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4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间手工业在官营手工业的压制下,生存空间狭窄。他们为了生活和避免无谓的竞争,彼此之间总是对技术秘密实行封锁,甚至为保守一技之长,传子或传媳而不传女,或有女不嫁。……再加之中国封建社会周期性的社会动荡,不仅使数十年、数百年积累的社会财富毁于一旦,而且使手工业生产的主体——家族不断更换,难以长期和连续发展。还有我国的多子继承制度所造成的折产不断,致使生产资本的积累和生成规模的扩大极为缓慢。
——摘编自张九洲《中国经济史概论》
材料二薛福成在谈论轮船招商局时说,商办固然比官办好,但如果单独由民间自办,又恐商情之相轧也,则督以大员而齐其政令;恐商利之未饶也,则酌拔漕粮而弭其缺乏,所以,官督还是必要的。郑观应主张“决胜于商战”,强调“用官权以助商力所不逮,而后战本固,战力好也。”他说:“第商务之战,既应藉官为护持,而工艺之兴,尤必藉官权为振作”,“造作则借官率以兴创之”。对于采矿业,他认为,“全归商办,则土棍或至阻挠,兼倚官威,则吏役又多需索”,更必须采取“官督商办”的经营方式,“商招殷以兴工,不得有心隐漏;官稽查以征税,亦不得分外诛求”,于是“上下相维,二弊俱去”。
——摘编自宋美云等《近代天津工业与企业制度》
材料三苏俄(联)政府从新经济政策初期的被动容忍私人资本主义存在,逐渐转变为主动地适当地利用和发展一定的资本主义成分。1921年12月政府作出决定:凡雇佣工人20名以下的小企业,不论是否已被国家接管,一律归还业主或者出租。1921年——1922年,14个企业租让给外国资本家,1922年3月成立17个公私合营企业。直到1922年上半年,私营企业多达257个,到了年底,资本主义企业占了全国总数的88.5%。
——摘编自李冠乾《苏联史研究》
根据材料一,概述阻碍古代中国民间手工业发展的因素。
材料二中的思想家们提出了怎样的经营方式?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们提出此经营方式的理由。
材料二、三中有关经营方式的阐述有何相同点?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俄(联)政府大力发展私营企业的意义。
材料一民间手工业在官营手工业的压制下,生存空间狭窄。他们为了生活和避免无谓的竞争,彼此之间总是对技术秘密实行封锁,甚至为保守一技之长,传子或传媳而不传女,或有女不嫁。……再加之中国封建社会周期性的社会动荡,不仅使数十年、数百年积累的社会财富毁于一旦,而且使手工业生产的主体——家族不断更换,难以长期和连续发展。还有我国的多子继承制度所造成的折产不断,致使生产资本的积累和生成规模的扩大极为缓慢。
——摘编自张九洲《中国经济史概论》
材料二薛福成在谈论轮船招商局时说,商办固然比官办好,但如果单独由民间自办,又恐商情之相轧也,则督以大员而齐其政令;恐商利之未饶也,则酌拔漕粮而弭其缺乏,所以,官督还是必要的。郑观应主张“决胜于商战”,强调“用官权以助商力所不逮,而后战本固,战力好也。”他说:“第商务之战,既应藉官为护持,而工艺之兴,尤必藉官权为振作”,“造作则借官率以兴创之”。对于采矿业,他认为,“全归商办,则土棍或至阻挠,兼倚官威,则吏役又多需索”,更必须采取“官督商办”的经营方式,“商招殷以兴工,不得有心隐漏;官稽查以征税,亦不得分外诛求”,于是“上下相维,二弊俱去”。
——摘编自宋美云等《近代天津工业与企业制度》
材料三苏俄(联)政府从新经济政策初期的被动容忍私人资本主义存在,逐渐转变为主动地适当地利用和发展一定的资本主义成分。1921年12月政府作出决定:凡雇佣工人20名以下的小企业,不论是否已被国家接管,一律归还业主或者出租。1921年——1922年,14个企业租让给外国资本家,1922年3月成立17个公私合营企业。直到1922年上半年,私营企业多达257个,到了年底,资本主义企业占了全国总数的88.5%。
——摘编自李冠乾《苏联史研究》
根据材料一,概述阻碍古代中国民间手工业发展的因素。
材料二中的思想家们提出了怎样的经营方式?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们提出此经营方式的理由。
材料二、三中有关经营方式的阐述有何相同点?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俄(联)政府大力发展私营企业的意义。
2.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民国初年,中国教育事业发生了许多革命性的变化。南京临时政府和北洋政府都成立了教育部,颁布了《民国教育部官职令》、《普通教育暂行办法》、《教育会章程》等一系列教育法令和制度,对清末教育作了一些重大改革。而到了1912年3月,《临时政府公报》公布:凡各种教科书,务合乎共和民国宗旨,清学部颁行之教科书,一律禁用;小学读经科一律废止。1912年9月,教育部又公布“壬子学制”,统一了我国小学、中学、大学、师范、职业教育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并规定:小学实行义务教育和男女同校、设立女子中学、女子职业学校等;又颁布半日制学校规程,大量开办师范及各种职业学校,以补正规教育之不足。因此,学校和学生数量增长很快,据教育部统计:1907—1915年,不到10年间,学校数增加了91851所,学生数增加了3269263人。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初年教育改革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材料民国初年,中国教育事业发生了许多革命性的变化。南京临时政府和北洋政府都成立了教育部,颁布了《民国教育部官职令》、《普通教育暂行办法》、《教育会章程》等一系列教育法令和制度,对清末教育作了一些重大改革。而到了1912年3月,《临时政府公报》公布:凡各种教科书,务合乎共和民国宗旨,清学部颁行之教科书,一律禁用;小学读经科一律废止。1912年9月,教育部又公布“壬子学制”,统一了我国小学、中学、大学、师范、职业教育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并规定:小学实行义务教育和男女同校、设立女子中学、女子职业学校等;又颁布半日制学校规程,大量开办师范及各种职业学校,以补正规教育之不足。因此,学校和学生数量增长很快,据教育部统计:1907—1915年,不到10年间,学校数增加了91851所,学生数增加了3269263人。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据材料,概括民国初年教育改革的特点。(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初年教育改革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阿富汗地处中亚南部,与苏联、中国、伊朗和巴基斯坦等国接壤,战略位置十分重要。……1979年12月27日晚7时,苏联以受到邀请为借口,派军队侵入阿富汗。苏军的侵略在阿富汉国内外引起了极大反晌,国内,阿富汗人民掀起了反苏高潮,大大小小的抗苏游击队退及阿富汗全国各地……到1987年,联合国连续9次通过决议,要求苏联军队立即、全部、无条件地撤出阿富汗。美国对阿富汗的抗苏力量进行了大量军事和经济援助。由于侵阿战争,苏联的军事和经济负担越来越重,人民的不满也日益增大,1986年,苏联决定从阿富汗撤军。
——《苏军入侵阿富汗》
材料一小布什急需通过行动证明自己,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力:战后最长经济繁荣期已经结束了,美国经济走向衰落,急需一剂强心针;美国在北约东扩以后,大大地压缩了俄罗斯的战略空间,但是对于有着称霸全球野心的美国而言,这只是扩张的开始,进入俄罗斯的传统战略空间中亚地区是他们梦寐以求的,阿富汗是中亚的核心地带,占领阿富汗有着政治、军事等多方面的利益。2001年阿富汗战争是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在10月7日起对阿富汗基地组织和塔利班的一场战争。
——《环球军事》
(1)苏联发动阿富汗战争目的何在?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苏联撤军阿富汗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为什么发动阿富汗战争。美苏两国发动战争的共同点是什么?
材料一阿富汗地处中亚南部,与苏联、中国、伊朗和巴基斯坦等国接壤,战略位置十分重要。……1979年12月27日晚7时,苏联以受到邀请为借口,派军队侵入阿富汗。苏军的侵略在阿富汉国内外引起了极大反晌,国内,阿富汗人民掀起了反苏高潮,大大小小的抗苏游击队退及阿富汗全国各地……到1987年,联合国连续9次通过决议,要求苏联军队立即、全部、无条件地撤出阿富汗。美国对阿富汗的抗苏力量进行了大量军事和经济援助。由于侵阿战争,苏联的军事和经济负担越来越重,人民的不满也日益增大,1986年,苏联决定从阿富汗撤军。
——《苏军入侵阿富汗》
材料一小布什急需通过行动证明自己,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力:战后最长经济繁荣期已经结束了,美国经济走向衰落,急需一剂强心针;美国在北约东扩以后,大大地压缩了俄罗斯的战略空间,但是对于有着称霸全球野心的美国而言,这只是扩张的开始,进入俄罗斯的传统战略空间中亚地区是他们梦寐以求的,阿富汗是中亚的核心地带,占领阿富汗有着政治、军事等多方面的利益。2001年阿富汗战争是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在10月7日起对阿富汗基地组织和塔利班的一场战争。
——《环球军事》
(1)苏联发动阿富汗战争目的何在?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苏联撤军阿富汗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为什么发动阿富汗战争。美苏两国发动战争的共同点是什么?
4.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解放后,岑仲勉、吕思勉1957年、1959年先后在其论著中,认为武则天是“暴主”“无棘毫政绩可纪”。1959年10月16日,中国戏剧家协会与北京文联召开的会议上,著名史学家吴晗、翦伯赞、吕振羽等进行了发言,一致肯定武则天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十年浩劫中,“四人帮”对武则天进行了歪曲和利用,在“左”的教条主义的支配下,将武则天研究引上了邪路。1982年,李必忠、陈贤华认为,武则天“继承了贞观时期的基本国策。通观全局,当时社会是继续向前发展的,是从‘贞观之治’到‘开元之盛’的一个重要阶段,对于这一段历史的总导演,也应给予一定的历史地位
——武则天应得到基本肯定。——整理自李荷先《武则天研究的历史回顾与探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成立后对武则天评价的阶段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历史人物评价的主要因素。
材料解放后,岑仲勉、吕思勉1957年、1959年先后在其论著中,认为武则天是“暴主”“无棘毫政绩可纪”。1959年10月16日,中国戏剧家协会与北京文联召开的会议上,著名史学家吴晗、翦伯赞、吕振羽等进行了发言,一致肯定武则天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十年浩劫中,“四人帮”对武则天进行了歪曲和利用,在“左”的教条主义的支配下,将武则天研究引上了邪路。1982年,李必忠、陈贤华认为,武则天“继承了贞观时期的基本国策。通观全局,当时社会是继续向前发展的,是从‘贞观之治’到‘开元之盛’的一个重要阶段,对于这一段历史的总导演,也应给予一定的历史地位
——武则天应得到基本肯定。——整理自李荷先《武则天研究的历史回顾与探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成立后对武则天评价的阶段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历史人物评价的主要因素。
2.论述题- (共1题)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日本学者宫崎市定在《东洋近代史》中说:“中国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都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与欧洲文艺复兴现象比较,应该理解为并行和等值的发展,因而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中国现代历史学家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认为“宋代对外之积弱不振、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评材料中关于宋代的观点。
日本学者宫崎市定在《东洋近代史》中说:“中国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都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与欧洲文艺复兴现象比较,应该理解为并行和等值的发展,因而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中国现代历史学家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认为“宋代对外之积弱不振、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评材料中关于宋代的观点。
3.单选题- (共8题)
6.
古代罗马法规定:如果主人的严酷看起来是无法忍受的,将强迫主人出卖他们的奴隶。这反映出罗马法
A.关注奴隶利益,追求公平正义
B.打破贵族垄断法律,抑制上层强权
C.强调法律至上,向往天赋人权
D.力保社会稳定,维护阶级统治
A.关注奴隶利益,追求公平正义
B.打破贵族垄断法律,抑制上层强权
C.强调法律至上,向往天赋人权
D.力保社会稳定,维护阶级统治
7.
下而是不同时期人们对中国抗战的评价情况表。三种评价表述的共同主题是中国抗战的胜利
今天在南北战场上,是争着死,抢着死,因为大家有绝对的信仰。知道牺牲自己,是换取中华民族子子孙孙万代的独立自由 |
中国战后参与了世界格局的重建,成为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
第一次在反抗外来侵略的战争中取得如此巨大胜利,延续了中华文明的血脉 |
A.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 B.是中国民族精神和凝聚力的一次重塑 |
C.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 D.是中国民族复兴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
8.
1982年9月1日,当任中共中央***的胡耀邦同志在中共十二大报告中第五节以“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为总标题,提出“中国决不依附于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决不屈服于任何大国的压力”。这一谈话实质是强调
A.坚持反帝、反殖、反霸的连续性 | B.坚持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必要性 |
C.我国实行不与大国“结盟的政策 | D.继续推行“一边倒”政策是必要的 |
9.
据《新全球史》记载,早在12世纪福建就进口稻米,而专门种植荔枝、柑橘及甘蔗高价销往北方,尽管政府要求福建人种植稻米以减少对进口稻米的依赖,却收效甚微。这种现象反映了该地区
A.比较适合种植经济作物 | B.政府放松对商业的限制 |
C.农副产品的商品化 | D.人们对于外国稻米的喜好 |
10.
《十三行史料展》记述“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广州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这里拥有通往世界各主要港口的环球贸易航线。……客观上造就了一个时期里著名的中西贸易中心和广州历史上令世界瞩目的经济文化的辉煌时代。”鸦片战争前夕广州十三行的兴盛说明
A.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 B.清政府积极开拓世界市场 |
C.闭关锁国政策的松动 |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
11.
观察下面的江南制造局支出(1867~1894年)表,从中可知江南制造局(注:根据魏之荣《江南制造局记》卷四的有关材料计算编制)


A.管理上体现出以洋为师的特点 | B.已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C.经营上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 | D.为参与市场竞争做好了准备 |
12.
史家甲:“文艺复兴不只是文学或艺术的再兴,也是人类智识和个人之觉醒或再生,而为近代世界的开始”。史家乙:“文艺复兴是中古时代转移至近代的过渡时代,它同时具备了两个时代的特性”。对两位史家关于文艺复兴看法理解恰当的是:
A.史家甲关注历史的延续和连结 | B.史家乙侧重历史的新异和变迁 |
C.两位史家的解释并无明显差别 | D.两位史家论述视角有较大不同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