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5254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2/11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南朝梁武帝时,选举制度发生极大变化。自梁建国之初武帝天监元年(502)至敬帝太平二年(557)梁亡国,56年间无中正之官,亦无中正定品之制。他用州重(州望)郡崇(郡宗)乡豪代替大小中正,用“无复膏梁寒素之隔”代替了门选,用“不通一经,不得为官”代替了二品系资。梁武帝时学校有所发展,建有国学,以五经教授,置五经博士各一人,各有学生数百。国学馆学生,不限贵贱,“皆引寒门隽才,不限人数”。梁时出现了“甲科”之名,只要考得好,就是“牛监羊肆,寒品后门”,都要“随才试吏”,这是隋唐科举制度的萌芽。

——摘编自张岂之等《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朝梁武帝选举制度改革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朝梁武帝选举制度改革的影响。
2.

   材料 八思巴,乌思藏萨斯迦(今西藏自治区萨迦县)人。从小聪慧好学,成为一位精通各种宗教知识的高僧。1253年,八思巴谒见忽必刻,备受崇敬,忽必烈接受其密宗灌顶。1258年,八思巴在忽必烈面前与道教首领辩论,驳倒了对方。1260年,忽必烈称帝,封八思巴为国师,成为全国最高佛教首领。1264年,元世祖设置总制院,掌管全国佛教和藏族地区事务,命八思巴兼管总制院事务。同年,八思巴离开大都前往吐蕃;受命建立乌思藏地方行政体系。八思巴在萨斯迦修建塔庙,用金汁写造显密经典及般若等经二百余部。1269年,八思巴回到大都,向元世祖献上了受命创制的蒙古新字。元世祖大悦,随即颁行天下,诏令:“自今以往,凡有玺书颁降者,并用蒙古新字,仍各以其国字副之。”1274年,八思巴启程前往拉萨,由真金太子率军护送,途中他向真金讲解佛教教义知识。

(1)简析元世祖重用八思巴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八思巴的主要历史贡献。

2.单选题(共5题)

3.
珠算被誉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对其记载最早见于汉代,但直到明代商人程大位编修《直指算法统宗》,才逐渐推广,并取代了传统的筹算法。珠算得以推广的主要原因是
A.政府的大力推动
B.商人文化素质的提高
C.传统筹算法的衰落
D.商品经济的发展
4.
王守仁将陆九渊“本心”的概念发展为“良知”。在王守仁的弟子王钱进一步阐发“良知”的基础上,李贽又将“良知”的概念发展为“童心”。这表明,陆王心学
A.衍生出思想解放倾向
B.传承了士林实学风气
C.颠覆了儒家思想核心
D.开创了三教合流局面
5.
张载主张“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王夫之赞曰:“往圣之传,非张子其孰与归”。据此材料反映了
A.社会道德环境的恶劣
B.儒家批判佛道思想的文明交融
C.重建儒家正统的艰难
D.宋儒重建儒家信仰的文化自觉
6.
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的道教修行方式包括:大量抄写经文,积累修为;想象自己仙境遨游,并把这些经历用“一笔疾书”的方式记录下来。这在当时有利于
A.印刷术的普及
B.市民文化的兴起
C.道教的正统化
D.书法艺术的发展
7.
下图为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天然植被破坏过程示意图。这一过程反映了中国古代
A.经济结构不断调整
B.统治疆域不断扩大
C.经济的区域发展趋势
D.农业耕作技术的提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