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述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材料
四大发明在中国 | 四大发明在世界 |
造纸术:我国大约在公元前1世纪,就已经有了纸,东汉蔡伦对造纸术进行改进,提高了纸的产量和质量,此后纸张开始代替竹帛,在全国推广。 | 造纸术:公元6世纪后,我国的造纸术不断外传。使朝鲜、日本、阿拉伯、欧洲等地先后学会了造纸术。纸从此成为传播文化、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 |
印刷术:公元6世纪初的隋、唐,出现雕版印刷术,在8年间,毕昇又创造了活字印刷术。 | 印刷术:活字印刷术从13世纪后传到朝鲜、日本,到15世纪中叶,欧洲才掌握了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是我国人民为人类做出的又一项重大贡献。 |
火药:公元8—9世纪,炼丹家知道硫磺、硝石与木炭混合燃烧时,会发生剧烈的反应。这样,在唐代就发明了以这三种物质为原料的黑色火药。到宋元时期,先在军事上得到使用,出现了最早的火药武器。 | 火药:火药在13世纪时传到阿拉伯各国,阿拉伯和波斯把制造火药的硝称为“中国雪”。14世纪以后,我国制造火药武器的技术经阿拉伯传到欧洲。 |
指南针:最早的指南针出现在战国时期,称为司南。到宋代后期,人们又开始使用指南针辨别方向。到元代时,航海已完全靠罗盘指南针指引航向。 | 指南针:随着对外贸易和海上交通的发展,指南针及应用技术先后传到阿拉伯地区,并很快传到了欧洲。 |
——李约瑟《中国古代科学》
从中任选两则或两则以上材料,提炼出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实运用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2.单选题- (共11题)
2.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分裂、各民族交融的时期。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发展特征概括不正确的是
A.社会发展停滞乃至倒退 | B.科学技术取得了显著进步 |
C.南方经济有了较快发展 | D.民族交融的趋势不断加强 |
4.
《管子》一书中记载,春秋时期齐国已用铁农具耕种土地。但据考古发现,在长江流域春秋晚期吴国墓葬中发现的农具和手工业工具,均为青铜制造。在中原地区洛阳王城、郑州碧沙岗和山西侯马等地春秋中晚期以至战国之际的遗址中,还普遍存在石、骨、蚌器的生产工具。由此可见春秋时期
A.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已超过中原地区 |
B.铁制工具仍然没有普遍使用 |
C.中原地区的战乱严重影响了该地经济发展 |
D.中国经济重心仍在关中平原 |
5.
明清时期,为解决外地经商困难,以地缘为纽带的“商帮”兴起,尤其以微商、晋商等商帮最为著名.他们在各都市建立“会馆”,而构筑严密的商业网。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历史背景是
A.商业竞争异常激烈 |
B.跨区域贸易日益繁荣 |
C.地缘意识更加突出 |
D.重农抑商政策加强 |
6.
黄道婆之前,闽广棉花已引入乌泥泾种植。然自黄道婆“做造擀、弹、纺、织之具,至于错纱、配色、综线、挈花,各有其法”,这个先前贫困之乡很快走上了家给人足的发展之路。乌泥泾前后变化主要得益于
A.优良棉种的引人种植 |
B.政府鼓励手工业发展 |
C.先进棉纺技术的推广 |
D.乌泥泾人的勤劳创造 |
7.
汉初歌谣唱道:“萧何定法律,明白又整齐;曹参接任后,遵守不偏离。施政贵清静,百姓心欢喜。”到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汉代思想界树起了儒学的权威。这一变化表明
A.黄老之学不能适应汉代社会的发展 |
B.汉代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治国方略的变化 |
C.统治思想的变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
D.儒家思想比道家思想更有利于社会发展 |
8.
明中叶以前,商人在文学作品中多被描述为见利忘义、骄奢淫逸之徒;此后,秉性端庄、诚信有义的商人形象在明清小说中却屡见不鲜。商人形象的变化反映出
A.重农抑商政策名存实亡 |
B.商业道德伦理发生重大变化 |
C.士人主流价值取向改变 |
D.社会经济变动冲击传统观念 |
9.
宋人洪迈在《容斋随笔》中曾感叹说:“唐人诗歌,其于先世及当时事,直辞咏寄,略无避隐。”即使那些“非外间所应知”的宫闱秘闻,诗人“反复极言”,“上之人亦不以为罪”,“今之诗人”则绝不敢如此。这段论述说明了
A.唐朝诗人热衷于描写宫廷秘史 | B.唐朝诗歌空前繁荣 |
C.开明的文化政策有利于文化的发展 | D.诗人受人尊重的原因 |
10.
在漫长的古代文明进程中,中华民族在科学技术领域群星璀璨,卓越的创新文化成果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在近代影响人类进步的三次科技革命中,我们却找不到中国人的身影。造成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决定的 | B.正确的科技政策决定的 |
C.自然环境和资源的状况决定的 | D.生产实践的需要决定的 |
11.
明朝中后期,以市井芸芸众生为主人公的世情小说勃兴。这些作品,有的描绘小手工业者之间真诚互助的新型职业道德,有的宣扬蔑视金钱等级、贵在知心互重的婚恋观念,也有的歌颂商人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理想。这段材料表明世情小说勃兴与下列哪一现象密切相
A.民族矛盾尖锐 | B.皇权高度膨胀 | C.工商业市镇繁荣 | D.近代科学传入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