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五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5279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11

1.判断题(共4题)

1.
《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我国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2.
《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人民掀起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斗争,直至1945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
3.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第一次取得的彻底胜利,其胜利的根本原因在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成立。
4.
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2.材料分析题(共1题)

5.
2015年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70年来我国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以缅性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87年7月7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建成开馆,坐落于北京卢沟桥畔的宛平城内。馆正前方抗战广场中央矗立着象征中华民族觉醒的“卢沟醒狮”,广场中轴线两侧各分布着7块草坪,寓意七七事变爆发地和中华民族的十四年抗日战争。
材料二 卅万亡灵,饮恨江城。……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铭文
——节选)
材料三 为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中国邮政发行纪念邮票(小型张)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十四年抗日战争”的历史依据。
(2)材料二中“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指的是什么?分别举出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一个战役,以彰显中国人民在抗战中“捐躯洒血,浩气干云”的气概。
(3)材料三中纪念邮票展现了怎样的时代内涵?抗战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3.选择题(共3题)

6.
据《晚清史》记载,1843年以后,广州对英国进出口贸易总值明显下降,而上海则逐年上升,并于1853年超过广州。这一现象与下列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哪一条款直接相关
A.赔款2100万银元
B.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
C.开放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D.开放苏州、杭州等地为商埠
7.计算下列各题
8.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把所有规范性文件纳入备案审查范围,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

②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③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④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拥有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

4.单选题(共17题)

9.
某专家在评价太平天国运动时说:“(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平等的许诺……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下列最有可能导致“贫民失望”的是
A.金田起义仓促举事
B.《天朝田亩制度》流于空想
C.定都天京后内部斗争
D.《资政新篇》未能实行
10.
广州诗人张维屏在一首诗中描述:“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众民合力强徒摧。”诗人描述的事件是抗击哪国侵略者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美国
11.
下图是当时的一幅西洋漫画,描述了各国列强任意宰割中国领土的现象。中国最终并没有被列强“吃”掉,其根本原因是
A.中国人民的奋起反抗
B.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C.清朝统治阶级的抗争
D.资产阶级革命派兴起
12.
下列图片的内容反映出的共同主题是
 

 

 

“致远”号撞向敌舰
刘永福与台湾军民誓师抗日
义和团战士
 
A.抵抗外来侵略
B.寻求救国之路
C.从事民主革命
D.推翻清朝统治
13.
在瑞典作家扬·米达尔的书中,记录了解放前某时期农民的感受:“国民党逃了,红军来了,我们分到了土地。从那时候起,日子好起来了。手上有土地,不用交租,我们就够吃了。”农民生活的变化直接得益于
A. 北伐战争
B. 遵义会议
C. 南昌起义
D. 土地革命
14.
1935年1月,红军占领某重镇后,中共中央在此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其会址位于图中

A. ①处
B. ②处
C. ③处
D. ④处
15.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千秋耻,终当雪……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这首校歌写于()
A.辛亥革命时期B.国民革命时期
C.国共十年对峙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
16.
在综艺节目“见字如面”中,朗诵者朗读了20世纪30年代四川地方政府的一份公告——《请识字的同胞念给不识字的同胞听》,它号召民众参军报国,共赴国难。这份公告应发布于
A. 南昌起义时
B. 九一八事变前
C. 秋收起义中
D. 七七事变后
17.
1937年7月2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密令设立国家总动员设计委员会,指定作为总动员业务中心的“资源动员”由资源委员会召集有关部门会同筹办,并首次提出迁移上海民营工厂到内地。上海民营工厂内迁的背景是
A.淞沪会战使政府军队受重创
B.上海成为全国政治经济中心
C.日本已经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D.中东部地区大部分已经沦陷
18.
“在民族危亡的关头,中华民族奋起反抗,创造了弱国打败帝国主义强国的奇迹。”这个“奇迹”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长征的胜利,红军成为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B.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提出和平解决的方针
C.中共七大的召开,全党在组织上空前团结
D.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全民族抗战
19.
细菌战是日军侵华战争的重要形式,残害了许许多多的中国军民。下列与此直接有关的是
A.发动九一八事变B.发动七七事变
C.制造南京大屠杀D.组建731部队
20.
“1947年年中似乎标志着战争形势的一个转折点。……共产党军队的规模已稳步地扩大……共产党在1947年下半年发起了全面进攻。”下列属于这一“转折点”中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行动是
A. 挺进大别山
B. 平津战役
C. 淮海战役
D. 渡江战役
21.
1997年6月30日23点50分许,英国查尔斯王子在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上说,这一重要而特殊的仪式标志着香港在150多年英国统治之后,交还给中华人民共和国。7月1日零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这一仪式标志着
A.英国殖民体系的崩溃
B.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C.“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
D.祖国统一大业的最终完成
22.
56根民族团结柱丰富了天安门广场的色彩和层次,再次彰显了中华民族“五十六朵奇葩,和睦共春”的繁荣景象。下列能推动新中国成立以来“五十六朵奇葩,和睦共春”的措施有
①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
②新中国成立后立即实行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
③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④新时期颁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3.
1954年9月21日《人民日报》报道:“(20日)下午五时五十五分,执行主席宣布表决结果:投票数共一千一百九十七张,同意票一千一百九十七张。这时,全场欢腾,全体起立,为这个伟大文献的诞生而热烈欢呼。”投票通过这部“伟大文献”的会议是
A.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D.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24.
有宪法规定:“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经济组织以及中外合资经营的企业,都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它们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保护。”这部宪法是
A.
B.
C.
D.
25.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二条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最重要的作用是
A.建立中华民国B.规定民主共和政体
C.否定君主专制制度D.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4道)

    材料分析题:(1道)

    选择题:(3道)

    单选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