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雅典城邦的任何公职人员,无论地位多高,皆不能离开公民大会而擅自决定任何政务大事。他们都处于公民大会和五百人议事会的经常监督下,若公民大会认为他有失职守,则无论其功勋威信多高,皆依法惩处,从罢官放逐直至处死。实际上所有公元前5世纪的著名政治家都受过公民大会的责罚,米利斯托克利和伯里克利亦不例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马法的历史意义,并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希腊罗马政治文明的认识。
材料一 雅典城邦的任何公职人员,无论地位多高,皆不能离开公民大会而擅自决定任何政务大事。他们都处于公民大会和五百人议事会的经常监督下,若公民大会认为他有失职守,则无论其功勋威信多高,皆依法惩处,从罢官放逐直至处死。实际上所有公元前5世纪的著名政治家都受过公民大会的责罚,米利斯托克利和伯里克利亦不例外。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等《世界古代史》
材料二 在罗马法方面,不仅有举世公认的罗马私法,也有与私法相比毫不逊色的罗马公法制度。例如现代宪政制度中分权与制衡原则就是以罗马宪法为滥觞,在罗马共和宪法中,不仅存在同僚之间的分权(双执政官制),也存在执政官和其他行使积极权力的长官与行使消极权力的保民官之间的分权和制衡,最后还有五大宪制机关:人民大会、元老院、长官、保民官、祭司团彼此之间的分权与制衡,罗马的这些制衡机关也在后世逐渐发展成为议会、参议院、监察机关等政权机构。——摘编自蒋安杰《正确认识希腊法与罗马法的历史贡献》
(1)根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政治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雅典城邦政治形成的条件。(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马法的历史意义,并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希腊罗马政治文明的认识。
2.单选题- (共11题)
2.
梭伦指出:“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既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而那些有钱有势的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他的这一做法
A.说明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
B.旨在调节农民与商人的冲突 |
C.实现了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
D.试图采用中立方式化解矛盾 |
3.
雅典政治家阿里斯提德曾在放逐投票时,被一个目不识丁的公民请求代写上阿氏自己的姓名投入票柜,阿里斯提德问那人何以要放逐他,那人答道:“不为什么,我甚至还不认识这个人;但是到处都称呼他为‘公正之士’,我实在听烦了。”该故事主要反映了
A.陶片放逐法毫无积极意义可言 |
B.公民素质影响民主程序正常运行 |
C.陶片放逐法限制了反民主势力 |
D.古代雅典民主是一种过激的民主 |
4.
西西里远征失败以后,面对惨痛的失败,雅典人不是总结教训反省自身的原因,而是转而攻击那些赞成远征的演说家,好像他们自己没有表决赞成似的。由此可见雅典
A.精英政治的特征 |
B.民主政治的暴民性 |
C.直接民主的弊端 |
D.演说家的非理性心态 |
5.
下列的四种说法中,有几个观点是符合史实的
全体居民是统治者,参与政治,集体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雅典民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无实际民主可言
民主对妇女、外邦人、广大奴隶而言遥不可及
雅典狭隘的城邦体制,最终导致城邦民主政治的衰落
全体居民是统治者,参与政治,集体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雅典民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无实际民主可言
民主对妇女、外邦人、广大奴隶而言遥不可及
雅典狭隘的城邦体制,最终导致城邦民主政治的衰落
A.1个 |
B.2个 |
C.3个 |
D.4个 |
6.
伯利克里时代,雅典通过的一项法律规定:“对一切不相信现存宗教者和一切神明持不同见解者,立即治罪。”根据这项规定,有些人遭到陪审法庭的审判。这表明()
A. 雅典公民权利神圣不可侵犯
B. 雅典公民只尊奉神明的意志
C. 雅典民主制不能保障言论自由
D. 伯利克里排斥“持不同见解者”
A. 雅典公民权利神圣不可侵犯
B. 雅典公民只尊奉神明的意志
C. 雅典民主制不能保障言论自由
D. 伯利克里排斥“持不同见解者”
7.
公元前445年,罗马的坎努利斯法案废除了平民不得与贵族通婚的限制;公元前367年,李锡尼一塞克斯图法案授予平民与贵族分享公有土地的权利。公元前326年,彼特留法案废除了债务奴隶制。罗马的这些法案
A.有利于维护帝国的统治 |
B.有助于缓和共和国的矛盾 |
C.保护了广大奴隶的利益 |
D.促使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 |
8.
古罗马《民法大全》中规定:“父亲的罪名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都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为的继承人。”材料所体现的罗马法的具体原则是
A.保护弱者的原则 |
B.权利平等的原则 |
C.行为归责的原则 |
D.注重证据的原则 |
9.
罗马法学家盖尤斯指出:“根据自然原因在一切人当中制定的法为所有的民众共同体共同遵守,并且成为万民法,就像是一切民族所使用的法”。此处,盖尤斯想表达的是
A.万民法、自然法都不是法律条文 |
B.万民法是罗马法高度成熟的标志 |
C.自然法具体条文体现在万民法中 |
D.自然法精神指导了万民法的制定 |
10.
罗马帝国时期是古代西方文明的成熟时期,而同时期的中华文明也取得了重大发展,这里的“成熟”和“重大发展”分别指的是
A.罗马法律建设形成完备体系,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 |
B.罗马法律建设形成完备体系,世袭制度被彻底废除 |
C.罗马开始颁行成文法,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 |
D.罗马开始颁行《十二铜表法》,世袭制度被彻底废除 |
11.
礼是指较固定的行为准则,敬鬼神节仪尤成为原初的礼的核心部分;但春秋时,礼经人为理性化而被灌入政治人文主义内容。这一变化主要体现了
A.人的自觉意识觉醒 |
B.社会等级秩序的恢复 |
C.孔子地位的社会认可 |
D.礼制社会功能加强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