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哲学中存有“变易”的优良传统,起源于殷周之际的《易经》,其基本思想之一就是变化发展……韩非把历史演变过程分为上古、中古、近古以及当今之世几个阶段,提出了“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的社会变革论断……唐代的柳宗元不自觉地承担起封建社会前期历史变易观的总结工作,形成重“势”的历史发展观,认为整个社会历史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它有着自己固有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愿望为转移的客观必然趋势。
——摘编自赵璐、柴文华《论近代中国进化论的思想渊源》
材料二中国古代变易思想始终未能摆脱直观性和猜测性的束缚,长期的小农生产和手工操作方式,闭关自守的生活方式,使我们的民族习惯于直观式经验思维,这种思维方式不注重思维的准确性与科学性。因此,中国古代的变易思想是建立在经验和直观的基础上,缺乏科学性,带有许多猜测的性质。
——赵璐《进化论与中国近代思想观念的变革》
材料三近代中国精英人士认可“公理”、“公例”,即各民族、各国家的历史演变体现了某种或某些共同的规律。康有为的“公羊三世说”认为,从“据乱世”到“升平世”再到“太平世”是人类社会进化的普遍规律。孙中山却指出:“以优胜劣汰、弱肉强食为立国之主脑,至谓有强权而无公理”。在此基础上,李大钊进一步指出:“马克思则以‘物质生产力’为最高动因,全社会的表象都要依附于最高动因的变化,即经济构造。”
——邝柏林《从古代传统的变易史观到近代历史进化论》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古代变易观的特点,并简析其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精英历史观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材料一中国古代哲学中存有“变易”的优良传统,起源于殷周之际的《易经》,其基本思想之一就是变化发展……韩非把历史演变过程分为上古、中古、近古以及当今之世几个阶段,提出了“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的社会变革论断……唐代的柳宗元不自觉地承担起封建社会前期历史变易观的总结工作,形成重“势”的历史发展观,认为整个社会历史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它有着自己固有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愿望为转移的客观必然趋势。
——摘编自赵璐、柴文华《论近代中国进化论的思想渊源》
材料二中国古代变易思想始终未能摆脱直观性和猜测性的束缚,长期的小农生产和手工操作方式,闭关自守的生活方式,使我们的民族习惯于直观式经验思维,这种思维方式不注重思维的准确性与科学性。因此,中国古代的变易思想是建立在经验和直观的基础上,缺乏科学性,带有许多猜测的性质。
——赵璐《进化论与中国近代思想观念的变革》
材料三近代中国精英人士认可“公理”、“公例”,即各民族、各国家的历史演变体现了某种或某些共同的规律。康有为的“公羊三世说”认为,从“据乱世”到“升平世”再到“太平世”是人类社会进化的普遍规律。孙中山却指出:“以优胜劣汰、弱肉强食为立国之主脑,至谓有强权而无公理”。在此基础上,李大钊进一步指出:“马克思则以‘物质生产力’为最高动因,全社会的表象都要依附于最高动因的变化,即经济构造。”
——邝柏林《从古代传统的变易史观到近代历史进化论》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古代变易观的特点,并简析其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精英历史观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2.单选题- (共14题)
2.
监护人制度指是对未成年子女的监督和保护制度。罗马法实行监护人与亲权人分离,监护人的职责仅限于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而被监护人的教育、抚养等由家长遗嘱或长官选定其生母或其他的亲友负责。这体现了罗马法怎样的理念
A.重视维护伦理道德 |
B.保护弱势群体权益 |
C.捍卫私有财产观念 |
D.体现男女平等平权 |
3.
中国近代,全国性金融中心不断迁移,基本轨迹是:上海→北京与天津→上海→重庆→上海。这反映出近代
A.地方派系积极争夺金融中心地位 |
B.政治中心与金融中心始终分离 |
C.中国金融业受政治环境影响大 |
D.列强侵略严重破坏中国金融业 |
4.
1901年,清政府下诏实施新政,慈禧太后在上谕中说:“无事且难支持,今有构此奇变(指辛丑之变)”。上谕表明清政府
A.对积贫积弱局面进行了理性的反思 | B.顺应世界近代化潮流主动推进改革 |
C.推行新政旨在应对空前的政治危机 | D.实行政策调整以平息民主革命浪潮 |
5.
1939年2月,奉中共中央之命,叶剑英率一批得力干部,参加创办国民党的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训练内容包括军事教育,以游击战的战略、战术及爆破技术为主;政治教育,以民众运动及游击战政治工作为主。据此可知国民政府
A.推进国共合作彰显团结御侮精神 | B.重视发动民众开展敌后游击战争 |
C.学习人民军队加强政治思想教育 | D.调整战术应对抗日战场形势变化 |
6.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大规模扩编和新建部队,解放军全军在编人数由1955年的360万余升至1969年的631万余。兵员的急剧增加基于
A.加强东南沿海地区战备的需要 |
B.应对北方安全形势恶化的需要 |
C.防范越南战争带来的安全威胁 |
D.建立现代化海空军的改革需要 |
7.
2016年7月14日,法国尼斯遭受恐怖袭击,事件造成很多无辜群众死伤。不久,德国接连发生恐怖袭击事件,世界各国对此纷纷谴责。在如今日益发展的多元化社会中,恐怖主义仍然是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隐患。对以上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A.世界的多极化趋势日渐遭到挑战 | B.世界民族不对等性加剧了局部动荡 |
C.世界呈现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 D.冷战思维深刻影响着欧盟对外政策 |
8.
纸币在中国出现较早,但直到明清时期纸币也未能取代金银而成为主要货币。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明清时期
A. 商品市场发展程度不够充分
B. 大量国际金银流入中国市场
C. 民众缺乏对纸币价值的认可
D. 纸币容易因通货膨胀而贬值
A. 商品市场发展程度不够充分
B. 大量国际金银流入中国市场
C. 民众缺乏对纸币价值的认可
D. 纸币容易因通货膨胀而贬值
9.
北宋时,商品经济发展,营利者往往“累千金之得,以求田间舍”,以致“庄田置后频移主”。这表明
A.土地兼并影响了国家财政收入 | B.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开始松动 |
C.土地作为商品较多地进入流通领域 | D.商品经济发展引起土地制度的变化 |
10.
在国民政府的支持下,1937-1945年,消费合作社在全部合作社中所占比例由0.4%上升到14%。消费合作社主要承担粮食、食盐、火柴等日用品的专卖任务,每种商品价格均低于市价,差度在5.55%至58%不等。据此可知
A.国民政府曾尝试过社会主义改造 | B.消费合作社利于抗战时的经济稳定 |
C.孙中山倡导的民生主义得以实现 | D.国共合作影响到了国民政府的政策 |
11.
中世纪欧洲的人们把好色贪吃、放纵奢华看作十恶不赦,要进第九层地狱,但在但丁眼里这些只是轻微的错误,最多只需要进第一层地狱。这说明了
A.但丁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奠基人 | B.欧洲社会普遍存在放纵欲望行为 |
C.教会的说教无法阻止人性的觉醒 | D.放纵欲望的行为遭到人们的反对 |
12.
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民族的基督教贵族书》中写道:“教皇须让我国不再受他的不堪忍受的劫掠和搜刮,教皇须交还我们的自由、权利、财产、荣誉、身体和灵魂。教皇须让皇权成为名副其实的皇权。”材料主要反映了马丁·路德
A.主张用暴力反抗教皇干预德意志 |
B.认为罗马教皇是万恶之源 |
C.为德意志民族利益消除教皇干预 |
D.主张组成脱离罗马的教会 |
13.
《世界文明史》书中写道,由于牛顿证明了地上的力学也能应用于天上的星球,从而昭示了一种简单而统一的自然规律的存在……于是传统的宗教信仰被动摇了,唯物主义思潮开始盛行。这反映了牛顿力学
A.开创了近代自然科学体系 | B.推动了理性认识的发展 |
C.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 | D.摧毁了传统的宗教信仰 |
14.
1920年1月,教育部正式通令全国:“自本年秋季起,凡国民学校―二年级,先改国文为语体文,以期收言文一致之效。”4月又发通告,规定截至1922年止,凡用文言文编的教科书一律废止,要求各学校遂步采用经审定的语体文教科书。这一变化
A.揭开了近代国人思想变革的序幕 |
B.表明五四文学革命取得了实质性成果 |
C.是近代中国民族观念兴起的产物 |
D.是当时政府维护民主共和的重要举措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