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克伦威尔和华盛顿都是资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都为本国的社会进步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社会上的左翼激进派……对护国公制的攻击,反而巩固了克伦威尔的地位,因为英国所需要的正是这样一个能够维持秩序和保护财产的政府……以前,克伦威尔是一个旧体系的破坏者,现在却以社会拯救者的面貌出现。从革命开始以来,经历了腥风血雨的反复斗争,才推翻了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制度;而从共和制度过渡到护国公制,却是和平的、未经过流血的武装斗争。
——《费尔斯和他的<克伦威尔传>》
材料二 君主政体是18世纪最盛行的制度,而华盛顿却认为建立君主制是违背历史潮流的……华盛顿的政治理想是建立法治政府,主张由选举产生的执政者应分配到立法、行政、司法部门管理中央政府,以避免政府退化到君主、寡头、贵族政体或其他专制压迫形式,同时提出立法机构应当由两院组成。
——《华盛顿与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克伦威尔既是旧体系的破坏者,又是新兴政权与资产阶级的拯救者。并指出反对势力的攻击反而能够巩固克伦威尔的地位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华盛顿为维护国家稳定和民主政治的建立做出了哪些努力。
材料一 社会上的左翼激进派……对护国公制的攻击,反而巩固了克伦威尔的地位,因为英国所需要的正是这样一个能够维持秩序和保护财产的政府……以前,克伦威尔是一个旧体系的破坏者,现在却以社会拯救者的面貌出现。从革命开始以来,经历了腥风血雨的反复斗争,才推翻了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制度;而从共和制度过渡到护国公制,却是和平的、未经过流血的武装斗争。
——《费尔斯和他的<克伦威尔传>》
材料二 君主政体是18世纪最盛行的制度,而华盛顿却认为建立君主制是违背历史潮流的……华盛顿的政治理想是建立法治政府,主张由选举产生的执政者应分配到立法、行政、司法部门管理中央政府,以避免政府退化到君主、寡头、贵族政体或其他专制压迫形式,同时提出立法机构应当由两院组成。
——《华盛顿与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克伦威尔既是旧体系的破坏者,又是新兴政权与资产阶级的拯救者。并指出反对势力的攻击反而能够巩固克伦威尔的地位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华盛顿为维护国家稳定和民主政治的建立做出了哪些努力。
2.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923年孙中山这样概述其创立“三民主义”的思想路径:“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汲取)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民族主义观中国历史之所示,则知中国之民族,有独立之性质与能力,其与他民族相遇,或和平而相安,……余之民族主义,特就先民所遗留者,发挥而光大之;且改良其缺点,对于满洲,不以复仇为事,而务与之平等共处于中国之内,此为以民族主义对国内之诸民族也。对于世界诸民族,务保持吾民族之独立地位,……以期与诸民族并驱于世界,以驯致于大同,此为以民族主义对世界之诸民族也。
材料二民权主义 ……余游欧美,深究其政治、法律之得失,知选举之弊,决不可无以救之。而中国相传考试之制、纠察之制,实有其精义,足以济欧美法律、政治之穷。故主张以考试、纠察二权,与立法、司法、行政之权并立,合为五权宪法;更采直接民权之制,以现主权在民之实,如是余之民权主义,遂圆满而无憾。
——以上材料见孙中山《中国革命史》
请回答:
(1)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分别因袭、规抚和创获了哪些思想主张?请将答案填写在下列表格中相应的位置。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从孙中山的成长和活动轨迹,说明上述思想路径形成的原因。
材料一民族主义观中国历史之所示,则知中国之民族,有独立之性质与能力,其与他民族相遇,或和平而相安,……余之民族主义,特就先民所遗留者,发挥而光大之;且改良其缺点,对于满洲,不以复仇为事,而务与之平等共处于中国之内,此为以民族主义对国内之诸民族也。对于世界诸民族,务保持吾民族之独立地位,……以期与诸民族并驱于世界,以驯致于大同,此为以民族主义对世界之诸民族也。
材料二民权主义 ……余游欧美,深究其政治、法律之得失,知选举之弊,决不可无以救之。而中国相传考试之制、纠察之制,实有其精义,足以济欧美法律、政治之穷。故主张以考试、纠察二权,与立法、司法、行政之权并立,合为五权宪法;更采直接民权之制,以现主权在民之实,如是余之民权主义,遂圆满而无憾。
——以上材料见孙中山《中国革命史》
请回答:
(1)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分别因袭、规抚和创获了哪些思想主张?请将答案填写在下列表格中相应的位置。
| 因袭 | 规抚(汲取) | 创获 |
民族主义 | ① | | ② |
民权主义 | ③ | ④ | ⑤ |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从孙中山的成长和活动轨迹,说明上述思想路径形成的原因。
2.单选题- (共17题)
3.
英国贵族女作家法塞尔1973年写道:“他的伟大,无法否定。大凡了解他的人,是友是敌,不会打算褫夺他这品质。”其伟大之处在于( )
A.宣扬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
B.具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
C.否定等级制度,提倡三权分立 |
D.推动英国民主政治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
4.
某著作中写道:邦联建立不久,它的弱点暴露无遗,它就像一个“四肢指挥头脑的怪物”。华盛顿将它比喻为“沙子扭成的绳子”。这些比喻旨在讽刺美国()
A.各州间互设关卡,商品流通不畅 | B.中央政府软弱无力 |
C.两党对垒,交替执政 | D.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 |
5.
1912年成立的南京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其政权的组织形式也被称为美国的仿制品。究其主要原因是这一政权
A.实行三权分立 |
B.是在美国的支持下建立的 |
C.实行责任内阁制 |
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
6.
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其客观条件是( )
①反法同盟和法国的反革命势力仍然威胁着法国
②法国大资产阶级需要拿破仑来维护统治
③拿破仑有夺取政权的野心
④法国金融资本家和军火商以金钱支持他
①反法同盟和法国的反革命势力仍然威胁着法国
②法国大资产阶级需要拿破仑来维护统治
③拿破仑有夺取政权的野心
④法国金融资本家和军火商以金钱支持他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7.
一位著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他所说的“伟大传奇”是指
A.秋收起义 |
B.井冈山会师 |
C.红军长征 |
D.第五次反“围剿” |
8.
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后,邀请孙中山北上,商议和平统一中国问题。当时孙中山认为,要实现和平统一就必须( )
A.召开国民会议 | B.恢复国会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C.与共产党合作 | D.打倒军阀和帝国主义 |
9.
苏联解体后有人主张废除11月7日的节日。可是每年11月7日,仍然有数十万人自发地走上街头开展纪念活动纪念俄国历史上这难忘的一天,并宣称:“11月7日过去、现在、将来都是人民的节日!”下列叙述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 )
①十月革命以建立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社会为目标
②十月革命成功建立起苏维埃政权
③十月革命消灭了俄国的一切剥削阶级
④十月革命使农民获得了自己的土地
①十月革命以建立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社会为目标
②十月革命成功建立起苏维埃政权
③十月革命消灭了俄国的一切剥削阶级
④十月革命使农民获得了自己的土地
A.①②④ | B.①②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10.
下列有关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它是在国内外严峻的政治形势下发表的
②它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③它明确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它提出“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①它是在国内外严峻的政治形势下发表的
②它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③它明确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它提出“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11.
亚里士多德被称为是“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下列不能作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
A.逻辑学:提出了“三段论”的简单演绎逻辑 |
B.物理学: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 |
C.伦理学:提出“中庸之道”的观点 |
D.政治学:以身赴死批判了雅典民主中的“民粹”倾向 |
12.
针对党内“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撰写《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著述,作出了肯定的回答。***所说的红色政权,最先建立的是( )
A.中央革命根据地 |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
C.川陕革命根据地 | D.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
13.
“将大革命的基本原则转化成了法律制度,以一部集大成的法典真正地结束了革命。”下列法律条文属于这一“法典”的是
A.“如果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与和解者,则他本身亦应遭受同样伤害。” |
B.“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
C.“联邦众议院由各邦人民每两年选举产生的众议员组成。” |
D.“除非供公用并有公正的赔偿,不得强迫任何人放弃自己的财产。” |
14.
17世纪英国革命中克伦威尔建立护国政体,18世纪美国独立战争后将邦联制改造成联邦制,19世纪初拿破仑建立法兰西帝国.这一系列现象反映出:
A.新旧交替时代“君权神授”观念影响深远 |
B.确立制度与稳定秩序是巩固革命成果的必需 |
C.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斗争的曲折艰难 |
D.高效的军事体制有利于维护新生政权的统治 |
15.
大前提:柏拉图主张知识是人先天固有的。小前提: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结论:亚里士多德也认为知识是人先天固有的。该推论
A.大前提错误,小前提、结论正确 |
B.大前提、小前提、结论都正确 |
C.大前提、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
D.大前提、小前提、结论都错误 |
16.
髙二(6)班将举行有关剩余价值学说的专题报告会,请张军做主持人,他准备到图书馆去査阅有关资料。你向他推荐以下哪部著作最适合供其参考
A.《共产党宣言》 |
B.《资本论》 |
C.《法兰西内战》 |
D.《德意志意识形态》 |
17.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甘地曾说:“绝大多数的印度人民对这一战争毫无兴趣,人民不愿支持一个为帝国主义而战的战争。老实说,印度人民更反对纳粹得胜,不过他们不以参战的方式表示反对。”这说明当时甘地
A.第一次真正提出独立的要求 |
B.对世界大战毫无兴趣 |
C.对法西斯侵略持谴责态度,反对战争 |
D.主张通过参战争取民族独立 |
18.
甘地在《武力政策》一文中说过:“我不是因为印度衰弱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而正是因为认识了印度的力量我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对“印度的力量”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印度劳动人民深受压迫,反抗性较强 |
B.英国殖民势力强大,印度实力弱 |
C.印度宗教文化积淀极深而新的经济因素脆弱 |
D.印度无产阶级力量不大 |
19.
唐太宗统治时期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了民族团结和发展。下列关于唐太宗时民族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东突厥归附后,唐太宗在其部落原处设置羁縻府州 |
B.羁縻府州以突厥首领为都督、刺史,官位可以世袭 |
C.在攻下西突厥政权后,设置安西都护府 |
D.加强与西藏的联系和团结,特别尊重喇嘛教并册封喇嘛教首领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