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材料一:(克里米亚战争后,俄国人意识到)文明现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我们不是在走向胜利,而是在走向失败,我们唯一得到一点安慰的是,俄国将通过这一经历学到今后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1861年)2月19日颁布的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共包括一系列文件,……它的主要内容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农奴的人身解放。从法令颁布时起,农民获得自由处理个人和家庭事务的人身自由权。此后,地主不得再把农民当作牲畜和器物任意买卖和交换。但地主对农民的经济以外的强制并未完全消灭,……
二、关于份地和农民因使用份地而须负担的义务。农民在获得人身解放时得到一块份地。同时负担一定的义务。……地主利用这些规定,割去农民份地中最肥沃、收益最大的部分。……授予农民的份地,在法律上仍是地主的财产,农民只有“永久使用权”,在农民和地主订立赎取份地的契约以前,必须对地主尽一定的义务。
三、关于赎取份地手续。……在赎地时,农民必须先付赎金的20一25%,其余7580%由政府从国库拨款垫付给地主,农民在以后四十九年内每年以“赎地费”形式偿还。……赎金大大高出了当时的实际地价……
四、关于改革后农民的管理组织。为了管理改革以后的农民,政府利用旧的村社组织。……
——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近代部分》
材料三:1959年9月21回,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通过《关于废除封建农奴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的决议》,决定对参加叛乱的农奴主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一律没收,分配给农奴和奴隶;对未参加叛乱的农奴主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由国家出钱赎买后。分配给农奴和奴隶。
——粱俊艳、张云《中国西藏与欧美主要国家废除农奴制(奴隶制)比较》
材料四:1961年,西藏各地开始实行普选。昔日的农奴和奴隶破天荒第一次获得当家做主的权利。1965年9月,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成功召开,西藏自治区正式宣告成立。出席大会的301名代表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代表占80%以上,藏族代表中绝大多数是翻身农奴和奴隶。
——《热地:我亲身经历了西藏历史发展的伟大转折》
(1)材料一中“文明现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这里的“文明”指的是什么?俄国“学到今后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学习的结果是什么?(2)据材料二,指出改革后俄国农奴的政治、经济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列宁为什么说这次改革“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的残酷掠夺”?结合材料对此观点加以论证。
(3)据材料三、四,指出西藏废除农奴制后,农奴的地位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就上述材料,指出这两次改革的性质。
材料一:康有为说:“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于是他们重搬儒术,利用当时迷信孔子的社会心理,把孔子乔装打扮,拼命神话,从而塑造出“托古改制”的孔子,以对抗“述而不作”的孔子,依援孔子儒经实现他们的维新大业。可以说,维新派的“迷恋传统文化”,是依据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欲托孔子以行其术”。
材料二:尽管当时很闭塞,严家弄又在乡下,像“戊戌政变”这样的大事,我们也不知道,可是皇帝和皇太后“驾崩"就不同了,“地保”打着小锣挨家挨户地通知。(注:严家弄,作者故居所在地,原为杭州城郊)
——夏衍《懒寻旧梦录》
材料三:维新党的计划太轻率了,太危险了,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一位强者的勇气……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顾问康有为和其它人等都缺乏工作经验,他们简直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他们把足够九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材料四:在明治维新时期,我们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一方面日本全面学习西方,从军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日本的精英阶层善于学习,全力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化;另一个方面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因素。
---刘涛《从“万世一统”的宗教神话看日本崛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维新派“重搬儒术”的原因?(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皇帝的方向"是什么?分析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维新派变法失败的原因。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指出明治维新在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领域采取哪些“看起来非常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
2.单选题- (共26题)
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 | 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 |
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 | 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
A.①②③④ | B.③①②④ | C.③④①② | D.②③④① |
A.人性解放 |
B.政治启蒙 |
C.禁欲主义 |
D.与上帝对话 |
A.严复 | B.赫胥黎 | C.康有为 | D.李大钊 |
A.强调托古改制 |
B.宣扬种族革命 |
C.动员了社会各阶层民众 |
D.利用了传统历史文化资源 |
①主张信仰得救,并把其解释为先定论 ②主张简化教会组织和宗教仪式,制定严格的道德标准
③提出建立民族教会的主张 ④创立的加尔文宗不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A.改革有助于社会进步,但改革者不会有好结果 |
B.改革有风险,改革者应注意保护自己 |
C.改革需要改革者的奉献和牺牲精神 |
D.改革应对反动势力进行彻底镇压 |
A.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解放农民 | B.使农民获得了土地 |
C.从根本上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 D.动摇了俄国的封建生产关系 |
A.前者天皇权力至高无上,后者君主权力受宪法制约 |
B.前者天皇凌驾于议会之上,后者议会权力超过国王 |
C.前者是封建君主专制政治体制,后者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
D.前者内阁大臣对天皇负责,后者内阁大臣对议会负责 |
A.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 |
B.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 |
C.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 |
D.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 |
3.选择题- (共2题)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6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