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罗马天主教会鼓吹“因行称义”的修道信条。所谓因行称义,是指一个基督徒靠其行事修为而成为符合上帝意愿的义人,灵魂得以升入天堂。因此,必须绝色弃欲、积功行善,诸如持斋、守贞、安贫、乞食、忍让、施舍,服从教会、遵守教规、购买赎罪券等,而入修道院修道是最佳途径。
材料二 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说。他认为,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烦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材料三加尔文主张“信仰得救”。他认为得救在于信仰而不在于善行;而且得救与否取决于上帝预先的安排,上帝事先早已把人分为“选民”和“弃民”;选民发财致富,万事顺利,死后进入天堂,弃民则相反。
回答:
(1)据上述材料看,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基本主张的共同点是什么?与罗马天主教会的主张有何不同?他们为什么要提出这一与天主教会不同的思想?(6分)
(2)结合所学知识及上述材料信息,比较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改革主张有何异同?(4分)
材料一罗马天主教会鼓吹“因行称义”的修道信条。所谓因行称义,是指一个基督徒靠其行事修为而成为符合上帝意愿的义人,灵魂得以升入天堂。因此,必须绝色弃欲、积功行善,诸如持斋、守贞、安贫、乞食、忍让、施舍,服从教会、遵守教规、购买赎罪券等,而入修道院修道是最佳途径。
材料二 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说。他认为,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烦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材料三加尔文主张“信仰得救”。他认为得救在于信仰而不在于善行;而且得救与否取决于上帝预先的安排,上帝事先早已把人分为“选民”和“弃民”;选民发财致富,万事顺利,死后进入天堂,弃民则相反。
回答:
(1)据上述材料看,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基本主张的共同点是什么?与罗马天主教会的主张有何不同?他们为什么要提出这一与天主教会不同的思想?(6分)
(2)结合所学知识及上述材料信息,比较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改革主张有何异同?(4分)
2.材料分析题- (共3题)
2.
(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据俄罗斯新闻网2005年6月8日报道,俄罗斯政府6月7日在莫斯科红场旁边竖
立起了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首座塑像。在揭幕仪式上,卢日科夫市长说:“今年俄罗斯人民
有幸经历了本国历史上和文化界的一件大事,经过艺术家们的努力,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首
座塑像终于在莫斯科落成了。政府竖立他的塑像是为了向这位曾经解放了千百万俄国农奴的
勇敢改革者致敬,正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最终引领俄罗斯抛弃了落后的社会制度。”
材料二阿里“甚聪明,尤灭弄权之骁骑,招士通商,训练阵法与列国无异。”
——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三 100多年来,国内外史学家对穆罕默德·阿里的评价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认
为他是“现代埃及的奠基者”,有的认为他是“异族统治的代表”,是一个“十足的暴
君”。……综观穆罕默德·阿里的一生,应该说他是埃及近代史上一位杰出人物,他比其前
辈确乎提供了不少新的东西,建立了许多功勋。
——杨灏城《埃及近代史》
请回答:(1)据材料一,当今俄罗斯政府为什么要竖立亚历山大二世的塑像?而1861~1863
年的俄国却发生了两千多起农民暴动,1881年亚历山大二世又在圣彼得堡街头被代表农民
利益的民粹派暗杀,这又是为什么?(4分)
(2)据材料二指出魏源对阿里“甚聪明”的认识指的是什么?(4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应该如何评价阿里?(2分)
材料一据俄罗斯新闻网2005年6月8日报道,俄罗斯政府6月7日在莫斯科红场旁边竖
立起了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首座塑像。在揭幕仪式上,卢日科夫市长说:“今年俄罗斯人民
有幸经历了本国历史上和文化界的一件大事,经过艺术家们的努力,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首
座塑像终于在莫斯科落成了。政府竖立他的塑像是为了向这位曾经解放了千百万俄国农奴的
勇敢改革者致敬,正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最终引领俄罗斯抛弃了落后的社会制度。”
材料二阿里“甚聪明,尤灭弄权之骁骑,招士通商,训练阵法与列国无异。”
——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三 100多年来,国内外史学家对穆罕默德·阿里的评价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认
为他是“现代埃及的奠基者”,有的认为他是“异族统治的代表”,是一个“十足的暴
君”。……综观穆罕默德·阿里的一生,应该说他是埃及近代史上一位杰出人物,他比其前
辈确乎提供了不少新的东西,建立了许多功勋。
——杨灏城《埃及近代史》
请回答:(1)据材料一,当今俄罗斯政府为什么要竖立亚历山大二世的塑像?而1861~1863
年的俄国却发生了两千多起农民暴动,1881年亚历山大二世又在圣彼得堡街头被代表农民
利益的民粹派暗杀,这又是为什么?(4分)
(2)据材料二指出魏源对阿里“甚聪明”的认识指的是什么?(4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应该如何评价阿里?(2分)
3.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摘自《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夫秦卒与山东之卒也,犹孟贲与怯夫也;以重力相压,犹乌获之与婴儿也;夫战孟贲乌获之士,以攻不服之弱国,无以异于堕千军之重,集于鸟卵之上,必无幸矣。
——《战国策·韩策一》
材料三 商君相秦十午,宗室贵戚多怨望者。……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
(1)依据材料一,从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说明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3分)
(2)有人认为“秦能迅速吞并六国,全赖商鞅的军事改革”,你同意这一观点吗?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你的理由。(3分)
(2)据材料三,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你从中有何认识?(4分)
材料一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摘自《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夫秦卒与山东之卒也,犹孟贲与怯夫也;以重力相压,犹乌获之与婴儿也;夫战孟贲乌获之士,以攻不服之弱国,无以异于堕千军之重,集于鸟卵之上,必无幸矣。
——《战国策·韩策一》
材料三 商君相秦十午,宗室贵戚多怨望者。……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
(1)依据材料一,从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说明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3分)
(2)有人认为“秦能迅速吞并六国,全赖商鞅的军事改革”,你同意这一观点吗?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你的理由。(3分)
(2)据材料三,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你从中有何认识?(4分)
4.
改革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改革就是推陈出新、除旧布新,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但改革的道路总是坎坷曲折的。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书记载,自北魏建元至魏孝文帝执政前近一百年间,北魏境内各族人民起义多达八十余次,这些起义沉重地打击了北魏统治。据记载,北魏统治者对外战争,把掳掠来的无数人口和财物分赏给参战的人员,把大量的“生口”变成了奴隶.进一步扩大了奴隶制。
——人教网
北魏贵族集团在歧视与迫害其他民族的同时,对各族人民的经济剥削也异常残酷……从北魏统一到孝文帝改革前,仅五十多年里.农民起义就达七八十次之多。
——《历史学习》
(1)材料一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前面临着什么突出的社会问题?
材料二 “冬,十月,丁未,诏遣使者循行州郡,与牧守均给天下之田:诸男夫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对实行两年轮耕的)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人多地少的地方)乐还者听避空荒……卖者坐如律。”
——《魏书》
(2)试概括指出北魏孝文帝鼓励农耕的措施。
材料三 宋仁宗(1049-1053)年间。各级官员达到两万多人,比三十多年前的真宗景德年间增加了一倍;仁宗后期,“募天下骁雄横滑以为兵,几至百万。”比北宋建国之初增加了五倍。在仁宗1050年前后,当时的两税收入为:钱四百九十三万贯,绢帛三百七十六万匹.粮一千八百零七万石,国家总支出为:钱三千三百一十七万贯,绢帛七百二十五万匹,粮三千零四十七万石。当时“养兵之费,在天下十居七八。”
——历史风云网
(3)材料三反映了当时北宋面临的突出社会问题是什么?
材料四 关于王安石变法的漫画

(4)结合材料二、四,简要指出这两次改革一成一败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材料一 史书记载,自北魏建元至魏孝文帝执政前近一百年间,北魏境内各族人民起义多达八十余次,这些起义沉重地打击了北魏统治。据记载,北魏统治者对外战争,把掳掠来的无数人口和财物分赏给参战的人员,把大量的“生口”变成了奴隶.进一步扩大了奴隶制。
——人教网
北魏贵族集团在歧视与迫害其他民族的同时,对各族人民的经济剥削也异常残酷……从北魏统一到孝文帝改革前,仅五十多年里.农民起义就达七八十次之多。
——《历史学习》
(1)材料一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前面临着什么突出的社会问题?
材料二 “冬,十月,丁未,诏遣使者循行州郡,与牧守均给天下之田:诸男夫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对实行两年轮耕的)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人多地少的地方)乐还者听避空荒……卖者坐如律。”
——《魏书》
(2)试概括指出北魏孝文帝鼓励农耕的措施。
材料三 宋仁宗(1049-1053)年间。各级官员达到两万多人,比三十多年前的真宗景德年间增加了一倍;仁宗后期,“募天下骁雄横滑以为兵,几至百万。”比北宋建国之初增加了五倍。在仁宗1050年前后,当时的两税收入为:钱四百九十三万贯,绢帛三百七十六万匹.粮一千八百零七万石,国家总支出为:钱三千三百一十七万贯,绢帛七百二十五万匹,粮三千零四十七万石。当时“养兵之费,在天下十居七八。”
——历史风云网
(3)材料三反映了当时北宋面临的突出社会问题是什么?
材料四 关于王安石变法的漫画

(4)结合材料二、四,简要指出这两次改革一成一败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3.单选题- (共13题)
5.
假设李三是公元前3世纪中期秦国的商人,他会遇到哪些事情
①做生意时买卖公平.童叟无欺,获得政府奖励白银十两②从齐国贩卖纺织品到秦,在秦国被课以重税③在市场上出售纺织品没有明码标价而被重罚④生意亏本致家境贫寒,家人被政府罚为奴婢
①做生意时买卖公平.童叟无欺,获得政府奖励白银十两②从齐国贩卖纺织品到秦,在秦国被课以重税③在市场上出售纺织品没有明码标价而被重罚④生意亏本致家境贫寒,家人被政府罚为奴婢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②③ |
6.
他原是德国天主教僧侣,1517年,贴出的《九十五条论纲》拉开了声势浩大的宗教改革运动的序幕。但是德国萨克森的一位大主教曾问他:“你不信教皇,不信教阶和圣礼,那么你说,有罪的灵魂如何才能得救呢?”他会对这位大主教说


A.关键在于信仰,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 |
B.永生与永罚都是上帝先天定的,人的意志无法改变 |
C.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
D.教皇是“两足禽兽",人民应起来粉碎教会这个邪恶势力 |
7.
司马光评价王安石变法时说:“中户以下大抵乏食……而州县之吏督迫青苗、助役钱不敢少缓,鞭笞缧绁唯恐不迨。”司马光的说法
A.完全是保守势力的政治攻击 |
B.实事求是地反映了现实问题 |
C.既是政治攻击,也反映了客观问题 |
D.只是代表了其个人的偏见 |
8.
下列推论属于哪种情况大前提:农奴制改革是在封建地主的支持下进行的小前提:农奴制改革是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结论:农奴制改革是封建性质的改革
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错误,结论错误 |
B.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
C.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
D.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正确 |
11.
梭伦把“好的政府”解释为“平衡公民互相冲突的利益”。后来的哲学家叔本华把它归纳为“不要伤害任何人,但要尽力帮助所有人!”为此,梭伦在改革中
A.帮助工商业奴隶主获得更多的权利 |
B.帮助平民以避免他们沦为奴隶的可能性 |
C.赋予平民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权利 |
D.尽力维护各个阶层的利益,避免冲突 |
12.
康有为说:“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托之先王,既不惊人,又可避祸。”这句话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康有为认为改制代表平民利益 | B.康有为认为改制是惊人的大事 |
C.托古改制最稳妥,不担风险 | D.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 |
13.
这是公元前594年的一个清晨,古城雅典的中心广场上聚集了成千上万的农民、手工业者和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兴致勃勃的人们正急切地等待着一个重要时刻的到来:新上任的首席执政官梭伦将在此宣布一项重要的法律。他有可能宣布的新机构是
①战神议事会 ②执政官 ③公民法庭 ④四百人议事会
①战神议事会 ②执政官 ③公民法庭 ④四百人议事会
A.①② | B.①②③④ | C.③④ | D.①③④ |
14.
有人认为,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为蓝图,在中国推行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国情不同,所处的国际环境不同等许多特点,而是机械地照般日本的经验,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要义”。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真正要义”是
A.从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全方位的效法西方 |
B.进行广泛的思想宣传和动员 |
C.明治维新前,日本开始了工业革命的进程 |
D.推翻旧势力统治,大刀阔斧地推行切实可行的变法措施 |
15.
商鞅变法中有“更制其教为男女之别”、“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等措施,这些措施的政策导向和历史影响有
①鼓励发展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 ②加强了思想文化统治
③增加了国家的收入 ④为秦国的强大和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①鼓励发展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 ②加强了思想文化统治
③增加了国家的收入 ④为秦国的强大和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16.
“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日本政府决定:
A.废藩置县,取消武士特权 |
B.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
C.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
D.大力发展近代工商业 |
17.
近十多年来,家谱作为一种历史文献,受到了史学界的高度重视,成为除正史、方志、考古资料以外最重要的资料来源。家谱取得这一地位的最主要原因是它
A.记载了某一家族的兴衰荣辱 | B.能弥补正史缺载方志粗疏的缺陷 |
C.增加了历史材料的种类数量 | D.能起到凝聚社会群体力量的作用 |
4.选择题- (共10题)
19.
一个寻宝游戏的寻宝通道如图1所示,四边形ABCD为矩形,且AB>AD>AB,为记录寻宝者的行进路线,在AB的中点M处放置了一台定位仪器,设寻宝者行进的时间为x,寻宝者与定位仪器之间的距离为y,若寻宝者匀速行进,且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如图2所示,则寻宝者的行进路线可能为( )
20.
一个寻宝游戏的寻宝通道如图1所示,四边形ABCD为矩形,且AB>AD>AB,为记录寻宝者的行进路线,在AB的中点M处放置了一台定位仪器,设寻宝者行进的时间为x,寻宝者与定位仪器之间的距离为y,若寻宝者匀速行进,且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如图2所示,则寻宝者的行进路线可能为( )
26.中国国家邮政局为纪念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于2007年7月113发行了纪念邮票1套3枚。右图是其中的第一枚“欢庆”,邮票画面采用国旗、香港区旗和紫荆花雕塑作为设计元素。你认为这枚邮票可用于研究的主题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