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中毕业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52757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10/16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世界各国都要面临的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史上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就像钟摆一样,一时摆向这边,一时摆向那边。中央集权过大了,地方运转不好,那就要放一点权;放权放得太厉害了,容易造成地方各自为政,中央管不了了,那就要收权。……而在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分配方面,则是从宋代起中央集权就高度发达了,其时地方分权最弱。……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两千年来一直都在变化,都在不断地调整。
——摘编自凤凰网:周振鹤《历史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就像钟摆一样》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要分析北宋调整“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分配”的背景。简要说明北宋主要是通过哪些官制的变化来实现“中央集权高度发达”的?
材料二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因此,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
——(美)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
(2)材料二“两种不同的政府”、“几个分立的部门”分别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的理解。
2.
现代化的发展模式不是唯一的,世界各地区的现代化道路各有不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早期西欧现代化和晚近东亚现代化不同启动背景与方式比较
 
西欧——内源性现代化
东亚——外源性现代化
①现代化启动内部条件
内部资本主义因素的增长,引发长期的渐进性的社会内部变革
内部资本主义因素微弱,外来挑战造成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自我转型困难
②现代化启动外部条件
开辟海外市场,拥有通过殖民扩张进行资源掠夺、资本积累、移民等先占优势
被西方殖民主义边缘化或半边缘化,但可利用外资、外债和外国先进技术,发挥迟发展优势
③现代化启动的顺序
一般以商业革命和工业革命为先导,推动政治改革或革命,变革的总趋势是自下而上
一般以政治革命或改革运动为先导,推动经济改革与技术更新,变革的总趋势是自上而下
 
——摘编自罗荣渠著《现代化新论》
(1)依据②西欧现代化启动外部条件,指出15世纪发生了什么历史大事,成为西欧现代化启动的催化剂?其对整个世界产生了怎样的重要影响?
(2)以19世纪后半期近代中国两次重大变革运动为例,解释③东亚现代化启动的顺序。

2.单选题(共26题)

3.
某学者在叙述欧洲文化历程时说道:“希腊文化的精神是_________,罗马文化的精神是________,中国文化的精神是_______观念。”空缺处应补充的内容为
A.入世、秩序、和谐
B.秩序、入世、出世
C.和谐、秩序、出世
D.和谐、秩序、入世
4.
罗马在帝国时期曾广泛流行无夫权婚姻。与之前的有夫权婚姻相比,这种婚姻夫妻处于同等地位,双方的财产分开;成年子女也拥有财产权,并享有签订契约和买卖财产的权利能力。这种婚姻制度的变化主要是因为
A. 罗马立法技术的完善 B. 罗马帝国疆域的扩大
C. 万民法取代了公民法 D. 罗马商品经济的发展
5.
推动罗马国家从习惯法到成文法、公民法到万民法的共同原因是
A.民主政治发展的推动
B.平民或自由民的斗争
C.帝国疆域扩大的需要
D.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
6.
它的幸运是一环套一环的,它在15世纪开始文艺复兴,16世纪进行宗教改革,17世纪就发生政治革命,“它”是
A.法国
B.德国
C.意大利
D.英国
7.
英国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其中很多条款都是“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但所有这些用书面形式汇聚于一纸,且作为人民与国王之间的“契约”出现就具有重要意义了,这表明《权利法案》
A.为英国君主立宪制奠定法律基础
B.参照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进行设计
C.全面限制了国王政治自由和权力
D.推崇民意决定国家政治发展方向
8.
美国历史学家理查德德霍夫施塔特说,美国宪法的基础“是霍布斯哲学和加尔文教,他们认定人类的天然状态是战争,俗人的心智与上帝相抵触……他们对人类已是无信任可言,但相信良好的政治制度必有力童控制人类”。这体现出美国宪法的突出特点是
A.人民主权
B.分权制衡
C.联邦制
D.选举总统和议员
9.
世界上有许多国家采用了英国式的代议制民主的政治框架。与美国式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相比,英国式的责任内阁制
A.确保内阁掌握国家全部决策权力
B.权力机构间制约监督机制更趋完备
C.使得两党轮流执政制度得以执行
D.政府行使行政权时受议会制约较小
10.
1939年1月2日,***在八路军《军政杂志发刊词》中写道:“八路军的这些成绩从何而来?……其中友军的协助是明显的,没有正面主力的英勇抗战,便无从顺利地开展敌后方的游击战争;没有同处于敌后的友军之配合,也不能得到这样大的成绩。”***的话表明
A.国共两党在抗战期间始终密切合作
B.正面战场在抗战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C.百团大战取得重大胜利的主要原因
D.国民党军队在两个战场上均有贡献
11.
1975年,法国、德国、美国、日本、英国和意大利成立国际经济合作论坛——六国集团。1976年,加拿大加入后,G6变为G7。1998年俄罗斯加入,G7演变为G8,1999年,G7邀请澳大利亚、中国、南非、巴西等十一个新兴工业国家及欧盟加入,G20成立。从G6到G20说明:
A. 新兴工业国家已居优势
B. 国际组织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C. 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化
D. 20国集团成为全球权力中心
12.
1979年起,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罗布泊地区发掘清理了一批古董,出土了锦、绢、刺绣、铜镜、漆器,还有木简、纸质文书等珍贵遗物,以及具有中亚、西亚风格的玻璃制品和织造工艺精美的毛织品。这批古董埋葬的朝代最早应为
A.西周
B.秦朝
C.汉朝
D.宋朝
13.
汉初,官方禁止商人“衣丝乘车”,但后来一些商人“假二千石(官员级别)舆服导从作倡乐,奢侈日甚”。这反映出
A.朝廷的抑商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B.休养生息造成消费观念的改变
C.官员与商人的社会地位渐趋一致D.原有规制受到商业发展的挑战
14.
下表是1400-1800年世界不同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单位:百万),其中拉丁美洲人口数量的变化受到哪方面的影响?
时间
1400年
1600年
1800年
中国
70
110
330
印度
74
145
180
欧洲
52
89
146
非洲撒哈拉以南
60
104
92
拉丁美洲
36
10
19
 
A.工业革命
B.圈地运动
C.殖民扩张
D.黑奴贸易
15.
(题文)有学者在一次演讲中提到,过去二百多年中,人类经历的三次工业革命的特征:第一次
工业革命是机械化,第二次工业革命是规模化,第三次工业革命则是深度全球化背景下的“个性化”,其中关于“规模化”是指
A.世界范围内机器广泛应用B.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C.科学和技术开始紧密结合D.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16.
水手成了最令人羡慕和尊敬的职业:罗马教廷建立了“东方事务部”“传教问题部”等海外传教机构;信贷机构,殖民贸易公司,交易所等商业金融机构纷纷建立。下列对这些现象的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新航路开辟带来的经济和生活观念的变化
B.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引发的连锁反应
C.工业革命导致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D.早期殖民扩张推动资本原始积累
17.
到十七世纪中期,荷兰的造船业占当时世界的首位,海军几乎超过英法两国海军总和的一倍,商船吨位占欧洲总吨位的四分之三,挂着它国旗的船舰游弋世界各大海洋。荷兰获得“海上马车夫”称号。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荷兰
①成为西欧重要的贸易中心
②凭借强大的海军力量打垮英法
③成立了海外特权贸易公司
④颁布《航海条例》打击英国航运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③④
18.
“文艺复兴时代的人士受中世纪先人们学识与艺术的恩惠,无疑的实在很多,而且,文艺复兴时代的人士们也无疑的与他们的祖先一样的笃信宗教,轻信人言,满怀阶级意识和封建思想。可是他们也是唯物论者,怀疑论者和个人主义,这些都是中世纪闻所未闻的。”这段话的主旨是
A.文艺复兴运动呈现过渡时期的风格特点
B.文艺复兴运动完全摒弃中世纪思想文化
C.文艺复兴运动不可避免具有中世纪遗风
D.文艺复兴时期的人己初具人文主义精神
19.
有学者指出:对于欧洲的现代化进程而言,真正的文化起点不是富庶的意大利那场华丽而感性的文艺复兴,而是贫穷的北欧那场质朴而深刻的宗教改革。这一认识主要是基于宗教改革
A.倡导个性解放,反对盲从
B.突显了资产阶级的革命精神
C.具有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
D.摧毁了欧洲传统的宗教信仰
20.
“人们对基督教神学教条开始怀疑的缘由主要有两大发现:一是新大陆的发现,二是地球在围绕太阳转。《圣经》居然对这两个事实只字未提!一下子就发生了信仰危机。”材料阐述了
A.启蒙运动的原因
B.文艺复兴运动的原因
C.宗教改革的原因
D.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21.
古希腊人认为,“完美的、充分发展的人体是最具神圣意义的”。这实际上反映出古希腊
A.崇尚人体美
B.萌生人文主义
C.注重人体健美
D.人和神是平等的
22.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符合史实的是
选项
史实
推论
A
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开辟
不同文明区域开始了经济文化交流
B
17世纪俄国彼得一世改革
俄国开始了政治民主化进程
C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
为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系统的政治构想
D
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
使英国成为了世界工厂
 
A.A
B.B
C.C
D.D
23.
“自从人类察觉到一个人具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不久便可以看到奴役和贫困伴随着农作物在田野中萌芽和滋长”。这段话可能是
A.伏尔泰的言论
B.孟德斯鸠的言论
C.卢梭的言论
D.苏格拉底的言论
24.
在古希腊,从事绘画、雕塑的人被视为卑下的体力劳动者;中世纪时,画师一般与鞋匠、面包师、理发师等手艺人为伍。著于14世纪的《佛罗伦萨城的起源及其著名公民传》将一些画师归入“著名公民”之列。这一现象实质上反映了
A.意大利的手艺人蜕变成艺术家
B.艺术的人文性获得社会的重视
C.人文主义贯穿西欧的各个时期
D.文艺复兴提高画师的社会地位
25.
王国维在《宋元戏剧史序》中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此话的主要含义是
A.赞美宋元文学的辉煌成就
B.强调文学具有很强的时代性
C.指出各个朝代的文学成就
D.哀叹古代文学时间的短暂
26.
苏轼认为:“(在唐代)诗致杜子美,文至韩退之,书至颜鲁公,画至吴道子,古今之变,天下之事毕矣。”对材料中相关历史人物成就的叙述,正确的是
A.杜甫是唐朝全盛时期的著名诗人,被称为“诗圣”
B.颜真卿的楷书雄健、宽博,树立唐代楷书典范
C.韩退之(愈)是宋明理学的开拓者
D.吴道子集风俗画创作的大成
27.
2017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96周年,历经90多个春秋,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做出了重大历史贡献。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心中之所以伟大,最根本的原因是
A.从根本上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B.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C.引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走向繁荣
D.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纠正所犯错误
28.
以下为1794年法国大革命中的场景:在大街上被公民们包围的革命领导人罗伯斯庇尔看着人们因激情而泛红的脸说:“你们要遵守法律!”“法律是什么?”人们问。罗回答:“法律就是公民的意志。”公民们继续嚷嚷:“我们就是公民,我们不要什么法律,我们的这种意志就是法律。”这突出反映了
A.法律的确体现了公民的意志
B.民主权利滥用损害了民主制度
C.革命领导层力图限制革命发展
D.主权在民原则得到充分体现

3.选择题(共3题)

29.已知y+1与x+3成正比例,且当x=5时,y=3
30.与“3×2”相等的算式是 (   )
31.与“3×2”相等的算式是 (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6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1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