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般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5237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20

1.单选题(共13题)

1.
《宋书》记载:“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材料反映的现象是
A.两汉时期江南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B.东晋南朝时期经济重心出现南移趋势
C.三国统治者均重视农业发展
D.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
2.
有学者总结了汉初的经济政策,如下表所示。这些政策
时期
经济政策
汉文帝
丁男徭役减为“三年而一事”
“纵民得铸钱、冶铁、煮盐”
汉景帝
复收田租(“十五税一”)之半,即三十税一
 
A.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确立
B.有利于自耕农经济发展
C.促进了盐铁官营的实施
D.协调了农工商业的关系
3.
王国维《西域井渠考》:“西域本无此法,及汉通西域,以塞外乏水,且沙土善崩,故以井渠法施之塞下。”材料所说的井渠是
A.战国时期郑国主持开凿而成
B.汉代关中农民所创造
C.流行于云南一带的灌溉工具
D.东汉南阳太守杜诗所发明
4.
春秋战国时期小农经济产生的原因有
①铁农具的出现和逐步普及
②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③曲辕犁的出现
④自然经济的推动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
汉代有一典型案例:父亲和别人因口角发生斗殴,对方用刀刺父亲,儿子持棍相救,结果误伤了父亲。依据汉律,子伤其父,应论死罪。但最终判决认为,“父子至亲”,儿子出于孝心持棍救助,应当无罪免刑。这一判决反映了汉代
A.司法审判标准极度混乱
B.儒家伦理道德影响司法
C.儒学成为唯一司法依据
D.孝治天下儒家独尊观念
6.
春秋战国时期,在社会上形成一些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他们互相诘难,批驳的目的是
A.寻求治国平天下之道
B.发展私学教育
C.挽救奴隶制度
D.研究人和人类社会
7.
下列古代名人与其成就的搭配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顾恺之--创作《洛神赋图》
B.贾思勰--撰写《齐民要术》
C.华佗--写成《伤寒杂病论》并发明麻沸散
D.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8.
如表是春秋战国时期从事政治活动的人中对出身所做的调查:
时间
总人数,
出身微贱的人
所占比例
春秋时期
516
134
26%
战国时期
713
392
55%
 
这说明
A.世卿世禄制度彻底消失
B.平民成为官员主要来源
C.平民政治代替贵族政治
D.社会阶层流动日趋频繁
9.
在中国古代,改名换姓非同小可,对皇帝来说尤其如此。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提倡学习汉族文化风俗,带头将自己的鲜卑族姓氏改为汉族姓氏。这一举动
A.大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B.加速了民族融合的过程
C.使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D.加速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10.
商鞅变法图强后,出现了大量客卿效命于秦国的局面,秦人在君位继承问题上向来多是“择勇猛者立之”。这说明当时秦国
A.保留了浓厚的部落制度残余
B.宗法制基本得到破坏
C.地处偏僻未受中原文化影响
D.血缘亲疏观念淡薄
11.
历史地图蕴含了丰富的信息。下列信息不能从如图中提取到的是
A.北魏统一了北方的黄河流域
B.迁都时在位的是北魏孝文帝
C.北魏都城由平城(大同)迁到洛阳
D.与北魏对峙的南方政权是齐
12.
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A.中央集权
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C.独断性和随意性
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13.
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如王国维《秦郡考》考证共有48郡,谭其骧《秦郡新考》推定为46郡。某同学在考评秦朝设郡的具体数目时,收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其中最可信的应是
A.《汉书》的记载
B.民间的传说
C.史家的研究论文
D.秦简的记载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