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克里米亚(克里木)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同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材料二 1861年俄国自上而下的改革,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这次改革是按照农奴主利益进行的,因此,农奴制度废除的很不彻底。改革后,沙皇政权基本原封不动,大部分的土地还是掌握在贵族地主手里,保存了贵族地主大土地占有制……俄国引起革命的各种社会矛盾,依然存在,并且继续在发展。
——张兴仪《浅谈一八六一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材料一中“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是指哪些(民族)国家?如何理解这场战争对俄国来说是“绝望的搏斗。”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1861年改革“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
A.(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材料一克里米亚(克里木)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同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材料二 1861年俄国自上而下的改革,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这次改革是按照农奴主利益进行的,因此,农奴制度废除的很不彻底。改革后,沙皇政权基本原封不动,大部分的土地还是掌握在贵族地主手里,保存了贵族地主大土地占有制……俄国引起革命的各种社会矛盾,依然存在,并且继续在发展。
——张兴仪《浅谈一八六一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材料一中“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是指哪些(民族)国家?如何理解这场战争对俄国来说是“绝望的搏斗。”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1861年改革“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
2.材料分析题- (共2题)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高祖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协定群情,外名南伐,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
——《魏书·李冲传》
(1)材料反映了怎样的问题?
(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有哪些?
(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学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材料高祖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协定群情,外名南伐,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
——《魏书·李冲传》
(1)材料反映了怎样的问题?
(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有哪些?
(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学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财不足用于上而下已弊,兵不足威于外而敢骄于内,制度不可为万世法而日益丛杂,一切苟且,不异五代之时。
———欧阳修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
(2)对上述社会问题北宋进行了哪两次改革?
材料财不足用于上而下已弊,兵不足威于外而敢骄于内,制度不可为万世法而日益丛杂,一切苟且,不异五代之时。
———欧阳修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
(2)对上述社会问题北宋进行了哪两次改革?
3.单选题- (共27题)
4.
战国时期,商鞅把原来“百步为亩”的小田界“阡陌”和每一井田的大田界“封疆”,统统破除,重新设置田界,不许私自移动;并把土地授给农民,土地可以买卖。这种做法实际上
A. 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B. 巩固了奴隶主的权力
C. 进一步推广了井田制
D. 将所有土地公有化
A. 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B. 巩固了奴隶主的权力
C. 进一步推广了井田制
D. 将所有土地公有化
7.
列宁曾指出,经过1861年改革,“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下列能够说明这一点的是。
A.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 |
B.农民可以通过赎买的方式获得土地 |
C.农民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 |
D.农民仍然受到地主控制的村社严格管理 |
8.
韦骧《钱塘集》中描述:王安石变法后,“惠遍农无乏,输均役不骚。保兵知警守,吏禄绝贪饕。……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河淤开亿顷,海贾集十艘”。形成“保兵知警守”“何淤开亿顷”的主要原因是实行了
A.免役法、将兵法 |
B.将兵法、方田均税法 |
C.青苗法、募役法 |
D.保甲法、农田水利法 |
9.
公元前361年,秦孝公继位。那时各诸侯国会盟,拒绝邀请秦国参加。公元前343年,周天子派人送礼给秦孝公,各诸侯国也都派人来称赞。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秦国最先进行了变法改革 |
B.秦国的社会风尚为之一新 |
C.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强国 |
D.各国害怕秦发动兼并战争 |
14.
青苗法实行之后,韩琦从大名府上疏宋神宗,指出青苗法的实行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对此,宋神宗说:“琦真忠臣,虽在外,不忘王室。朕始谓可以利民,不意乃害民如此,出令不可不审。”宋神宗的态度表明他
A.重视收集地方官员对变法的看法 |
B.对推行青苗法的态度发生了动摇 |
C.已经对王安石的变法失去了信心 |
D.对保守派的反对意见仍置之不理 |
17.
19世纪上半期,俄国社会要求变革的呼声日益强烈,“十二月党人”与“知识分子”群体都
A.反对沙皇专制统治,主张废除农奴制 |
B.都发生过武装起义 |
C.筹划革命组织,进行革命活动 |
D.创办报刊,宣传革命思想 |
20.
(题文)明治维新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功,是因为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主导因素是
A.天皇权力至高无上,支持革新力量进行改革 |
B.废藩置县,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近代统一国家 |
C.倒幕派掌握政权,进行了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 |
D.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
29.
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在目的和作用上的相似之处有
①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②限制了官僚地主的利益
③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④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①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②限制了官僚地主的利益
③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④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③④ |
4.选择题- (共8题)
33.下表是小张2017年9月的收支账单。从账单中可以看出,货币执行的职能是( )
时间 | 项目 | 金额(元) |
9月1日 | 工资月收入 | 5 000 |
9月10日 | 交房租 | 2 500 |
9月15日 | 从银行取出利息 | 500 |
9月26日 | 购买稻香村礼品月饼一盒 | 100 |
①世界货币 ②流通手段 ③贮藏手段 ④支付手段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7道)
选择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