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世界发展的历史是一部联系不断加强的历史,而联系的方式不尽相同。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丝绸之路,简称丝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源于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首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丝绸之路不仅是中国联系东西方的“国道”,也是整个古代中外经济及文化交流的国际通道。
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是在东南亚直到非洲东海岸之间一系列港口组成的海上贸易网络,从唐后期到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促成了贸易交流与地理知识航海科技的传播,在古代这就是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各国和平友好往来的见证,也反映了中国在历史上的强大时期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注重平等的经贸往来,与欧洲的殖民主义做法完全不同。
材料二自公元1500年,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地区以来,欧洲国家就利用它们在工业技术、经济与政治制度的优势,孜孜不倦地探求在这个全新时代寻求霸权的道路。从西班牙国王„„(到)俾斯麦或伊藤博文,都清楚地明白经济发展、海外扩张与军事征服,将成为构筑一个大国的三根必要支柱。
材料三正如一些美国史学家指出的,联合国宪章“是一部美国文献”,虽然在某些方面美国对苏联作出了让步,但实际上美国有“隐蔽”……几乎所有拉美二十多个国家政府一致在重要问题上跟着华盛顿投票,华盛顿利用它的多数席位可使控制票数不足的莫斯科屡次行使否决却归于无效。
(1)据材料一简析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怎样的“海路”。
(2)指出材料二中欧洲国家开辟海上航路的做法。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从背景与影响两个角度分析新航路与中国丝路的不同。
(4)霸权是一国有足够的能力来维持治理国家间关系的必要规则,并且有意愿这样做。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回答,美国是如何建立二战后的政治霸权的?
材料一丝绸之路,简称丝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源于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首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丝绸之路不仅是中国联系东西方的“国道”,也是整个古代中外经济及文化交流的国际通道。
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是在东南亚直到非洲东海岸之间一系列港口组成的海上贸易网络,从唐后期到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促成了贸易交流与地理知识航海科技的传播,在古代这就是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各国和平友好往来的见证,也反映了中国在历史上的强大时期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注重平等的经贸往来,与欧洲的殖民主义做法完全不同。
材料二自公元1500年,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地区以来,欧洲国家就利用它们在工业技术、经济与政治制度的优势,孜孜不倦地探求在这个全新时代寻求霸权的道路。从西班牙国王„„(到)俾斯麦或伊藤博文,都清楚地明白经济发展、海外扩张与军事征服,将成为构筑一个大国的三根必要支柱。
材料三正如一些美国史学家指出的,联合国宪章“是一部美国文献”,虽然在某些方面美国对苏联作出了让步,但实际上美国有“隐蔽”……几乎所有拉美二十多个国家政府一致在重要问题上跟着华盛顿投票,华盛顿利用它的多数席位可使控制票数不足的莫斯科屡次行使否决却归于无效。
(1)据材料一简析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怎样的“海路”。
(2)指出材料二中欧洲国家开辟海上航路的做法。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从背景与影响两个角度分析新航路与中国丝路的不同。
(4)霸权是一国有足够的能力来维持治理国家间关系的必要规则,并且有意愿这样做。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回答,美国是如何建立二战后的政治霸权的?
2.单选题- (共23题)
2.
古雅典的阿那萨哥拉指出,太阳是一团燃烧的物质,月亮的光借自太阳,并提出月食的正确理论。但因为他的理论有悖于传统观念而不被多数人所接受,因而以渎神罪被投入监狱。这不能说明雅典民主制下
A.维护多数人所发现的真理 |
B.不能保障公民信仰自由 |
C.新思想的出现阻力重重 |
D.出现多数人专制的悲剧 |
3.
“……每九天举行一次至少要求6000位公民参加的雅典公民大会,期间,雅典警卫在街道上巡逻,并用沾了红色粉末的绳子将公民们从市镇广场的最北端护送到集会场所,一旦在集会场所外发现某个公民沾有红色印记,该公民就会受到惩罚。”上述现象从侧面反映了( )
A.高频政治活动导致公民逃离 | B.雅典民主法治的公正与客观 |
C.雅典民主政治衰落的必然性 | D.雅典公民必须履行参政义务 |
4.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记载:“有人雇佣金匠打造戒指,双方适用买卖契约还是雇佣契约?如果顾客提供金料就是雇佣契约,如果金匠提供金料则是买卖契约。”这说明罗马法
A.强调私有财产的神圣性 |
B.注重形式而忽视内容 |
C.力图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
D.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 |
5.
1878—1887年,英国政府议案占去下院83%的工作时间,1888—1897年增加到84.5%。由于议会划给议员个人使用的时间过少,使许多私议案不能列入议事日程。这一情况表明
A.垄断资本主义抑制了个人自由 |
B.内阁对议会立法工作的全面支配 |
C.三权分立无法满足资产阶级需要 |
D.英国内阁行政职能进一步扩大 |
6.
美国外交学会军事历史专家、共和党人马克斯·布特接受沃克斯网站采访时说:“我真是在为特朗普失眠,比起特朗普,我认为希拉里更合适(当美国总统)。”共和党党内不力挺受选民追捧的特朗普,但2016年11月9日,唐纳德·特朗普获得276张选举人票,超过270张选举人票的获胜标准,当选美国第45任总统。据此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
B.各州选出选举人组成选举团选总统 |
C.总统及内阁对执政党负责 |
D.总统享有包括宣战权在内的行政权 |
7.
鸦片战争后,鸦片进口从1842年的33000箱上升到1848年的46000箱……仅1848年就有一千多万两白银外流。当时市场用铜钱、而农民交租要用白银。1两银子在18世纪时兑换1000文铜钱,而在1845年,则超过了2000文。材料不能说明的是
A.鸦片战争后农民的负担大大加重 |
B.白银大量外流导致银贵钱贱 |
C.鸦片战争后鸦片流入量急剧上升 |
D.中国农民破产自然经济解体 |
8.
整理历史事件,分析因果关系,归纳知识线索,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以下历史线索中各项历史事件之间的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A.工业革命→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 |
B.明治维新→甲午中日战争→戊戌政变 |
C.工业革命→马克思主义诞生→十月革命 |
D.巴黎公社→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
9.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国际上对中国抗战的前途大多抱悲观的看法。但1938年4月9日路透社电讯说:“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线之战局极为注意,最初中国军队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在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所以,英国报刊发表了赞扬中国胜利的评论。这表明
A.反法西斯同盟国对中国的道义支持 |
B.中国在国际上的大国地位得以确立 |
C.中国的抗战赢得了国际舆论的肯定 |
D.中日双方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变化 |
10.
阅读下表:20世纪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文献。对其相同点认识正确的是
1912年 |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 |
1931年 |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
1949年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1954年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1982年 | 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A.说明阶级基础和社会环境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前提 |
B.阶级斗争决定了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成果能否实现 |
C.都是民主与专制长期斗争的结果 |
D.都借鉴地吸收了欧美民主的精华 |
11.
1957年,周恩来在中共浙江省委扩大会议上说:“既然我们在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都能和民族资产阶级、各民主党派共同合作,团结在一起,那么,怎么能够设想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就不能同民主党派、党外人士继续合作下去呢?这是说不出道理的。”这一讲话
A.标志人民政协不再代行全国人大的职能 |
B.推进了人民政协制度的初步形成 |
C.贯彻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
D.号召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基层民主 |
12.
1979年,(中国)“选举法”修订,规定全国人大每一名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为8∶1,这一比例在2010年春修改为1∶1。这表明
A.我国的民主进程开始于1979年 |
B.代表名额由偏向农村转变为城乡平等 |
C.农村取得了与城市平等的发展权利 |
D.代表名额由偏向城市转变为城乡平等 |
1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决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开展多边外交。下列图片中能够反映我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的是()


①向黎派驻维和部队 ②参加朝核六方会谈


③参加上海合作组织会议 ④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①向黎派驻维和部队 ②参加朝核六方会谈


③参加上海合作组织会议 ④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③④ | D.①④ |
14.
“2017中国(湖南)国际轨道交通产业博览会暨高峰论坛”定于2017年10月24日-27日在湖南举办。奥地利、斯里兰卡、格鲁吉亚等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的驻华使节及商务代表团将参加本次大会。预计通过3到5年的培育,轨博会将成为一个“领航中国,领跑世界”的中国最大最全的全产业链的轨道交通产业展示平台。这表明
①中国的国际地位提升
②中国所倡导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得到所有国家的认同
③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④中国成为推动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
①中国的国际地位提升
②中国所倡导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得到所有国家的认同
③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④中国成为推动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
A.①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15.
《墨子》记载:“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农民如此兢兢业业劳作主要是
①商品交换的需要
②缴纳租税的需要
③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
④手工业发展的需要
①商品交换的需要
②缴纳租税的需要
③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
④手工业发展的需要
A.①②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③④ |
16.
子贡(孔子的学生)“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抗礼’,为宾主之礼)”。下列相关评述正确的是
A.春秋时期已有实力雄厚的商人 |
B.春秋时期大商帮势力很大 |
C.当时大部分商人受到歧视 |
D.春秋时期商人不能参与政治活动 |
17.
有学者在研究我国古代城市发展时发现,明清两代的几个大都市,从人口到城区规模都比两宋和元代时缩小许多。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重心的南移 |
B.“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 |
C.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 |
D.“重农抑商”政策的强化 |
18.
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中说:“何以哥氏(哥伦布)维氏(达伽马)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一新纪元,而郑君(郑和)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下列哪句最能从根本上解决梁启超的困惑
A.郑和船队缺乏强有力持久的政府支持 |
B.中国人缺乏更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 |
C.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制度与经济形态存在巨大差异 |
D.西方拥有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 |
19.
下表是1843年,创办和主编医学杂志《柳叶刀》的医疗改革者托马斯·维克利对这一年不同地区不同人员死亡的平均年龄的统计结果
对上面表格解读正确的是
A. 农业地区的国家福利制度、措施比工业地区完善
B. 农业地区的医疗水平比工业地区先进
C. 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环境更适合人类的生产、生活
D. 有助于全面了解工业革命的影响
| | 士绅、专业人员 | 农民、商人 | 工人、技工 |
农业地区 | 拉特兰 | 52 | 41 | 38 |
巴斯 | 55 | 37 | 25 | |
工业地区 | 利兹 | 44 | 27 | 19 |
曼彻斯特 | 38 | 20 | 17 |
对上面表格解读正确的是
A. 农业地区的国家福利制度、措施比工业地区完善
B. 农业地区的医疗水平比工业地区先进
C. 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环境更适合人类的生产、生活
D. 有助于全面了解工业革命的影响
20.
读欧美18~19世纪大事年表(部分)。以下对该表的解读,符合历史实际的是
时间 | 重大历史事件 |
1765年 | 工业革命开始 |
1840年前后 |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
1848年 | 马克思主义诞生 |
1850年前后 | 欧美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
1870年前后 |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
1871年 | 巴黎公社革命 |
A.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 |
B.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充分暴露,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已经具备 |
C.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题是社会主义运动 |
D.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不断腐朽没落 |
21.
近代中国“火柴大王”刘鸿生说:“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请观察下图,指出“火柴大王”和重庆“大老板”分别代表的经济力量是

A. ①②
B. ③④
C. ③①
D. ④②

A. ①②
B. ③④
C. ③①
D. ④②
22.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评价中国某个时期经济发展时说:“这些工厂好像商业组织,可是他们没有相对应的公司可以发生商业上的关系。他们是制造者,可是社会上没有材料与零件供应者和推销员。”这类企业
A.为民族工业出现或发展创造了条件 |
B.在建国初期发挥过作用 |
C.可能属于19世纪70年代的民营企业 |
D.产品用于供应皇室和贵族 |
23.
1912年3月宋教仁被杀后,在社会舆论强大压力下,袁世凯被迫批准严查,最后却查到内阁总理赵秉钧身上,如坚持依法追究下去,袁世凯极为被动,国民党于法有据且哀兵动人,胜算很大。但国民党不顾舆情和力量对比发动“二次革命”,结果不到两月二次革命失败。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民主共和已深入人心 |
B.国民党破坏民主宪政 |
C.民主革命任重而道远 |
D.袁世凯企图复辟帝制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8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