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1.
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年)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经历28年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建立了新中国。
(1)填入正确的史实,完成下列提纲。

(2)若就提纲中的(三)展开陈述应选下列哪三则材料?(填写字母)
E.“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3)结合上述材料,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经历28年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建立了新中国。
(1)填入正确的史实,完成下列提纲。

(2)若就提纲中的(三)展开陈述应选下列哪三则材料?(填写字母)
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C.“打倒列强,除军阀” |
D.“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
(3)结合上述材料,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2.材料分析题- (共2题)
2.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美关系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外交关系经历了曲折的发展。
材料一



材料二 1978年12月16日,中美双方发表建交公报,宣布在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中美建交公报(节选)
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重申上海公报中双方一致同意的各项原则,并再次强调:
——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以及世界上任何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
——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双方认为,中美关系正常化不仅符合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的利益,而且有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事业。
材料三 当中国宣布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之时,2017年12月18日,白宫网站发表了以“新时代的国家安全战略”为题的报道,美国也宣布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相较于冷战结束以来几届政府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这份报告在对华关系上变得消极许多。
如果结合中美关系已经转型为崛起大国与守成大国的关系,可以洞见,中美关系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更加复杂。与此同时,中美关系也存在不少机遇。
(1)以上三段材料中,中美关系呈现出怎样的变化趋势?
(2)导致中美关系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美关系变化的认识。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外交关系经历了曲折的发展。
材料一



材料二 1978年12月16日,中美双方发表建交公报,宣布在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中美建交公报(节选)
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重申上海公报中双方一致同意的各项原则,并再次强调:
——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以及世界上任何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
——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双方认为,中美关系正常化不仅符合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的利益,而且有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事业。
材料三 当中国宣布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之时,2017年12月18日,白宫网站发表了以“新时代的国家安全战略”为题的报道,美国也宣布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相较于冷战结束以来几届政府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这份报告在对华关系上变得消极许多。
如果结合中美关系已经转型为崛起大国与守成大国的关系,可以洞见,中美关系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更加复杂。与此同时,中美关系也存在不少机遇。
——整理自刘建飞:《新时代中国外交战略中的中美关系》,《美国研究》2018年第2期
问题:(1)以上三段材料中,中美关系呈现出怎样的变化趋势?
(2)导致中美关系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美关系变化的认识。
3.
曼彻斯特工业化
曼彻斯特是工业革命期间英国的纺织中心,是仅次于伦敦的英国第二大城市。
材料一 除非你已经到过制造业城镇,看到曼彻斯特的工人,否则你无法理解他们躯体的痛苦和道德的沦落。大多数工人缺乏衣服、床、家具、燃料,以及健康的食物,甚至是土豆。他们要在小房间中工作12小时,呼吸着污浊的空气。他们大都体弱多病,眼睛无神。
材料三 在过去的25年里,工厂劳动者的生活状况已经大有改善。1844年通过了每天10小时制的《劳动工时法》,过度的劳动时间已经减少到每天10个小时,工资的提高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机器的生产效率提高,以及工作环境的改善。一间新的棉纺织厂,具有一流的生活环境,那里提供公共活动的场所,以及浴室和公共图书馆。这里,已经没有过去那么多不满的声音。疾病和死亡率,已经减少到几乎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
(2)根据材料,概括曼彻斯特工业化进程的变化。
(3)根据材料,导致曼彻斯特工业化进程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曼彻斯特是工业革命期间英国的纺织中心,是仅次于伦敦的英国第二大城市。
材料一 除非你已经到过制造业城镇,看到曼彻斯特的工人,否则你无法理解他们躯体的痛苦和道德的沦落。大多数工人缺乏衣服、床、家具、燃料,以及健康的食物,甚至是土豆。他们要在小房间中工作12小时,呼吸着污浊的空气。他们大都体弱多病,眼睛无神。
——整理自1842年崔斯坦(法国社会学家,妇女权利倡导者)发表的文章
材料二 我们要竭尽自由人的义务,应当享受自由人的权利。我们要求普遍选举。为了避免富者利诱、有权有势者威胁等弊端,应当实行秘密投票……我们要求国会每年改选……普遍选举必能、也唯有它才能给国家带来真正的持久的和平,我们坚信它会带来繁荣。——1843年英国《全国请愿书》
(注:1840年,代表工人利益的宪章派在曼彻斯特召开大会,宣告成立全国宪章协会,并酝酿向议会递交请愿书。)材料三 在过去的25年里,工厂劳动者的生活状况已经大有改善。1844年通过了每天10小时制的《劳动工时法》,过度的劳动时间已经减少到每天10个小时,工资的提高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机器的生产效率提高,以及工作环境的改善。一间新的棉纺织厂,具有一流的生活环境,那里提供公共活动的场所,以及浴室和公共图书馆。这里,已经没有过去那么多不满的声音。疾病和死亡率,已经减少到几乎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
——整理自1868年威廉·亚历山大·艾布拉姆(记者和史学家)发表的文章回答问题:
(1)上述材料对于理解曼彻斯特工业化具有怎样的价值?(2)根据材料,概括曼彻斯特工业化进程的变化。
(3)根据材料,导致曼彻斯特工业化进程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3.单选题- (共15题)
6.
对下表内容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1689—1815年间欧洲各国海军规模统计(服役舰只数)
1689—1815年间欧洲各国海军规模统计(服役舰只数)
| 1689年 | 1739年 | 1756年 | 1779年 | 1790年 | 1815年 |
英国 | 100 | 124 | 105 | 90 | 195 | 214 |
法国 | 120 | 50 | 70 | 63 | 81 | 80 |
西班牙 | — | 34 | — | 48 | 72 | 25 |
A.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军事力量的强弱 |
B.列强激烈争夺海上霸权 |
C.工业革命促进了英国造船业的发展 |
D.英国海军始终占据优势 |
7.
1819年,在一位发明家的讣告中这样写到:“它武装了人类,……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里的“它”及其发明者是
A.蒸汽机/瓦特 |
B.电磁感应原理/法拉第 |
C.发电机/西门子 |
D.耐用电灯泡/爱迪生 |
10.
以下是中国进口棉花及棉纺品税率的比较表。表中现象造成的后果是
货物 | 单位 | 1843年税率 | 1858年税率 |
棉花 | 担 | 6.54% | 5.72% |
印花布 | 匹 | 14.25% | 4.98% |
棉纱 | 担 | 6.94% | 4.86% |
A.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
B.经济结构完成转型 |
C.列强控制经济命脉 |
D.中国卷入世界市场 |
14.
“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及使日本在中国所窃取之领土……其他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该协议达成地是下图中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