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鸦片战争后,在近代中国社会演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若干基本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之前中西交往历史的主要内容不是殖民史,不是鸦片入华史,也不是文化交流史,而是贸易的历史,是物质上互通有无的历史。鸦片战争的发生固然是由于综合因素导致,但其中最重要的还是经济上的原因。在于茶叶、在于白银、在于鸦片等等……
——摘编自郭卫东《转折——以早期中英关系和〈南京条约〉为考察中心》
(1)评述材料中关于鸦片战争爆发主要原因的观点。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材料二 上海港对英国的贸易额(单位:1000美元)

——资料来源:英国议会文书《上海领事罗伯逊关于该口1856年贸易的报告》
(2)据材料二,解读表格反映出上海港对英贸易出现的变化。
(3)结合所学,分析导致材料二上海港对英贸易变化的原因。
材料一 鸦片战争之前中西交往历史的主要内容不是殖民史,不是鸦片入华史,也不是文化交流史,而是贸易的历史,是物质上互通有无的历史。鸦片战争的发生固然是由于综合因素导致,但其中最重要的还是经济上的原因。在于茶叶、在于白银、在于鸦片等等……
——摘编自郭卫东《转折——以早期中英关系和〈南京条约〉为考察中心》
(1)评述材料中关于鸦片战争爆发主要原因的观点。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材料二 上海港对英国的贸易额(单位:1000美元)

——资料来源:英国议会文书《上海领事罗伯逊关于该口1856年贸易的报告》
(2)据材料二,解读表格反映出上海港对英贸易出现的变化。
(3)结合所学,分析导致材料二上海港对英贸易变化的原因。
2.
(18分)经济发展、社会变动是孕育思想文化变革的底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夫天下之人得所也久矣,所以不得所者,贪暴者扰之,而“仁者”害之也。……于是有德礼以格其心,有政刑以絷其四体,而人始大失所矣。
──李贽《焚书》卷一《答耿中丞》
(1)据材料一,解读李贽的主要观点;(2分)结合所学,简述李贽“异端”思想诞生的时代背景。(6分)
材料二

(2)据材料二,指出两幅圣母像神情的不同之处。(2分)
材料三

(3)据材料三,解读关于启蒙运动的主要信息。(8分)
材料一夫天下之人得所也久矣,所以不得所者,贪暴者扰之,而“仁者”害之也。……于是有德礼以格其心,有政刑以絷其四体,而人始大失所矣。
──李贽《焚书》卷一《答耿中丞》
(1)据材料一,解读李贽的主要观点;(2分)结合所学,简述李贽“异端”思想诞生的时代背景。(6分)
材料二

(2)据材料二,指出两幅圣母像神情的不同之处。(2分)
材料三

(3)据材料三,解读关于启蒙运动的主要信息。(8分)
3.
材料一标志(logo)是表明事物特征的记号。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的飞跃发展,经过精心设计从而具有高度实用性和艺术性的标志,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会一切领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发挥着巨大作用和影响。

(1)据材料一,判断这两幅图分别属于哪一机构的标志?并分析其对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作用。
材料二 建构时序性的历史知识体系是学好历史的重要方法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根据历史发展特征划分阶段;任意选取其中一个阶段,结合史实说明该阶段的阶段特征。

(1)据材料一,判断这两幅图分别属于哪一机构的标志?并分析其对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作用。
材料二 建构时序性的历史知识体系是学好历史的重要方法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根据历史发展特征划分阶段;任意选取其中一个阶段,结合史实说明该阶段的阶段特征。
2.单选题- (共20题)
4.
《十二铜表法》的颁布被视为是平民的胜利,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A.它明确维护贵族的私有财产权 |
B.它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滥用特权 |
C.它使平民获得平等的婚姻权利 |
D.法律内容基本上都是习惯法的汇编 |
5.
“这场表面上轰轰烈烈,骨子里依然在传统文化范畴中运作的‘革命’,尽管已经渗入了一些近代先进的思想文化因素,但结果却还是一幕不堪回首的悲剧,对江浙一带地区经济与文化的巨大破坏是很难估算且无法弥补的。”这场“革命”是指( )
A.太平天国运动 | B.义和团运动 |
C.辛亥革命 | D.国民革命运动 |
6.
历史上留存下来的借条作为一种借账的凭据,既反映了某一历史时期的面貌,也隐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据下图判断,该借条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


A.辛亥革命时期 | B.国民革命时期 |
C.红军长征时期 | D.抗日战争时期 |
7.
《遂川(位于江西省西南部)政府临时政纲》规定:“工人、农民、士兵和其他贫民,都有参与政治的权利”,“凡地主、祠庙、公共机关的田地、山林和一切附属”,分给“贫苦人民和退伍兵士耕种使用”等等。据材料,“遂川政府”属于( )
A.工农民主政权 |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 |
C.民族自治政权 | D.国民政府领导的基层民主政权 |
8.
***在中共七大的政治报告中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评价政党的作用 |
B.以是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评价政党的作用 |
C.以是否能够促进社会进步来评价政党的作用 |
D.以工作重心是否从乡村转移到城市评价政党 |
9.
国民党正规军进入上海前,首先到上海的是属于军统系统的忠义救国军。接下去就是“鸡鹰满天飞,饿虎就地滚”,前者是指由重庆乘飞机前来的接收大员,后者是指原来潜伏上海而此时公开出面趁火打劫的“地下工作人员”。上海市民痛心疾首地问道:“难道这就是天亮了吗?”材料所述这一现象发生的背景是()
A.国民革命时期北伐部队进入上海 |
B.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 |
C.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进驻上海 |
D.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逼近上海 |
11.
“海上(指明代松江府一带)官、民、军、灶(指明代的灶户,可以开垦明朝廷拨给他们的土地作为服盐役的生活保证),垦田几二百万亩;大半种棉,当不止百万亩。”(徐光启《农政全书》)材料表明,明代()
A.某些地区形成了棉花专业化经营区域 |
B.植棉业已成为国家赋税的重要支柱 |
C.农业生产普遍出现了多种经营的方式 |
D.明朝政府实行严格的重农抑商政策 |
13.
1522年9月6日,某国国王举行嘉奖仪式,特地制作了一个地球仪,赠送给生还的18位勇士,说:“你们第一个拥抱了地球。”该国王嘉奖18位勇士的主要原因是他们
A.最早到达非洲最南端,开辟了前往东方的航道 |
B.横跨三大洋,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
C.作为友谊使者,开通了亚洲与非洲的海上航路 |
D.四次横渡大西洋,抵达美洲,开辟了欧美航路 |
14.
16世纪始,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了北大西洋东岸;20世纪初,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重心逐渐转移到了北大西洋西岸。在这两个过程中先后崛起的世界性大国是( )
A.葡萄牙和西班牙 | B.荷兰和法国 |
C.美国和德国 | D.英国和美国 |
15.
下图是《19世纪中期英国的海外贸易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表述准确的是


A.英国开始确立世界殖民帝国的地位 | B.西方主要国家完成工业革命 |
C.英国取得“世界工厂”的垄断地位 |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
16.
观察《1857年至1905年德国垄断组织卡特尔数量增长示意图》

结合所学,造成德国垄断组织卡特尔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①德国由分裂走向了统一
②海外殖民扩张的步伐加快
③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④国家制定经济指导性计划

结合所学,造成德国垄断组织卡特尔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①德国由分裂走向了统一
②海外殖民扩张的步伐加快
③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④国家制定经济指导性计划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18.
五口通商之后,洋商从中国收购的农副产品,以丝、茶为大宗。受丝、茶大量出口的影响,部分农民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材料所述历史现象()
①使中国完全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②增强了中国出口贸易对外国资本的依附性
③促进了东南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 ④为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创造了某些客观条件
①使中国完全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②增强了中国出口贸易对外国资本的依附性
③促进了东南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 ④为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创造了某些客观条件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20.
启蒙思想家宣传的理性、科学、自由、平等、民主、法制等是人类共同的追求,虽然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具体表现不同,但都对社会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启蒙思想在北美的主要影响是( )
A.掀起反对教会权威,批判君主专制的革命 |
B.为民族独立国家的建立奠定思想理论基础 |
C.在文化领域内表达了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 |
D.以民主科学作为衡量一切社会现象的标准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