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雅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5266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22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大事记
1895年5月,丘逢甲等组织义军反抗日军占领台湾,坚持5个月后被迫退返祖国大陆。
1907年至1915年,台湾人民共举行10余次起义,掀起反日本殖民统治的新高潮。
1921年后,在中国共产党帮助下,台湾籍共产党员在上海成立党组织。台湾出现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和学生运动蓬勃发展的局面。
1930年,台湾高山族同胞不堪忍受日本奴役和压迫,举行震惊中外的“雾社起义”。
1937年,宜兰700余名矿工集体暴动。高雄、六甲等地也相继发生反战暴动。
1939年,1000余名被日本强征的台湾壮丁在高雄哗变,其它地方也有类似事件发生。
1944年,“台北帝国大学”蔡忠恕等200余名学生密谋起义,准备收复台湾迎接抗战胜利。
——根据娄杰《近代以来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台湾人民反日斗争不断高涨的重大事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台湾人民反日斗争的主要特点。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台湾人民反日斗争的历史意义。
2.
图示法和列表法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某班学生以此为课题分组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

材料一 甲组同学绘制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知识结构图


材料二 乙组同学制作了《1840—1900年列强发动侵华战争简表》

战争名称

时间

签订的条约

战争的主要影响

鸦片战争

1840—1842年

《南京条约》

E

F

1894—1895年

《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年

G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材料三  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学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看法分为六个阶段,即尊敬阶段、轻视阶段、乐善好施阶段、赞赏阶段、清醒阶段、敌对阶段。丙组同学参考了以上结论,绘制了“近代以来中美关系发展阶段示意图”


(1)在材料一表格中字母处填上相应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趋势。
(2)根据所学知识,在材料二表格中字母处填上相应的内容。
(3)在材料三所述的六个阶段名称中,选取两个恰当的、与时间轴上的时间段相对应的名称,填入H、I两处。

2.论述题(共1题)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是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法令

1912年

简介

1月

颁布《中央行政各部及其权限》,规定中央行政机构的设置及职权。

3月

公布《南京府官制》,改革了地方行政机关的模式。

3月

颁布《大总统令内务、司法部通饬所属禁止体罚文》,禁止刑讯逼供。

3月

颁布《大总统通令开放蛋户惰民等许其一体享有公权私权文》,规定各户人等均享有公民权利。

3月

颁布《商业银行暂行则例》,鼓励兴办实业,鼓励华侨回国投资。

3月

颁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禁用前清各书通告各省电文》等法令,奖励女学,规定教科书内容务须合乎共和国宗旨。

 

——摘编自张晋藩主编《中国法制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南京临时政府立法活动的影响。

3.单选题(共14题)

4.
歌曲是时代的产物,与“嗨来梅翠花,嗨呀海棠花,送给那英勇的八路军”反映出共同时代主题的歌词是(  )
A.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B.万泉河水清又清,我编斗笠送红军
C.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胜利歌声多么响亮D.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5.
下表日本陆军兵力分布统计
年份
日陆军总兵力(师)
侵华日陆军兵力(师)
侵华兵力所占百分比
1937
24
21
88%
1938
34
32
94%
1939
41
34
83%
1940
49
38
78%
1941
51
34
80%
1942
58
37
64%
1943
70
38
64%
1944
99
36
40%
1945
海外的侵略军共352万余人
向中国投降的约128万余人
50%
 
据表中的信息,可以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
A.日本海军和空军的实力弱于中国B.中国为世界反法战争的胜利贡献巨大
C.中国抗日战争前后历时八年之久D.中国人民在世界反法战争中牺牲最大
6.
日本投降后,重庆有一个灯谜,谜面是“日本无条件宣告投降的原因”,打一中国古代历史人物。当时谜底有两个①屈原(美国原子弹)②苏(苏联红军)武。对此正确的认识应当是
A.以上两个谜底都正确,反映了日本投降的根本原因
B.以上两个谜底都正确,它准确地反映了中国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
C.以上两个谜底没有反映出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作用
D.以上两个谜底没有反映出中华民族为抗战胜利所付出的巨大代价和所起的作用
7.
金田起义和武昌起义都发生在辛亥年。二者的相同点是
A.领导阶级相同
B.参与主力相同
C.斗争方式相同
D.指导思想相同
8.
1947年12月18日,日本战争狂人向井明敏、野田毅、田中军吉因在1937年12月攻入南京后所犯罪行而在南京接受公审。他们在南京犯下的主要罪行是
A.窃取中国情报
B.使用化学武器
C.屠杀无辜平民
D.掠夺中国资源
9.
1845年,姚莹在实地考察西南各地的基础上,著《康輶纪行》一书,希望“雪中国之耻,重边海之防”。该书要洗雪的“耻辱”是
A.鸦片战争致使国门洞开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北洋舰队在海战中惨败
D.八国联军屠杀义和团
10.
1894年,日本天皇发布《宣战诏书》:“清国公然暗中干涉朝鲜内政,借口拯救属邦之难,出兵朝鲜……事既至此,不得不公然宣战。”据此可知,日本的《宣战诏书》
A.证实了日本被迫做出应战
B.旨在推卸发动战争的责任
C.表达出对朝鲜主权的尊重
D.得到了西方国际社会认同
11.
近代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分明,其中,促使列强对华侵略方式转向“以华治华”的历史事件是
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B.太平军打击英法联军
C.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12.
爱国志士丘逢甲有诗云:“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该诗作的背景是清政府签订了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3.
下面是甲午战争期间中日双方参战士兵体格嗣查表。据此可推知
 
年龄(岁)
身高(cm)
体重(kg)
胸围(cm)
呼吸伸缩差(cm)
肺气容量(mL)
握力(kg)
日兵
21.4
165.1
60.88
84.95
10.36
3631
41
清兵
29.8
166.65
54.75
19.5
10.24
3129
31
 
A.清军战斗素养落后日军
B.军人体质决定战争结局
C.清朝不够重视军队建设
D.清军战斗精神不及日军
14.
1927年9月20日,在文家市里仁学校操场上,***在官兵面前发表讲话:“秋收暴动我们是打了败仗,但胜败乃兵家常事。我们现在不去打浏阳、长沙,是为了不吃更大的亏,要换一个打法。”为此,他
A.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B.领导建立了陕甘宁边区政府
C.提出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主张
D.主张国共合作建立联合政府
15.
东北民歌《松花江上》唱道“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在关内流浪……”那个悲惨的时候是
A. 九·一八事变
B. 一·二八事变
C. 七·七事变
D. 八·一三事变
16.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临时大总统任免文武职员,但任命国务员及外交大使公使须得参议院之同意;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该规定旨在
A.废除君主专制,防止清朝复辟
B.限制总统权力,维护民主共和
C.借鉴美国政体,实行三权分立
D.结束动乱政局,加强中央集权
17.
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4.选择题(共2题)

18.

如图所示,图甲为氢原子的能级,图乙为氢原子的光谱,已知谱线a是氢原子从n=4的能级跃迁到n=2能级时的辐射光,谱线b可能是氢原子在下列哪种情形跃迁时的辐射光(   )

19.

如图所示,图甲为氢原子的能级,图乙为氢原子的光谱,已知谱线a是氢原子从n=4的能级跃迁到n=2能级时的辐射光,谱线b可能是氢原子在下列哪种情形跃迁时的辐射光(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