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890年,明治天皇颁布了在日本近代教育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教育敕语》。从它颁布起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成为了日本的教育基本法。
《教育敕语》说:“尔臣民克忠克孝,亿兆一心,世世济厥美,此乃我国体之精华也。教育之渊源,亦实存于此。望尔臣民孝父母、友兄弟、夫妇和、朋友信、恭俭律己。时守国法,一旦危机,则义勇奉公,以辅翼天壤之皇运。”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教育敕语》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1890年,明治天皇颁布了在日本近代教育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教育敕语》。从它颁布起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成为了日本的教育基本法。
《教育敕语》说:“尔臣民克忠克孝,亿兆一心,世世济厥美,此乃我国体之精华也。教育之渊源,亦实存于此。望尔臣民孝父母、友兄弟、夫妇和、朋友信、恭俭律己。时守国法,一旦危机,则义勇奉公,以辅翼天壤之皇运。”
——《福泽谕吉第十卷》日本·岩波书店出版
(1)据材料指出,《教育敕语》所说的“教育之渊源”指什么?并概括其主要目的。(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教育敕语》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2.
风俗习惯的演进和变化,往往反映了社会的演变和发化。在古今社会的改革中,往往涉及社会风俗的变革。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是怎样进行风俗习惯改革的?你如何评价这一改革?
(2)你认为移风易俗与改革的关系如何?
(3)联系社会现实,你认为当前有哪些陋习需要改变?
(1)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是怎样进行风俗习惯改革的?你如何评价这一改革?
(2)你认为移风易俗与改革的关系如何?
(3)联系社会现实,你认为当前有哪些陋习需要改变?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强烈地冲击着幕藩统治者。将军和大名的生活日益腐化奢侈,购买大量的各种各样的商品,需要大量的货币,单靠出卖“年贡米”已不能满足需要,于是就向豪商们借债。据估计,1790年的债务总额高达6000万两黄金,年息300万石米。一些大名因负债太多,只得让债主购买武士身份,给予“带刀”特权和参与藩政的权利。将军和大名因财政支绌,减少或发不出武士的禄米,使武士的生活陷于困境,不少下级武士沦落到无处安身的地步,成为“浪人”。其中一部分浪人被迫从事当时被认为卑贱的手工业和商业活动,一部分浪人放弃武士身份,去做教师、医生、作家等。下级武士的沦落和向资产阶级的转化,为明治维新准备了领导者。
材料二19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的黄金和白银的比价是1∶5,而国际市场上却是1∶15或16,也就是日本的白银价比国际市场上要贵三倍多。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2)面对材料二所述这种状况,西方商人采取了什么举动?
(3)材料一、二中的这些变化给日本封建秩序和日本社会带来什么影响?
材料一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强烈地冲击着幕藩统治者。将军和大名的生活日益腐化奢侈,购买大量的各种各样的商品,需要大量的货币,单靠出卖“年贡米”已不能满足需要,于是就向豪商们借债。据估计,1790年的债务总额高达6000万两黄金,年息300万石米。一些大名因负债太多,只得让债主购买武士身份,给予“带刀”特权和参与藩政的权利。将军和大名因财政支绌,减少或发不出武士的禄米,使武士的生活陷于困境,不少下级武士沦落到无处安身的地步,成为“浪人”。其中一部分浪人被迫从事当时被认为卑贱的手工业和商业活动,一部分浪人放弃武士身份,去做教师、医生、作家等。下级武士的沦落和向资产阶级的转化,为明治维新准备了领导者。
材料二19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的黄金和白银的比价是1∶5,而国际市场上却是1∶15或16,也就是日本的白银价比国际市场上要贵三倍多。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2)面对材料二所述这种状况,西方商人采取了什么举动?
(3)材料一、二中的这些变化给日本封建秩序和日本社会带来什么影响?
2.单选题- (共17题)
4.
1895年7月19日,清廷发布上谕:“图自强而弭祸患……以恤商惠工为本源”。其结果是
A.实践了师夷长技的主张 |
B.促进了民族工业的产生 |
C.抵制了外国对中国的侵略 |
D.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
5.
北魏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融合,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
A.封建化的过程 |
B.农耕化的过程 |
C.工业化的过程 |
D.汉化的过程 |
6.
有人说,日本明治维新是自身条件尚未成熟、在外部因素催化下发生的资产阶级改革。这里的 “外部因素”主要是指( )
A.中下级武士破产 | B.西南大名的强大 |
C.民族危机的加剧 | D.倒幕运动的胜利 |
7.
古代雅典陶瓶中有一幅画画面真实地记录了梭伦改革后雅典的少年积极学习手工技艺的场面.梭伦积极提倡这些少年学习手工技艺,主要是为了( )
A.提高平民的政治地位 | B.打击工商业奴隶主的势力 |
C.促进雅典工商业的发展 | D.改变雅典社会的产业结构 |
8.
加尔文的“先定论”在宗教改革时期具有积极作用,它
A.为西欧各国加强王权作理论辩护 |
B.号召欧洲各国人民为摆脱罗马天主教会的精神控制而斗争 |
C.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理论辩护 |
D.为使天主教焕发新的生命而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创造舆论 |
10.
《容斋随笔》说:“七国虎争天下,莫不招致四方游士。然六国所用相,皆其宗族及国人。独秦不然……卒之所以兼天下者,诸人之力也。”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任用外来人才是秦国统一全国的原因之一 |
B.秦国对人才的待遇高于其他六国 |
C.战国时人才不能自由流动 |
D.秦国只任用外来人才 |
11.
(题文)“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这一现象实质上反映了( )
A.统治者的决策有了大量的依据 |
B.民族资产阶级参与政权的强烈愿望 |
C.君主专制统治已不得人心 |
D.戊戌变法得到全国各阶层的热烈欢迎 |
12.
18世纪末关于埃及社会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马木路克推翻奥斯曼帝国的统治,重掌政权
②国内军阀割据,连年战乱
③社会经济凋敝,民不聊生
④西方列强对埃及进行侵略
①马木路克推翻奥斯曼帝国的统治,重掌政权
②国内军阀割据,连年战乱
③社会经济凋敝,民不聊生
④西方列强对埃及进行侵略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②④ |
14.
梁启超认为:“戊戌维新,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小,而实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评价,与此相吻合的是
A.把西方政治制度介绍到中国 |
B.掀起了爱国救亡运动的高潮 |
C.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觉醒 |
D.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条件 |
15.
戊戌变法后,大部分新政措施被推翻、废止,重行禁止士民上书,大权被慈禧太后所掌握,皇帝徒有虚名,改革之事,遂成泡影。当时被保留下来的是
A.改革科举制,废除八股取士 |
B.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
C.精简机构,裁减冗员 |
D.设立京师大学堂 |
17.
北魏孝文帝改革前夕,吏治腐败,民怨沸腾。为了从根本上杜绝贪赃枉法,北魏孝文帝决定
A.以官吏的政绩作为决定官吏任期的依据 |
B.对“枉法”的官吏一律处死 |
C.给百官颁行俸禄,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 |
D.对“贪赃”的官吏严惩不贷 |
19.
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潮流,其对中国政治格局的变化产生的影响是
A.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
B.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 |
C.巩固了北魏对黄河流域的统治 |
D.为结束分裂完成统一奠定了基础 |
20.
1876年一位封建地主说:“街上到处都是热烈的气氛。成群的农民和绅士都站在宫殿前,大声呼喊着‘万岁!万岁!’”农民之所以如此热烈,主要原因是
A.农奴从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 |
B.农民从地主那里分到一块份地 |
C.摆脱农奴主控制,归村社严格管理 |
D.彻底摆脱封建束缚 |
3.选择题- (共4题)
21.2014年3月26日,天文学家在冥王星更外侧的太阳系边缘发现一颗太阳系的新成员,这颗“冰冻星球”的发现暗示在那个寒冷的区域很有可能还隐藏着比冥王星更大的天体。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