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第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5229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2/6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克里米亚战争后,俄国人意识到)文明现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我们不是在走向胜利,而是在走向失败,我们唯一得到一点安慰的是,俄国将通过这一经历学到今后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1861年)2月19日颁布的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共包括一系列文件,……它的主要内容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农奴的人身解放。从法令颁布时起,农民获得自由处理个人和家庭事务的人身自由权。此后,地主不得再把农民当作牲畜和器物任意买卖和交换。但地主对农民的经济以外的强制并未完全消灭,……

二、关于份地和农民因使用份地而须负担的义务。农民在获得人身解放时得到一块份地。同时负担一定的义务。……地主利用这些规定,割去农民份地中最肥沃、收益最大的部分。……授予农民的份地,在法律上仍是地主的财产,农民只有“永久使用权”,在农民和地主订立赎取份地的契约以前,必须对地主尽一定的义务。

三、关于赎取份地手续。……在赎地时,农民必须先付赎金的20一25%,其余7580%由政府从国库拨款垫付给地主,农民在以后四十九年内每年以“赎地费”形式偿还。……赎金大大高出了当时的实际地价……

四、关于改革后农民的管理组织。为了管理改革以后的农民,政府利用旧的村社组织。……

——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近代部分》

材料三:1959年9月21回,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通过《关于废除封建农奴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的决议》,决定对参加叛乱的农奴主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一律没收,分配给农奴和奴隶;对未参加叛乱的农奴主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由国家出钱赎买后。分配给农奴和奴隶。

——粱俊艳、张云《中国西藏与欧美主要国家废除农奴制(奴隶制)比较》

材料四:1961年,西藏各地开始实行普选。昔日的农奴和奴隶破天荒第一次获得当家做主的权利。1965年9月,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成功召开,西藏自治区正式宣告成立。出席大会的301名代表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代表占80%以上,藏族代表中绝大多数是翻身农奴和奴隶。

——《热地:我亲身经历了西藏历史发展的伟大转折》

(1)材料一中“文明现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这里的“文明”指的是什么?俄国“学到今后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学习的结果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改革后俄国农奴的政治、经济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列宁为什么说这次改革“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的残酷掠夺”?结合材料对此观点加以论证。
(3)据材料三、四,指出西藏废除农奴制后,农奴的地位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就上述材料,指出这两次改革的性质。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康有为说:“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于是他们重搬儒术,利用当时迷信孔子的社会心理,把孔子乔装打扮,拼命神话,从而塑造出“托古改制”的孔子,以对抗“述而不作”的孔子,依援孔子儒经实现他们的维新大业。可以说,维新派的“迷恋传统文化”,是依据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欲托孔子以行其术”。

材料二:尽管当时很闭塞,严家弄又在乡下,像“戊戌政变”这样的大事,我们也不知道,可是皇帝和皇太后“驾崩"就不同了,“地保”打着小锣挨家挨户地通知。(注:严家弄,作者故居所在地,原为杭州城郊)

——夏衍《懒寻旧梦录》

材料三:维新党的计划太轻率了,太危险了,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一位强者的勇气……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顾问康有为和其它人等都缺乏工作经验,他们简直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他们把足够九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材料四:在明治维新时期,我们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一方面日本全面学习西方,从军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日本的精英阶层善于学习,全力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化;另一个方面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因素。

---刘涛《从“万世一统”的宗教神话看日本崛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维新派“重搬儒术”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皇帝的方向"是什么?分析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维新派变法失败的原因。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指出明治维新在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领域采取哪些“看起来非常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

2.单选题(共26题)

3.
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
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4.
中国新时期的改革从农村率先突破,推行了一些列重大改革,按先后顺序排列是①产业结构调整②税费改革③家庭联产承包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③④①②D.②③④①
5.
公元前5世纪以前,希腊哲人主要探讨的是宇宙本原等问题。其后,智者学派另提出一些命题,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皆有丰富的论述,希腊哲学的主题已转移到
A.神
B.自然
C.人
D.政治
6.
德国宗教改革的直接原因是
A.天主教会到德国兜售赎罪券
B.马丁·路德提出宗教改革的政治主张
C.加尔文在瑞士日内瓦进行宗教改革试验
D.天主教会对德国的压榨
7.
针对中世纪经院哲学家推崇教会文本的权威,崇拜圣徒,有学者批判道:他们“轻视人的本质,不知道我们生下来是为了什么、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往哪里去”。这反映了该学者主张
A.人性解放
B.政治启蒙
C.禁欲主义
D.与上帝对话
8.
维新思想发展过程中明显体现出中西思想结合的是
A.严复B.郑观应C.康有为D.王韬
9.
19世纪末期,达尔文的“进化论”传入中国,其核心思想“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对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巨大的震撼和影响。下列哪位学者翻译《天演论》使进化论思想传入中国(  )
A.严复B.赫胥黎C.康有为D.李大钊
10.
近代维新派知识分子大都主张以孔子符号作为重建中国政治、文化秩序之张本,革命派知识分子大都主张以黄帝为民族符号来凝聚国民群体。两种主张都
A.强调托古改制
B.宣扬种族革命
C.动员了社会各阶层民众
D.利用了传统历史文化资源
11.
北宋中期形成积贫积弱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宋加强中央集权所致B.北方民族的南侵
C.对西夏、辽的战争耗费和赔款D.财政入不敷出
12.
下列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中与民族融合无关的是
A.“诏断北语,一从正音”
B.制定官员的俸禄制
C.颁布均田令
D.迁都洛阳
13.
戊戌变法的最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
A.彻底的批判了封建思想
B.发展社会经济
C.推动政治改革
D.促进思想启蒙
14.
“几只蒸汽船,惊破太平梦”日本对此作出的反应中表述有误的是
A.对外开放,学习西方
B.改革幕政,富国强兵
C.推翻天皇,建立民主政治
D.激发斗志,维护民族独立
15.
在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引起隐匿田亩、逃避赋税之人最激烈反对的是
A.均输法
B.市易法
C.方田均税法
D.青苗法
16.
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下列哪一趋势
A.民族的融合
B.分裂走向统一
C.中央集权加强
D.经济中心南移
17.
以下活动与加尔文有关的是 ( )
①主张信仰得救,并把其解释为先定论 ②主张简化教会组织和宗教仪式,制定严格的道德标准
③提出建立民族教会的主张   ④创立的加尔文宗不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8.
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是俄国向现代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这主要是因为()
A.颁布“解放”法令B.司法改革
C.地方自治改革D.土地改革
19.
我国的古代改革对推动社会进步起了推动作用,但商鞅因变法而车裂,王安石因变法而革职,张居正因变法而死后被抄家。由此得出的最主要结论是:
A.改革有助于社会进步,但改革者不会有好结果
B.改革有风险,改革者应注意保护自己
C.改革需要改革者的奉献和牺牲精神
D.改革应对反动势力进行彻底镇压
20.
范仲淹倡导的“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的共同目的是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现状,而“庆历新政”更侧重于
A.增加赋税
B.澄清吏治
C.培养人才
D.充实边防
21.
世人对秦国人有着“薄恩礼,好生分”的印象,这与商鞅变法的哪一措施有关
A.奖励军功
B.奖励耕织
C.焚烧诗书
D.什伍连坐和告奸制度
22.
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在俄国有了一定发展,但俄国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国家。导致俄国落后的旧制度是(  )
A.君主立宪制B.农奴制和沙皇专制C.君主专制D.天皇制
23.
之所以说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主要是因为它
A.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解放农民B.使农民获得了土地
C.从根本上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D.动摇了俄国的封建生产关系
24.
明治维新中,“文明开化”政策的最主要内容是(  )
A.提倡西方文化,发展近代教育
B.打破传统的身份等级制度
C.发展新闻出版事业
D.改变衣食住行等社会生活习惯
25.
下列改革中含有土地所有制变革的是    (    )
A.商鞅变法B.管仲改革
C.王安石变法D.张居正改革
26.
日本的君主立宪制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在形式上是相同的,但在实质上有极大差异。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前者天皇权力至高无上,后者君主权力受宪法制约
B.前者天皇凌驾于议会之上,后者议会权力超过国王
C.前者是封建君主专制政治体制,后者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D.前者内阁大臣对天皇负责,后者内阁大臣对议会负责
27.
1895年,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其标志是(    )
A.强学会的成立B.《中外纪闻》创办
C.“公车上书” D.保国会成立
28.
“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
A.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
B.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
C.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
D.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

3.选择题(共2题)

29.下列做法中,符合实验室中化学药品取用规则的是()
30.

请在下列各类航天器后面选上正确答案。

例:东方红1号——卫星

①神舟5号——{#blank#}1{#/blank#}          空间站

②先驱者10号 ——{#blank#}2{#/blank#}     宇宙飞船

③和平号 ——{#blank#}3{#/blank#}            运载火箭

④长征2号 ——{#blank#}4{#/blank#}        太空探测器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6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