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雅典民主制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和成熟过程,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6世纪,梭伦对国家政权机构进行了改革,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创立五百人议事会,每部落选出50人参加,议员名额依据各居住区人民人数按比例分配。当选议员可以连选连任,但公民一生只能担任两届议员。据记载,公元前431年,雅典公民近17万人,其中只有四五万成年男性享有参政权利。
(1)根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显著特点。
材料二 铁米斯托克里为公元前5世纪雅典著名政客,是希腊联军战胜波斯第三次入侵的关键人物,史书记载他曾被放逐。美国考古学家在对雅典遗址的发掘中,发现刻有他名字的陶片有190枚,根据字迹辨认是由14个人刻写的。
(2)依据材料二,评价“陶片放逐法”。
材料三 (我们雅典)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在我们这里,每一个人所关心的,不仅是他自己的事务,而且也关心国家的事务……一个不关心政治的人,他们不说他是一个注意自己事务的人,而说他根本没有事务。我们雅典人自己决定我们的政策,或者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因为我们认为言论和行动间是没有矛盾的,最坏的是没有适当地讨论其后果,就贸然开始行动。
——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3)据材料三,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优势。
材料四雅典民主政治是世界上最狭隘,也是最充实的民主政治。
(4)如何理解材料四的说法?
材料一 公元前6世纪,梭伦对国家政权机构进行了改革,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创立五百人议事会,每部落选出50人参加,议员名额依据各居住区人民人数按比例分配。当选议员可以连选连任,但公民一生只能担任两届议员。据记载,公元前431年,雅典公民近17万人,其中只有四五万成年男性享有参政权利。
(1)根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显著特点。
材料二 铁米斯托克里为公元前5世纪雅典著名政客,是希腊联军战胜波斯第三次入侵的关键人物,史书记载他曾被放逐。美国考古学家在对雅典遗址的发掘中,发现刻有他名字的陶片有190枚,根据字迹辨认是由14个人刻写的。
(2)依据材料二,评价“陶片放逐法”。
材料三 (我们雅典)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在我们这里,每一个人所关心的,不仅是他自己的事务,而且也关心国家的事务……一个不关心政治的人,他们不说他是一个注意自己事务的人,而说他根本没有事务。我们雅典人自己决定我们的政策,或者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因为我们认为言论和行动间是没有矛盾的,最坏的是没有适当地讨论其后果,就贸然开始行动。
——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3)据材料三,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优势。
材料四雅典民主政治是世界上最狭隘,也是最充实的民主政治。
(4)如何理解材料四的说法?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说,罗马法……能有所创制,那是因为罗马共和国以及之后的帝国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多种族”的大国的缘故。法规应该设立起来以作为分属于各个种族的个体之间的社会纽带,并使得原先在属于相同种族的各个小城邦的范围之内盛行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也能在帝国范围内得以奉行。体制上各类灵活的机制使新的规章得以形成、受到检验并获得确认,它属于“再试验再犯错”这一漫长的过程,最终选择出了受所有人真正理解的规章,并可有效地避免冲突及改善社会的合作状态。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成文规章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3)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成文规章对罗马和中国分别产生了哪些影响。
材料一 如果说,罗马法……能有所创制,那是因为罗马共和国以及之后的帝国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多种族”的大国的缘故。法规应该设立起来以作为分属于各个种族的个体之间的社会纽带,并使得原先在属于相同种族的各个小城邦的范围之内盛行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也能在帝国范围内得以奉行。体制上各类灵活的机制使新的规章得以形成、受到检验并获得确认,它属于“再试验再犯错”这一漫长的过程,最终选择出了受所有人真正理解的规章,并可有效地避免冲突及改善社会的合作状态。
——菲利普•内莫《罗马法与帝国的遗产》
材料二 历史上各个王朝都有一整套典章制度……但人们如果稍稍翻阅一下史书不能不对一种现象感到困惑不解,正史中可以用《舆服志》《礼仪志》等大量篇幅来记载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帽子,穿什么衣服,衣服用什么料子、什么颜色、多大尺寸、用什么装饰,仪仗队有多少人,排什么队伍,手里拿什么东西,每件东西什么尺寸这一类近于无聊的内容,甚至连演滑稽戏一样的“禅让”也要照录那三劝三让的表文和诏书,可是真要查什么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制度,却往往非常简略,或者前后矛盾,语言不详,有的竟毫无踪影可见。其实这倒并不是史官们的疏忽,而是由于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制度基本上都存在着两个系统:由皇帝和官员们制定的正式制度,由官吏们执行着的实际制度。前者是官方的、法定的、成文的,见于记载,却不一定起实际作用;后者是实际通用的、得到法律认可的、不成文的习惯做法,但从来未被正式记载,却真正得到了执行。——葛剑雄《统一与分裂》
(1)依据材料一,概述古代罗马规章产生的社会背景。(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成文规章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3)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成文规章对罗马和中国分别产生了哪些影响。
2.单选题- (共10题)
3.
《希腊城邦制度》载:“……改革以前的雅典是贵族阶级的寡头专政,平民不仅无权议政,而且处于债务奴役的状态。”此种状况最早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是( )
A.废除债务奴隶制 | B.召开公民大会 |
C.设立民众法庭 | D.设立四百人议事会 |
4.
古代雅典10所高级法院,平均每所500名陪审法官由抽签方法选出(另有100名候补)陪审员在开庭时听取原告、被告和证人的口供,当他们弄清案情时,陪审员投票判决,相互之间事先不做商议。这一制度
A.体现了其民主的运作方式 |
B.杜绝陪审法官徇私枉法的危险 |
C.保证了案件判决的公正性 |
D.为后世提供了完备的司法程序 |
5.
美国历史学家威廉·麦克尼尔在谈及雅典的民主制时说:好公民必须是有闲暇的人,否则,他就不能出席法庭、公民会议和宗教节日等公共活动,也不能充分地将自己锻炼成为城邦的卫士。这表明雅典的民主政治( )
A.使公民拥有平等的实际权利 | B.呈现出高涨的群体意识 |
C.带有贵族政治的色彩 | D.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主 |
6.
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曾经说过:“如果无知、笨拙的人开出的不是治病的药而是致命的毒物,这就不可能称之为医生的药方;同样,一个民族的任何法规也不能称之为法律,即使该民族不管这是一个毁灭性的规则而已接受了它。”作者意在说明( )
A.法律的制定应该遵循自然理性 | B.法律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弱者 |
C.法律的合理与否决定国家兴衰 | D.“恶法非法”是古罗马的立法原则 |
7.
《世界文明史》说:“后来,(罗马)立法机关所通过的法律、法官们所制定的法律、皇帝所颁布的法律如此之多,以致最有学问的法律家也常常被难住了”。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
A.统治范围扩大,罗马法不断充实 | B.为维系帝国统治,颁布万民法 |
C.贵族与平民矛盾尖锐,法律不断制定 | D.帝国建立,开始以法治国 |
8.
有人认为英国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年在位)之所以享有盛誉,不是因为她做出了什么轰动的事业,而是因为她什么都不做。由此可见,国王在英国
A.无所事事 | B.“统而不治” | C.掌控议会 | D.领导内阁 |
9.
对英国国家元首伊丽莎白二世和政府首脑卡梅伦表述正确的是

①卡梅伦的权力受到伊丽莎白二世的制约
②如果现在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以卡梅伦为首的内阁就一定要下台
③议会通过的议案,伊丽莎白二世基本无权否决
④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以卡梅伦为首的内阁可以宣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

①卡梅伦的权力受到伊丽莎白二世的制约
②如果现在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以卡梅伦为首的内阁就一定要下台
③议会通过的议案,伊丽莎白二世基本无权否决
④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以卡梅伦为首的内阁可以宣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
A.②③④ |
B.③④ |
C.④ |
D.①③ |
11.
秦简出现的单行法规名称已达三十多种,史载李悝著《法经》六篇,“商鞅受之,入相于秦”。秦律所载的法律条文数量之多、内容之丰,也是前所未见。由此可知秦国立法( )
A.善于借鉴别国的法规 | B.内容繁杂不利于使用 |
C.已经形成了完整体系 | D.以经济为其立法核心 |
12.
顾炎武认为:“知封建之所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敝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材料表明其主张是
A.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
B.郡县制避免了分封制的弊端 |
C.应重新恢复分封制 |
D.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