300  ······{#blank#}3{#/blank#}

     1755  ······{#blank#}4{#/blank#}

31.

有关于欧洲西部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  

32.抛掷两颗骰子,所得点数之和为ξ,那么ξ=4表示的随机试验结果是(  )
33.抛掷两颗骰子,所得点数之和为ξ,那么ξ=4表示的随机试验结果是(  )
34.随机变量 的分布列为 其中 为常数,则 等于(   )
35.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学会如何使用零用钱发挥最大的作用,勤俭持家是一门大学问,我们要关心家庭生活,学会勤俭节约。(   )

36.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学会如何使用零用钱发挥最大的作用,勤俭持家是一门大学问,我们要关心家庭生活,学会勤俭节约。(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0道)

    选择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