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徐光启(1562-1633),在西学东渐的背景下,他与传教士利玛窦等人合译《几何原本》,将欧洲数学介绍到中国,奠定了我国近代数学的基础。其著作《农政全书》是我国历史上最重要、影响最大的农学著作之一。该书不但记载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理论和科学方法,而且是我国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1629年明政府以徐光启为监督编纂《崇祯历书》,书中介绍了哥白尼的地球自转说,然而当时中国社会的一些知识分子对哥白尼的学说持否定意见,哥白尼的学说在当时的中国并未引起重视。
——摘编自黄中治《浅谈明末清初中西文化交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徐光启的主要科学成就及其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哥白尼的学说在当时的中国没有引起重视的原因。
材料:徐光启(1562-1633),在西学东渐的背景下,他与传教士利玛窦等人合译《几何原本》,将欧洲数学介绍到中国,奠定了我国近代数学的基础。其著作《农政全书》是我国历史上最重要、影响最大的农学著作之一。该书不但记载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理论和科学方法,而且是我国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1629年明政府以徐光启为监督编纂《崇祯历书》,书中介绍了哥白尼的地球自转说,然而当时中国社会的一些知识分子对哥白尼的学说持否定意见,哥白尼的学说在当时的中国并未引起重视。
——摘编自黄中治《浅谈明末清初中西文化交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徐光启的主要科学成就及其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哥白尼的学说在当时的中国没有引起重视的原因。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鸦片战争以来,许多有识之士主张以西方的物质文明来匡扶摇摇欲坠的清王朝,但并未扭转中国的积贫积弱之势。戊戌时期,谭嗣同、严复抨击了君主专制,康梁创立了中西结合的历史进化学说。他们提出了变政的理论依据,阐述了以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为序的历史进化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必然要从君主专制变为民主制,君民共主制则是从君主专制向民主制转变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阶段。
(2)根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的革命思想主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维新思想和孙中山革命思想。
材料一:鸦片战争以来,许多有识之士主张以西方的物质文明来匡扶摇摇欲坠的清王朝,但并未扭转中国的积贫积弱之势。戊戌时期,谭嗣同、严复抨击了君主专制,康梁创立了中西结合的历史进化学说。他们提出了变政的理论依据,阐述了以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为序的历史进化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必然要从君主专制变为民主制,君民共主制则是从君主专制向民主制转变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阶段。
——摘编自吴乃华《试析戊戌维新思想家的新民观》
材料二:孙中山谴责和揭露了封建暴政“不给我们平等的权利和特权”“侵犯我们不可让与的生存权、自由权和财产权”“压制言论自由”“禁止结社自由”等罪悉,指出这种状况“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忍受的”。进而指明这种封建暴政同“自由、平等、博爱”的原则相矛盾,与“民主立宪”政体相对立,因此必须迅速消除“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的社会政治状况。——摘编自郑宪《浅谈孙中山的民权思想》
(1)根据材料一,概括维新思想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的革命思想主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维新思想和孙中山革命思想。
2.单选题- (共10题)
5.
1902年,梁启超认为“史馆中数十万之著录,其资格可以养吾所欲,给吾所求者,殆无一焉……史界革命不起,则吾国遂不可救。悠悠万事,惟此为大”。可见,他倡导的史学革命着眼于
A.唤醒民族意识 |
B.复兴传统史学 |
C.发动群众革命 |
D.推进维新变法 |
6.
近代中国经历着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有人把中国前期近代化的各种方案比喻成“自我疗愈”“温和进补”“猛药重治”“开颅洗脑”,对应以上四种疗法的思潮是
A.开眼看世界——中体西用——三民主义——民主科学 |
B.中体西用——维新思想——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 |
C.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 |
D.中体西用——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民主科学 |
7.
五四运动后,社会主义已经成为报刊中时常出现的时髦名词,没有人禁止赞扬苏俄的暴力革命,以俄为师成为立志改造中国的有识之士的共同选择。这反映出当时
A.北洋军阀政府思想控制松弛 |
B.知识分子救国方式达成共识 |
C.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日益扩大 |
D.社会主义成为中国主流思想 |
8.
“劳工神圣”是一战后出现于中国社会响亮的口号。据统计,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夕,《新青年》刊登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和中国工人运动的文章达130余篇。这反映
A.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中国劳工的觉醒 |
B.十月革命改变中国劳工阶层的社会地位 |
C.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旗帜与方向 |
D.知识分子关注革命思想和工人运动结合 |
9.
下表列举了近代不同派别的思想主张,其共同诉求是
抵抗派(魏源等) | 师夷长技以制夷 |
洋务派 | 师夷长技以自强 |
维新派 | 伸民权,设议院 |
革命派 |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
A.宣扬自由平等 |
B.实行西方政治制度 |
C.挽救民族危亡 |
D.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
10.
以下为近代以来中国留学生路线图,对表中提炼的观点最合理的是


A.留学生改变了中国的落后面貌 |
B.域外文化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
C.科技革命引发了重视教育热潮 |
D.欧美国家激发了中国民族意识 |
11.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中体西用’毕竟使中国人看到了另一个陌生的世界,看到了那个世界的部分,并移花接木地把这一部分引进到中国来,成为中西文化交冲汇融后两者可能结合的一种特定形式。”据此判断,作者对近代中国人“中体西用”式学习西方的态度是
A.基本否定 |
B.基本肯定 |
C.全面否定 |
D.完全肯定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