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某班研究学习小组搜集的史料及由此得出的结论
(1)材料中哪一组学生得出结论依据的是原始史料(第一手史料)?(3分)
(2)英国组结论的依据是否充分?说明你的理由。(9分)
材料某班研究学习小组搜集的史料及由此得出的结论
组别 | 材料 | 结论 |
英国组 | 1689年以后的英国离民主还远得很,英国的新政治体制无非是寡头政治。 ——《欧洲文化史》 《权利法案》的规定……并不意味着英国已经成为一个民主国家。 ——《全球通史》 | 17世纪后期至19世纪上半期,英国民主化的趋势不断发展 |
德国组 | 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 第18条:(皇帝)“有创建法律之权”。 ——《德意志帝国宪法》 | 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度,保留了浓厚的专制残余,君主是实,立宪为虚 |
(1)材料中哪一组学生得出结论依据的是原始史料(第一手史料)?(3分)
(2)英国组结论的依据是否充分?说明你的理由。(9分)
2.单选题- (共15题)
2.
希腊雅典伯利克里当政时期,对在公民大会上发言的人的资格做出了严格的规定,任何殴打父母的人、不赡养父母的人、未按指令服兵役和从战场脱逃的人、挥霍通过继承获得的财产的人都没有资格在公民大会上发言。这主要反映出
A.民主与道德要求的统一 | B.雅典的民主存在虚伪性 |
C.家庭是雅典民主的基础 | D.财产是享有民主的前提 |
3.
有文章针对苏格拉底被处死的事件指出,“古代雅典司法脱离了其本来应该独立而超然的地位,而为大众的情绪和喜好等非理性因素所左右”。材料实际上反映了
A.法庭判决不是依靠证据而是仅凭情感 |
B.雅典人民实现了当家作主 |
C.直接民主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性 |
D.雅典是一个典型的法治国家 |
4.
1871年,德国天主教会在罗马教皇的支持下要求有“独立处理和管辖”自己财产和事务的权利,为此,俾斯麦在资产阶级和容克地主的支持下颁布了一系列法律限制教权。当时教会和政府间的这种斗争
A.体现出德国皇权与贵族已结盟 |
B.结局是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 |
C.说明经济发展推动了德国统一 |
D.压制了自由,不利于民主进步 |
5.
《十二铜表法》第七表第八条规定:“用人为的方法变更自然水流,以致他人财产遭受损害时,受害人得诉诸赔偿。”这表明罗马法
A.保护私有财产 |
B.维护平民利益 |
C.袒护贵族特权 |
D.体现政治民主 |
6.
英国的某项改革法案规定:降低选举资格……同时取消了56个人口不到2000 人的“衰败选区”以及这些选区原有的111个代表名额。将32个小的选举城镇的代表名额各减少1 名。对143个代表名额重新作了调整。增加了……曼彻斯特、伯明翰、里兹等的代表名额。这反映出英国
A.代议制民主政治开始确立 | B.议会开始成为国家的权力中心 |
C.无产阶级获得参加政权的机会 | D.工业革命以后的社会变动 |
7.
二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这说明
A.美国总统不受国会制约 | B.美国总统不受内阁制约 |
C.英国首相不受议会制约 | D.英国首相不受内阁制约 |
8.
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召开时,汉密尔顿上校代表人口21.1万的纽约州提议:“全国会议的席位,应该按照自由居民的人数,在各邦之间实行比例分配。”乔治·里德代表人口最少的德拉瓦州(4.1万人口)提议:“不得同意改变每邦一票的平等表决原则。”其博弈的结果是美国确立了
A.总统制共和制 | B.两院制议会 | C.三权分立 | D.联邦制 |
9.
某学者评价说:“中国统帅部以大量兵力集中淞沪,既削弱了华北的抗日战力,又未保住京沪杭地区,而上海和南京失守,长江门户洞开,对武汉和华中腹地威胁极大。”这一观点
A.赞扬了国民政府的积极抗战 | B.主张以牺牲华北来确保华中 |
C.主张集中力量进行淞沪会战 | D.低估了淞沪会战的战略意义 |
11.
有人将下面漫画中逃跑者的现实活动归纳为:溜之大吉→反咬一口→为人打工。漫画所描述的历史事件发生后列强获得的侵华权益是()


A.西方列强拉开了瓜分中国的序幕 |
B.外国军队长期驻扎在华战略要地 |
C.列强在华设厂开始取得合法地位 |
D.外国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通航 |
12.
某条约签订后,清廷希望再开谈判,以免除关税为代价,换取外国放弃公使驻京、江河通行、内地游历和归还广东省城。这反映了清政府
A.不在乎财政收入的多少 | B.竭力维持华夷之间的藩篱 |
C.对西方侵略者完全屈服 | D.不顾国家主权与尊严 |
13.
(题文)一张义和团的告示说:“若辈洋人,借通商与传教以掠夺国人之土地、粮食与衣服,不仅污蔑我们的圣教,尚以鸦片毒害我们……占据上海,蹂躏台湾,强迫开放胶州,而现在又想来瓜分中国。”这表明义和团运动
A.是民族意识觉醒的结果 |
B.具有宗教战争的性质 |
C.带有盲目排外色彩 |
D.因八国联军侵华而起 |
14.
“我们现在是在敌人新的围攻的前面,中央红军现在是在云贵川地区,这里没有现存的苏区,而需要我们重新去创造,……当前的中心问题是怎样战胜川滇黔蒋这些敌人的军队。为了战胜这些敌人,红军的行动必须有高度的机动性。”这一决定的提出
A.策应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发展 |
B.促使中央红军开始伟大的战略转移 |
C.有利于粉碎国民党军队的第五次“围剿” |
D.体现了红军长征途中军事路线的重大转折 |
15.
下列是某次会议与会各党派代表人数统计表,这次会议是
政党 | 国民党代表 | 共产党 | 民主同盟 | 青年党 | 无党派人士 | 合计 |
代表人数 | 8 | 7 | 9 | 5 | 9 | 38 |
A.重庆政治协商会议 |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
D.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
16.
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认为法国大革命“那样多与自由背道而驰的制度、思想、习惯,另一方面它也废除了那样多自由所赖以存在的其它东西,这时,我便倾向于认为,如果当初由专制君主来完成革命,革命可能使我们有朝一日发展成一个自由民族,而以人民主权的名义并由人民进行的革命,不可能使我们成为自由民族。”他在这里反思了
A.革命的彻底性所带来的弊端 |
B.不同时期自由所依赖的条件 |
C.美国革命对法国革命的影响 |
D.优良制度所具有的永恒价值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