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述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如下表所示。
口号与标语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定的论题进行简要的论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材料 如下表所示。
时期 | 口号 |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 | 师夷长技以制夷 |
十九世纪九十年代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实业救国;扶清灭洋;变法自强 |
二十世纪一十年代 |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打倒孔家店 |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 打倒列强除军阀;打土豪,分田地 |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 |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
口号与标语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定的论题进行简要的论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材料分析题- (共3题)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78年底,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为摆脱贫困,暗中自发将集体耕地包干到户。1979年2月,中共安徽省委召开会议,决定在肥西县山南公社进行包产到户试点,指出:许多干部一讲到包产到户,就心有余悸,可以说谈“包”色变,但农民普遍希望包产到户,这是矛盾,必须要在实践中加以检验。会议强调试点不宣传、不报道、不推广。1979年9月,中共中央下发文件,认为因某些副业生产的特殊需要和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的单家独户可以实行包产到户,一般不加以提倡。1980年9月,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指出:“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的包产到户是依存于社会主义经济,而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的,没有什么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对以包产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改革予以肯定,包产到户在农村迅速推广。1980年11月,全国农村实行包产到户的生产队为15%;到1983年初,这一比例达到93%。
——摘编自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们“谈‘包’色变”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农业生产责任制改革推进的特点及改革的意义。
1978年底,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为摆脱贫困,暗中自发将集体耕地包干到户。1979年2月,中共安徽省委召开会议,决定在肥西县山南公社进行包产到户试点,指出:许多干部一讲到包产到户,就心有余悸,可以说谈“包”色变,但农民普遍希望包产到户,这是矛盾,必须要在实践中加以检验。会议强调试点不宣传、不报道、不推广。1979年9月,中共中央下发文件,认为因某些副业生产的特殊需要和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的单家独户可以实行包产到户,一般不加以提倡。1980年9月,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指出:“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的包产到户是依存于社会主义经济,而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的,没有什么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对以包产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改革予以肯定,包产到户在农村迅速推广。1980年11月,全国农村实行包产到户的生产队为15%;到1983年初,这一比例达到93%。
——摘编自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们“谈‘包’色变”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农业生产责任制改革推进的特点及改革的意义。
3.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阿富汗人民民主党在1978年4月建立起共产主义政权之后,推行了一套仿效苏联的改革政策,违背了阿富汗社会文化传统,激起国内的普遍反抗。阿富汗政府紧急请求苏联派兵帮助镇压,经反复考虑,苏联的基本态度是不直接出兵阿富汗。但1979年阿富汗发生的反共产主义起义迫使苏联政府正式讨论出兵阿富汗的问题,克里姆林宫在犹豫中否定了出兵的设想,但阿明上台后的一系列离心倾向引起了苏联的忧虑,而阿明杀死塔拉基使形势恶化了,在克格勃和国防部的推动以及冷战思维的指导下,克里姆林宫领导人担心失去阿富汗,又要维护苏联的大国地位,最终走上了出兵道路。苏军侵阿8年多,伤亡3.5万人,耗资多达400亿美元,背上了沉重包袱而狼狈不堪。同时国际舆论强烈谴责苏联侵略行为。1980年1月,联合国全体紧急特别会议通过要求苏军从阿撤军的协议。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苏联经过反复权衡利弊后,终于作出撤军的决定。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最终撤军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阿富汗人民民主党在1978年4月建立起共产主义政权之后,推行了一套仿效苏联的改革政策,违背了阿富汗社会文化传统,激起国内的普遍反抗。阿富汗政府紧急请求苏联派兵帮助镇压,经反复考虑,苏联的基本态度是不直接出兵阿富汗。但1979年阿富汗发生的反共产主义起义迫使苏联政府正式讨论出兵阿富汗的问题,克里姆林宫在犹豫中否定了出兵的设想,但阿明上台后的一系列离心倾向引起了苏联的忧虑,而阿明杀死塔拉基使形势恶化了,在克格勃和国防部的推动以及冷战思维的指导下,克里姆林宫领导人担心失去阿富汗,又要维护苏联的大国地位,最终走上了出兵道路。苏军侵阿8年多,伤亡3.5万人,耗资多达400亿美元,背上了沉重包袱而狼狈不堪。同时国际舆论强烈谴责苏联侵略行为。1980年1月,联合国全体紧急特别会议通过要求苏军从阿撤军的协议。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苏联经过反复权衡利弊后,终于作出撤军的决定。
——摘编自李琼《从犹豫到出兵:1978-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决策探析》等
(1)根据材料,概括苏联出兵阿富汗的理由。(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最终撤军的原因
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严复通过翻译《天演论》将达尔文的进化论带到中国,并使之超越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范畴而具有了世界观的社会意义。他又通过翻译《穆勒名学》(原名《逻辑学体系》)和《名学浅说》将逻辑归纳法和演绎法介绍到中国。严复的翻译创造性地启用了很多几乎死亡的中国古典文字,如天演、公理、适者生存等,从而在西方的新式理论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之间建立起一种内在的相关性。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严复对待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及其用意。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严复所译作品种类的倾向及形成这种倾向的原因。
材料 严复通过翻译《天演论》将达尔文的进化论带到中国,并使之超越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范畴而具有了世界观的社会意义。他又通过翻译《穆勒名学》(原名《逻辑学体系》)和《名学浅说》将逻辑归纳法和演绎法介绍到中国。严复的翻译创造性地启用了很多几乎死亡的中国古典文字,如天演、公理、适者生存等,从而在西方的新式理论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之间建立起一种内在的相关性。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严复对待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及其用意。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严复所译作品种类的倾向及形成这种倾向的原因。
3.单选题- (共5题)
5.
古雅典官员任职期间,“任何公民都可因他行为不敬或侵占公款、叛国,共谋或其他严重犯罪活动而启动一种‘指控程序’来反对他,如果情况属实,他就被判处死刑。案件首先由议事会来判决,但更严重的案件通常由议事会交由陪审法庭来做最终判决,极其严重的案件,像叛国罪,由公民大会来审问”。这说明古雅典
A. 对政治权力实行严格的制约
B. 公民大会是最高司法机构
C. 官员贪污腐败现象比较严重
D. 司法审判程序缺乏合理性
A. 对政治权力实行严格的制约
B. 公民大会是最高司法机构
C. 官员贪污腐败现象比较严重
D. 司法审判程序缺乏合理性
6.
1964年,第二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纲领指出:“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是国际紧张局势和冲突的一个基本根源。”1973年第四次首脑会议号召不结盟国家要“通过有效行使反对霸权的国家主权来巩固它们的独立”,“拒绝任何形式的奴役和依附、任何干涉和压力”。材料说明不结盟运动国家
A.不满美苏两国对第三世界的争夺 |
B.意识到美国严重威胁他们的安全 |
C.欲建立他们主导的国际政治秩序 |
D.根据国际形势变化调整斗争目标 |
7.
西夏常以马匹和盐通过边境互市换取北宋的谷物和茶,并铸造有汉文“天授通宝”的钱币;金后期出现我国货币史上第一次铸造法定计数的银币。材料主要反映了
A.互通有无活跃商业市场 |
B.经济交流缓和民族关系 |
C.汉文化在边境广泛传播 |
D.少数民族商业发展面貌 |
8.
1896年盛宣怀上折直言银行之便利,认为“英、法、德、俄之银行,流通一国之财货,而得国家之保护…善于中国之票号,乃商务枢机所系。非急设中国银行,无以通华商之气脉,杜洋商之挟持。”材料强调
A.清政府支持创立华资银行 |
B.外资银行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
C.华资银行可抵御列强经济侵略 |
D.传统票号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