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新中国成立二十多年来,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供,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重大。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一份对外报告中说“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以及美国与苏联争霸的需要,都使美国不得不考虑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中国也面临新的战略选择。那时候,苏联陈兵中国北方边境,构成对中国安全的主要威胁。在这种形势下,改善中美关系,对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十分有利;同时,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也有重要作用。
请就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改善的主要原因谈谈你的看法。
新中国成立二十多年来,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供,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重大。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一份对外报告中说“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以及美国与苏联争霸的需要,都使美国不得不考虑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中国也面临新的战略选择。那时候,苏联陈兵中国北方边境,构成对中国安全的主要威胁。在这种形势下,改善中美关系,对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十分有利;同时,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也有重要作用。
请就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改善的主要原因谈谈你的看法。
2.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
——美国《独立宣言》(1776年)
材料二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种族、肤色或以前是奴隶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五条修正案(1870年)
材料三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性别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九条修正案(1920年)
材料四(此年前满二十一岁的公民才拥有选举权,现规定)年满十八岁和十八岁以上的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为年龄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二十六条修正案(1971年)
【小题1】材料一确认了什么原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申明这一原则在当时起到什么作用。
【小题2】概括材料二、三、四,指出美国公民的选举权是如何变化的。
【小题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从美国近两百年选举权的变化中得到的启示。
材料一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
——美国《独立宣言》(1776年)
材料二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种族、肤色或以前是奴隶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五条修正案(1870年)
材料三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性别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九条修正案(1920年)
材料四(此年前满二十一岁的公民才拥有选举权,现规定)年满十八岁和十八岁以上的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为年龄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二十六条修正案(1971年)
【小题1】材料一确认了什么原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申明这一原则在当时起到什么作用。
【小题2】概括材料二、三、四,指出美国公民的选举权是如何变化的。
【小题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从美国近两百年选举权的变化中得到的启示。
2.单选题- (共14题)
4.
有人说,英国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革命,“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实际表明
A.革命前后,国王地位没变,议会的地位发生了变化 |
B.革命后议会和国王共掌国家大权,二者是平等的 |
C.革命前后国王和议会不仅互换了地位而且发生了质变 |
D.革命前后人们的地位没有发生变化,都处于无权地位 |
6.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这三次革命的共同之处是()
A.都体现了封建制度必然过渡到资本主义制度的规律 |
B.革命武装都打败了王党军队 |
C.都处死了国王 |
D.都建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
7.
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召开,围绕美国的政治制度,各州代表意见分歧较多,反复讨论。其中,麦迪逊说:“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麦迪逊主张
A.建立专制政府 |
B.建立权力制衡的政府 |
C.无政府主义 |
D.加强中央集权 |
8.
(2008年高考宁夏文综)《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 B.中法马尾海战 |
C.中日甲午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 |
9.
74年前,当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处于生死攸关的历史时刻,在中国的大西北先后发生了两件几乎堪称扭转时局的政治事件。下列诗句中与这两件事件有关的是
①铁流两万五千里,各路劲旅大会师 ②黄洋界上炮声隆,人杰地灵唱大风
③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④谁人不知张少帅,千古功臣一代骄
①铁流两万五千里,各路劲旅大会师 ②黄洋界上炮声隆,人杰地灵唱大风
③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④谁人不知张少帅,千古功臣一代骄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10.
某大科学家写了60年日记,对20世纪的重大事件多有记载,其中关于解放战争时期淮海战役的记载是
A. 国民党中央官吏今日下午离开沈阳,解放军即入城
B. 解放军入北京城
C. 国民党军放弃徐州
D. 解放军三千人在江阴渡江
A. 国民党中央官吏今日下午离开沈阳,解放军即入城
B. 解放军入北京城
C. 国民党军放弃徐州
D. 解放军三千人在江阴渡江
11.
恩格斯说:“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历史用经济革命证明了这一点。”下列事件最能证明这一论断的是
A.巴黎公社 |
B.二月革命 |
C.七月革命 |
D.十月革命 |
12.
列宁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其表现之一是。
A.探索出了一条在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 |
B.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
C.指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的推动作用 |
D.提出了完整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
14.
1953年,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当时主要是为了
A.加强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友好关系 |
B.改善与港澳台的关系促进国家的统一 |
C.缓和与美国的敌对关系 |
D.发展同邻国和新兴民族国家的友好关系 |
3.选择题- (共5题)
19.中国计划于2013年实施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和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三号飞行试验任务。这反映出
①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③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④人能够认识、利用和改造规律
①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③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④人能够认识、利用和改造规律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