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咸丰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52332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23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古往今来,中外的有识之士都在不断地追求政治进步,不同的历史因素造就了各具特色的政治制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益于民主化的方向发展。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光荣革命创造了一种适合英国历史和政治传统的新的社会进步方式……从此以后,英国就是在议会制度的框架之内,进行和平和渐进的制度的改革。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钱秉旦
(1)根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政治制度经历了怎样的过程?雅典“政治自由化”的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述17世纪晚期至19世纪中期英国政制改革的和平进程。

2.单选题(共9题)

2.
伯里克利执政时代是希腊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下列属于伯里克利时代民主政治的进步之处有
①按每年收入将公民分为四个等级
②除十将军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
③创立陶片放逐法
④发放津贴以鼓励公民参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
恩格斯把罗马法誉为“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恩格斯作出这一评价主要依据是,罗马法
A.在法律上保护了财产私有权
B.保证了公民政治上的参政权
C.蕴涵了人人平等的法律观念
D.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
4.
《罗马法概论》指出“所有残存的文本看起来都具有土生土长的特点,这同流传下来的传统说法相一致:平民们所寻求的不是改革法律,而是公开法律”。“公开法律”指的是制定
A.《十二铜表法》
B.习惯法
C.万民法
D.自然法
5.
罗马诗人维吉尔指出:希腊人也许是更优秀的雕塑家、雄辩家和思想家,但唯有罗马人才懂得如何统治一个帝国。维吉尔此言论基于:
A.罗马有更完备民主制度
B.罗马法的适时调整
C.雅典民主制不利于扩张
D.希腊人尚浮华不务实
6.
马克思曾这样评价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世界的要求。”“当时世界的要求”主要指的是
A. 工业资产阶级参与政权
B. 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
C. 议会改革扩大民主权力
D. 发展生产力以改善生活
7.
《世界通史——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中说:“因为欧陆的各国革命只是一些起义和随之而来的权力调整而已……实际上对社会的根本触动、改变不大。若以调整大政治格局及其带来的深远影响而言,则不能和英国的(1832年)议会改革相提并论。”据此可知,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
A.改变了原有社会制度
B.促进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C.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D.保障了工人、农民阶级的权益
8.
程汉大在其《英国政治制度史》中称:“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下列各项,属于17世纪末这一“全新的政体”的基本特点的是
A. 国王“统而不治”
B. 内阁掌控行政权
C. 议会主权地位强化
D. 内阁和议会相互制衡
9.
1711年,英国下院通过对法停战法案,但被在上院占据多数的辉格党贵族所阻挠。为此,安妮女王于当年年底一次将12名托利党人封为贵族,改变了上院党派力量对比,使英国退出了战争。这说明当时英国
A.国王仍拥有一定权力
B.《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C.托利党战争欲望强烈
D.国王权力高于议会权力
10.
北宋中期,宋神宗曾对王安石说:“祖宗守天下,能百年无大变,粗致太平,以何道也?”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A.宋朝实行均田限田的措施
B.宋朝“强干弱枝,分化事权”的措施
C.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实行变法
D.宋朝“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政策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