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民主是一种政治理念,东西方在各自的实践中赋予其不同的形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70年代,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已经通过革命战争或和平改革制定了宪法,设立了议会,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它使欧洲启蒙运动的民主思潮由理论付诸实践,从政治体制上对君主专制政治予以否定和替代,成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大厦的顶梁之柱。
——摘编自人民版《历史必修一》
材料二延续了两千年的旧的治理模式不复存在,然而,在大动荡的同时,建设性的理论和模式却没有出现,共和政体在中国的诞生,很像一个匆忙制造的“仿制品”。
——摘自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材料三中国的民主的核心问题是把人民组织起来。中国与西方民主不同,首先在于西方民主发生于一个经济上自主而强大的阶级对于政治权力的要求和主张,而中国民主发生于国家民族的重整与建构。
——摘编自过萍萍:《从中西民主政治差别中观中国的民主政治及其现状》
(1)指出19世纪70年代(包括70年代)以前西方主要的代议制国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的主要特征。(8分)
(2)结合中华民国成立初期政治建设的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二的观点。(10分)
(3)材料三认为,中西民主政治的主要差别是什么?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史实回答,新中国如何“把人民组织起来”?(8分)
材料一 19世纪70年代,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已经通过革命战争或和平改革制定了宪法,设立了议会,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它使欧洲启蒙运动的民主思潮由理论付诸实践,从政治体制上对君主专制政治予以否定和替代,成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大厦的顶梁之柱。
——摘编自人民版《历史必修一》
材料二延续了两千年的旧的治理模式不复存在,然而,在大动荡的同时,建设性的理论和模式却没有出现,共和政体在中国的诞生,很像一个匆忙制造的“仿制品”。
——摘自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材料三中国的民主的核心问题是把人民组织起来。中国与西方民主不同,首先在于西方民主发生于一个经济上自主而强大的阶级对于政治权力的要求和主张,而中国民主发生于国家民族的重整与建构。
——摘编自过萍萍:《从中西民主政治差别中观中国的民主政治及其现状》
(1)指出19世纪70年代(包括70年代)以前西方主要的代议制国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的主要特征。(8分)
(2)结合中华民国成立初期政治建设的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二的观点。(10分)
(3)材料三认为,中西民主政治的主要差别是什么?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史实回答,新中国如何“把人民组织起来”?(8分)
2.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近代史上美、德、法国在18、19世纪制定了宪法,确立了民主制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立宪建国之初最高法院无足轻重。……在能干的第四任首席大法官约翰·马歇尔(1801-1835任职)的领导下,……宪法的最终解释权属于司法部门。因此,司法部门有权判定行政当局的行为和行政命令是否违宪,有权对行政当局的违宪行为和命令予以制裁。……最高法院不仅拥有了司法审查权,而且在某种意义上拥有了“最终立法权”。
——任东来等著《美国宪政历程》
材料二它(1875年宪法)反映了法国当时各派政治力量的对比:共和派力量虽有发展,但不足以单独制宪;君主派虽无力复辟,但把某些政治要求塞进了宪法。然而,这部宪法的通过,毕竟在当时起了积极作用,它为共和国的存在提供了法律依据。为斗争中的共和派提供了新的有力武器,使君主派此后的复辟活动又多了一重障碍。
——让·马蒂耶《法国史》
材料三第五条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之。帝国法律应取得两个议会必要的和充分的多数的同意。
第十七条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最高法院的职能,并分析“行政权”是如何受到限制的。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认识。
(3)马克思为什么说德意志帝国是“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
材料一立宪建国之初最高法院无足轻重。……在能干的第四任首席大法官约翰·马歇尔(1801-1835任职)的领导下,……宪法的最终解释权属于司法部门。因此,司法部门有权判定行政当局的行为和行政命令是否违宪,有权对行政当局的违宪行为和命令予以制裁。……最高法院不仅拥有了司法审查权,而且在某种意义上拥有了“最终立法权”。
——任东来等著《美国宪政历程》
材料二它(1875年宪法)反映了法国当时各派政治力量的对比:共和派力量虽有发展,但不足以单独制宪;君主派虽无力复辟,但把某些政治要求塞进了宪法。然而,这部宪法的通过,毕竟在当时起了积极作用,它为共和国的存在提供了法律依据。为斗争中的共和派提供了新的有力武器,使君主派此后的复辟活动又多了一重障碍。
——让·马蒂耶《法国史》
材料三第五条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之。帝国法律应取得两个议会必要的和充分的多数的同意。
第十七条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最高法院的职能,并分析“行政权”是如何受到限制的。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认识。
(3)马克思为什么说德意志帝国是“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
2.单选题- (共15题)
4.
1787年宪法使独立后的美国从邦联制发展成为联邦制,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有
①结束了松散状态,维护了国家统一
②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权益的要求
③明确了联邦政府和各州的上下级关系
④规定了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
①结束了松散状态,维护了国家统一
②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权益的要求
③明确了联邦政府和各州的上下级关系
④规定了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
A.①④ | B.①② |
C.②③ | D.③④ |
5.
道光三十年(1850年),林则徐对关心国事的年轻人说:“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吾老矣,君等当见之。”以下能证明林则徐预见的史实是
①侵吞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②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旅顺、大连
③统帅八国联军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④支持阿古柏政权侵略新疆
①侵吞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②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旅顺、大连
③统帅八国联军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④支持阿古柏政权侵略新疆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6.
某同学在研究中英贸易史时,在政府文档中他发现一篇名为“米切尔报告书”的资料,其中说到:“一想到要和3亿或4亿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全都发了疯似的。……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个棉织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应不上了。”这段资料
A.是米切尔呈递给英王的报告 | B.应该写于1840年以前 |
C.对中英贸易的未来估计准确 | D.反映了英国侵华的本质 |
7.
列强在华争夺“势力范围”时,某国提出“对于(他国)在中国的所谓利益范围或租借地内的任何条约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一概不加干涉”,“在各自势力范围内任何口岸,对他国入港船舶所征收的入港费,不得高于对本国船舶所征收的入港费”,某国最有可能是
A.英国 | B.法国 | C.美国 | D.日本 |
8.
右图阴影部分是某一历史事件的主要发生区域,若给它加一个简要说明,合适的是


A.列强掀起瓜分狂潮后,义和团运动迅速发展 |
B.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战争取得巨大成功 |
C.洛川会议后,八路军广泛建立抗日根据地 |
D.平津战役胜利结束,长江以北地区基本解放 |
9.
中国共产党某一时期历史文件中出现了“愿为彻底实现‘三民主义’而奋斗”、“取消苏维埃政府”、“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等说法,下列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此文件发表于国民大革命期间 |
B.中共要同国民党建立联合政府 |
C.拉开了国共由内战到和平的序幕 |
D.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
10.
英国《每日先驱报》曾对1937年的某军事行动作如下评价:“那是一种山地上的运动战,但它展开了中国抗战的新局面,防守的军队在这里第一次采用主动的战术,用积极的进攻的行动回答日军。”这一军事行动应是
A. 淞沪会战 B. 平型关伏击战
C. 百团大战 D. 台儿庄战役
A. 淞沪会战 B. 平型关伏击战
C. 百团大战 D. 台儿庄战役
11.
1947年底,***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报告中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扭转了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匪帮的车轮,使之走向颠覆的道路。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黑暗即将过去,曙光即在前头。”***作出此判断的背景是
A.解放区军民不断粉碎国民党的进攻 |
B.人民解放军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
C.东北全境获得解放 |
D.国民党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
12.
建国60周年献礼大片《建国大业》展现了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历史画面。下列可能出现的有
①会场门口悬挂着“热烈欢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 的横幅
②会场背景悬挂着五星红旗和***画像
③会场外面的墙上贴着“三大战役胜利了!”的标语
④会议作出党的工作中心转移的决定
①会场门口悬挂着“热烈欢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 的横幅
②会场背景悬挂着五星红旗和***画像
③会场外面的墙上贴着“三大战役胜利了!”的标语
④会议作出党的工作中心转移的决定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③ | D.③④ |
13.
(题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民主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大业和外交领域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以下相关重大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邓小平作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②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③戈尔巴乔夫访问中国,实现了中苏关系正常化
④确立“上海五国机制”
①邓小平作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②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③戈尔巴乔夫访问中国,实现了中苏关系正常化
④确立“上海五国机制”
A.①②③④ |
B.②①③④ |
C.②③①④ |
D.②①④③ |
14.
近代中国一直为维护领土主权完整而努力。下列史实不属于这一范畴的是
A.北伐军收回九江和汉口的英租界 | B.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C.海协会与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 | D.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回香港和澳门 |
15.
下列是周恩来外交活动中的精彩语录,对此排序正确的是
①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
②您把手伸过了世界上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
③印度支那三个国家是兄弟……三国应该接近
④中国不在联合国已经很久,中国可以再等一段时间
①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
②您把手伸过了世界上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
③印度支那三个国家是兄弟……三国应该接近
④中国不在联合国已经很久,中国可以再等一段时间
A.①②③④ | B.③①④② |
C.③②①④ | D.④③①② |
16.
17世纪英国革命期间产生了一个意外的局面,革命因反抗一个人的专制开始,却造成了另一个人的独裁。这里的“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分别是指:
A.詹姆士一世、克伦威尔 | B.查理一世、克伦威尔 |
C.查理一世、詹姆士一世 | D.查理二世、詹姆士二世 |
3.选择题- (共10题)
26.根据卫生部《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规定,我国自2011年5月1日起在公共场所全面禁烟。因为香烟中的尼古丁等有毒物质对人体的呼吸、神经等系统都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尼古丁主要存在于烟草细胞的哪一结构中(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