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河北省邢台市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5260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16

1.论述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时期,英、法、德三个国家是欧洲影响最大的国家,它们的生产发展水平最高,三国工人运动的特点最能代表近代欧洲工人运动的特点。以俄国为代表的部分欧洲国家比较落后,其工人运动只是受到上述三国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不能成为欧洲工人运动的代表。尤其是俄国,相对于英、法、德三国来说,俄国工人运动发展迟缓,真正的工人运动直到20世纪初才出现,当西欧工人已经转入以合法的、经济的斗争为主的阶段时,受到残酷压迫和剥削的俄国工人阶级则走上了暴力革命的道路。

——摘编自郭春生《试述近代欧洲工人运动特点的变化》

材料反映了对近代欧洲工人运动的认识,对此认识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材料分析题(共1题)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西学中源”说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这种“西学中源”说主要是就天文历算领域而言的,后来才渐渐推广到其他领域。在天文历法皆有造诣的方以智和黄宗羲是“西学中源”说的早期代表。全祖望先生的《梨洲先生神道碑文》及《鲇琦亭集》(卷十一)中曾提及这样一句话:“尝言勾股之术乃周公商高之遗而后人失之,使西人得以窃其传。”故而黄宗羲的思想可见斑。后经康熙帝的提倡,“西学中源”说在中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彭文福、杨济榕、林雅盈《论戴震的“西学中源”思想》

材料二在19世纪,复古、排外心理在中国普通存在,改革需要社会支持。对芸芸众生讲孔夫子不如牛顿、华盛顿,显然会碰壁。聪明的办法莫如张法古之旗,在满足他们的虚荣心的同时,引导他们去学西学。梁启超在给严复的一封信中说得很清楚:“启超生平最恶人引中国古事以证西政,谓彼之所长,皆我所有。此实吾国虚骄之结习,初不欲蹈之,然在报中为中等人说法,又往往自不免。”

——汤奇学《“西学中源”说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末清初“西学中源”说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维新派大讲“西学中源”说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学中源”说的历史影响。

3.单选题(共35题)

3.
罗马社会早期,动产在社会财富中所占比例不大,人们对财产交易安全的关注甚于对交易迅捷的渴求。因此,当时一切要式行为均需采取庄严的仪式。商品交易亦是如此,缔结婚姻、解放奴隶、订立遗嘱等也是如此。早期罗马社会的这种行为
A.立足于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
B.导致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C.能有效地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D.表明罗马契约制度不断完善
4.
1776年,杰弗逊起草《独立宣言》第一稿时,曾把支持奴隶贸易、将奴隶制强加于北美殖民地列为英王的罪状之一,但因遭到南方州的反对而被迫删除。这反映出
A.蓄奴制度违背了天赋人权原则
B.南方州拥护英王的殖民统治
C.建立政治共识是当时首要任务
D.制宪会议中南北方矛盾激化
5.
下面是丰子恺先生的一幅漫画,该漫画的寓意是
A.批评民众麻木不仁
B.号召建立抗日统一战线
C.鼓舞民众团结抗战
D.揭露国民党不抵抗政策
6.
1912年3月,统一党成立,其宗旨为“统一全国建设,强固中央政府,促进完美共和政治”。同年5月共和党成立,其党义是保持全国统一,取国家主义;以国家权力扶持国民进步;应世界大势,以平和实行立国。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国家面临分裂的重大危机
B.各党派之间的政治理念分歧缩小
C.民主共和观念成为人们共识
D.社会精英对民族国家构建的向往
7.
梁启超在回忆19世纪80年代的情形时说:“朝士皆耻言西学,有谈者,诋为汉奸,不齿人类。”到了19世纪末,却出现“举国若狂,人人竟言西学”的局面。促使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此时期中国
A.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B.政治体制发生质变
C.社会舆论环境渐趋宽松
D.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8.
1930年,***在给林彪的信中说:“由你相信XXX式的流动游击政策一点看来,似乎你认为在距离革命高潮尚远的时期做建立政权的艰苦工作为徒劳,而有用比较轻便的流动游击方式去扩大政治影响,等到全国各地争取群众的工作做好了,或做到某个地步了,然后来个全国暴动。”这反映出当时
A.***提出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
B.“工农武装割据”在党内已达成共识
C.游击战成为中国共产党主要战略战术
D.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
9.
1952年5月30日,中共中央发出整党建党的指示,要求“乡乡有支部”。截至1956年底,全国多数乡“在乡的党委或总支下都已按照农业社建立了党的组织”。这一举措
A.强化了国家组织能力
B.意在调整国民经济结构
C.推动了土地改革开始
D.构建起基层治理的体系
10.
1950年初,周恩来强调,为了抵抗美国的侵略和威胁,同苏联结盟是必要的,但“不能把自己的党和国家的独立性丢掉”。这一认识
A.遵循了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B.否定了“一边倒”方针
C.摆脱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
D.坚持了独立自主原则
11.
1956年,赫鲁晓夫在报告中说:“苏联要注意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个体系之间的和平共处问题、现代防止战争的可能性问题、不同的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形式问题。”这三个问题后来被概括为“三和”,即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苏联“三和”政策的提出
A.表明苏联要与美国和平竞争
B.得到了各国共产党的支持
C.反映出美苏对第三世界争夺
D.说明苏联放弃了争霸政策
12.
1979年3月,在法德的协调下,欧洲经济共同体的8个成员国建立了欧洲货币体系(EMS),此后西班牙、英国和葡萄牙先后加入。EMS成员一致同意固定任何两国货币之间的汇率并对美元实行联合浮动汇率政策。这一体系的建立
A.是为了应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变动
B.表明欧共体国家经济发展差异缩小
C.瓦解了美国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D.实现了欧洲货币关系的长期稳定
13.
世界银行在1997年的《世界发展报告》中指出:“如果没有有效的政府,经济的、社会的和可持续的发展是不可能的。有效的政府——而不是小政府——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这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由此可知,世界银行
A.充分肯定了计划经济模式的优越性
B.号召世界各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C.主张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D.认为政府的根本责任是主导经济建设
14.
邓小平说:“前几年很多干部不看报,现在不同了,报纸有威信,看到报纸讲什么就要照着去做,社会上很多人从报纸上找自己需要的东西,解决自己的问题。”这说明邓小平
A.认识到报纸传递信息的作用
B.强调领导干部养成读报习惯
C.主张加强对报纸发行的控制
D.对报纸内容的真实性较关注
15.
1932年,苏联共组建了2502个机器拖拉机站,以便监督农庄执行国家生产计划:1933年,苏联宣布实行农产品义务交售制,规定农庄的首要义务是每年向国家交售规定数量的农产品。这些举措旨在
A.保障工业化的需求
B.利用计划经济向共产主义过渡
C.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D.为了改变斯大林体制的弊端
16.
下表反映了北宋元祐元年(1086年)开封商人借贷市易司钱数的统计情况。据此可推知,北宋时
类别
户数
钱数
大姓
35
154万余贯
酒户
27
小姓
27093
83万余贯
合计
27155
237万余贯
 
A.中小商户经营困难
B.开封城市商业繁荣
C.政府重视商业税收
D.长途贩运贸易发达
17.
下表为1937年至1941年国统区国家资本、民营资本工矿企业新设立的厂家的数量(单位:家)。据表可知,这一时期
 
1937年
1938年
1939年
1940年
1941年
新设国家资本厂家数
3
27
73
111
128
新设民营资本厂家数
60
182
346
406
738
 
A.近代中国工矿业呈发展趋势
B.民营工矿企业发展优于国营企业
C.民族工业发展环境日益改善
D.国际局势制约中国近代工业发展
18.
1952年9月,中国技术进出口总公司成立。至1960年年中,中国技术进出口公司的技术引进总额达41.7251亿美元,而技术出口总额仅为19.437万元人民币。这反映出
A.新中国的科技成就举世瞩目
B.和平外交政策促进外贸繁荣
C.新中国经济技术基础的薄弱
D.技术引进加速社会主义改革
19.
现代中国正快步走进“微时代”,“微信”“微博”“微课”“微讲座”等“微工具”或“微事务”等系列现象纷纷出现。这说明现代中国
A.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
B.科技发明推动经济布局的优化
C.经济结构的革命性变化
D.科技进步改变人们的社会生活
20.
哥伦布在第二次航行时用17艘大船除运送交换物外,还运去了工匠、农夫和农业工具,以及各种植物种子和不同动物以及开矿用的炸药和机械,犹如运去了一个小型社会。与此同时,美洲的玉米、土豆、番茄、烟草、可可等也传到了欧洲。这表明新航路开辟
A.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B.推动了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
C.瓦解了美洲落后的生产方式
D.提供了各洲文明双赢的契机
21.
1890年,在传统工业领域中,德国生铁和钢的价格降到了欧洲同行业中的最低。这反映出
A.德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十分迅猛
B.德国传统工业在欧洲缺乏竞争力
C.英国垄断国际价格操纵了市场
D.垄断组织全面地影响着德国经济
22.
1929年9月26日,英格兰银行为制止黄金外流,保护英镑在国际汇兑中的地位,提高利率6.5%;30日,又从纽约撤回数亿美元到伦敦,致使美国股票市场大幅下跌,不久后,大危机全面爆发。这说明美国1929年大危机的爆发
A.为美元全球霸权地位动摇所直接导致
B.根源于疯狂的股票投机和超前消费
C.受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
D.与资本主义世界金融市场的动荡有关
23.
在当今时代,凯恩斯主义面临严峻考验,特别是在通货膨胀和无限赤字引起的滞胀局面难以消除时,人们往往又把目光重新投向胡佛的自由经济模式,重新审视它的价值。于是,胡佛从一个被遗忘的失败者,变成了一个“被遗忘的进步主义者”。这表明
A.胡佛反危机措施遭到人们误解
B.胡佛措施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教训
C.研究历史应该结合特定的环境
D.胡佛政府成功解决了“滞胀”危机
24.
1926年,斯大林说:“新经济政策只是以退却为开始,但它预计在退却过程中重新部署力量并举行进攻,其实,我们已经进攻几年了,而且很有成效地进攻着:发展我们的工业,发展苏维埃商业,排挤私人资本。”这表明斯大林
A.指明了工业化发展的途径
B.消灭资本主义的决心坚定
C.认识到工业化的基础薄弱
D.有结束新经济政策的意愿
25.
《水经注》记载,新野有个“樊氏陂,陂东西十里、南北五里,俗谓之凡亭陂。陂东有樊氏故宅,樊氏既灭,庾氏取其陂”。樊宏是东汉光武帝的舅父,像樊氏这样的豪族大地主的田庄都不能长久地保有,其他地主的田庄也就可想而知了。这一现象的出现
A.源于土地私有可以买卖
B.表明土地集中现象日益严重
C.体现出中央集权的弱化
D.反映出当时政治局势的动荡
26.
先秦时期的布币形如工具“铲”流行于两周、三晋、郑、卫等农业区域;刀币起源于渔猎经济时期,形如工具“削”,主要由齐、燕、赵三国铸造发行;圆钱来源于纺轮或玉璧,成为战国后期北方各国的流通货币。这可以用来说明先秦
A.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差异性
B.商品经济活跃推动货币产生
C.铸币形制体现古人的智慧
D.各诸侯国借助货币推广农具
27.
下面为朱熹所编儿童启蒙读物《童蒙须知》的内容简表。据此可知,朱熹
标题
内容节录
衣服冠履
“自冠巾、衣服、鞋袜,皆需收拾爱护,常令洁净整齐”
言语步趋
“凡为人子弟,……父兄长上有所教督,但当低首听受,不可妄大议论”
读书写字
“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
杂细事宜
“凡饮食,有则食之,无则不可思索。”“凡喧闹争斗之处,不可近。无益之事,不可为”
 
A.注重提高民众社会生活水平
B.倡导“理”性的社会生活
C.主张完善官方基础教育体系
D.宣扬“以民为本”的思想
28.
据统计,明中后期,《三国演义》有28种刻本,“坊间所梓三国何止数十家矣”。一大批历史演义小说被创作出来,从史前时代一直到明朝,每个朝代都有对应的历史演义小说出版,而且有的还有好几种版本。这表明当时
A.商业出版迎合了市场需要
B.活字印刷技术得到普及
C.世俗文化整合了价值观念
D.历史小说创作成为主流
29.
乾隆时期,扬州盐商的昆剧家班,不仅为主人服务,为皇帝演出,还明码标价,走上社会为一般观众演出,甚至出城到乡下演出。据此可知,扬州盐商的昆剧家班
A.主要服务于富商贵族
B.代表昆剧艺术的最高水平
C.具有市场化商业性质
D.引发昆剧业内的恶性竞争
30.
在唐朝存在的290年里,从帝王、宰相、官僚、文人到和尚、道士、歌妓,都有诗作存世。这反映出当时
A.科举考试以诗歌为主
B.政府极力排斥其他文学形式存在
C.诗是流行的文学体裁
D.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31.
1928~1936年,《社会主义月刊》等刊物鼓吹法西斯主义和领袖独裁,国民党元老胡汉民等公开写文章抵制、批判,学界关于中国社会制度的争论也是公开进行的,《独立评论》等杂志还就中国经济发展道路展开讨论。由此可知
A.经济发展助推了观念进步
B.暴力革命催生新的发展方式
C.国内外局势影响社会思潮
D.阶级矛盾激化引发社会动荡
32.
鸦片战争爆发前,林则徐时常“探访夷情,知其虚实”,并购买西方人出版的报纸招募翻译“以定控制之方”,大量购买西洋炮,还仿造了两艘“底用铜包,篷如洋式的西洋船,并将购买的武装商船改造成清军水师的训练舰。这表明林则徐
A.已摆脱传统“夷夏”观念
B.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
C.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发展
D.洞悉英国的武装实力
33.
19世纪晚期,随着众多报刊、新式学堂、学会等在北京等大城市出现,现代知识分子开始依托这些新式的社会建制而活跃,这群知识分子的身份多元,在上层的国家权力与下层的市民社会之间形成了政治批判的公共领域。这在当时有利于
A.“中体西用”的践行
B.维新思想的传播
C.“扶清灭洋”的成功
D.民主共和的实现
34.
孙中山主张土地和资本归为公有,“惟人工所得生产分配之利益,为其私人赡养之需。而土地资本所得一分之利,足供公共之用费,人民皆得享其一份子之利益,而资本不得垄断,以夺平民之利”。据此可知,孙中山
A.吸取西方教训防止暴力革命
B.以人为本提高生产发展水平
C.强调节制资本保障工人权益
D.主张社会革命稳定社会秩序
35.
早在1940年1月,***就指出:“要把一个因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1949年9月通过的《共同纲领》规定:文化教育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和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B.重视适应人民要求的文化建设
C.强化文化教育的意识形态
D.积极构建社会主义价值观
36.
列强认为征收厘金(厘金是清廷在镇压太平天国时,由地方政府征收的值百抽一的商业税)不利于洋货竞争,提高关税必须以取缔厘金为条件。在此情况下,从1900年开始,清政府取缔内地厘金以换取列强对中国提高关税的支持。可见,清政府取缔厘金的内在动机是
A.营造民族工业良好的市场环境
B.屈从列强以赢得西方国家支持
C.扭转中国对外贸易逆差的局面
D.增加中央收入和削弱地方力量
37.
下表是根据张新光的《农业资本主义演进的法国式道路及其现代转型》绘制的法国农民土地状况和经营模式。据此可知,法国农业的这一状况
1862年
780万土地占有人
1—10公顷46.5%
不足1公顷38.5%
360万个小农户无力交纳税款
1882年
80%的农户直接耕种土地经营面积占全国土地的60%
12%的农场主采用租佃制经营形式
 
A.促进了法国政局的稳定
B.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C.有助于农业科技的创新
D.加速了代议制的完善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3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24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