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材料一 自然状态是一种完全的自由、平等的状态。自然法在自然状态中起支配作用。人们既然都是平等和独立的,任何人就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自由和财产。自然状态的生活如此美好,为什么人们还要加入政治社会,受政治权力的约束呢?这是因为自然状态有三种缺陷:①在自然状态中,缺少一种制定的、稳定的、人所共知的法律,作为人们共同的是非标准和裁判他们之间一切纠纷的共同尺度。②在自然状态中,缺少一个有权依照既定法律来裁判一切纠纷的知名的和公正的裁判者。③在自然状态中,往往缺少权力来支持正确的判决,使它得到应有的执行。所以人们甘愿放弃各自独立行使的惩罚权,交由他们中间被指定的人来专门行使。这种惩罚权力的行使也不能是随意的,而必须按照政治社会一致同意的规则,或按照他们授权的代表一致同意的规则来行使。这就是立法和行政权力的起源,政府和政治社会本身之所以产生的缘由,也在于此。
——洛克《政府论》
材料二 亚当·斯密的经济学就像物理学中牛顿的理论一样重要。其“看不见的手”像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一样,是亚当·斯密献给人类的伟大观念,这一观念培育出来的市场经济制度,尽管有各种不尽如意的地方,但迄今为止却是以欧洲人的智慧所能找到的唯一一种被实践证明能够成功地组织经济活动的经济制度。我们曾经长期否定亚当.斯密的智慧,甚至把“经济人”和“看不见的手”说成是对“私有制的公然辩护”。所幸的是,现在我们已经接受了亚当·斯密的主要观点。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洛克的主要观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自由主义产生的原因。
材料一 韩非的法治是针对原始儒家的“礼治”“德治”提出的。他反对在宗法社会中实施礼治、德治,推崇法治。韩非主张“法不阿贵,绳不挠曲”,也就是说在法面前,不存在贵族和平民之分,除了君主外,所有臣民一旦触犯法律都必须受到惩处。这是对西周以来“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等级制度的彻底否定。韩非说:“圣王立法也,其赏足以劝善,其威足以胜暴,其备足以完法”,“主施其法,大虎将怯;主施其刑,大虎自宁”。他认为立法、执法的主体是“圣王”,法律是君主利益和意志的体现。
材料二 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是针对柏拉图的“人治”而提出的。他认为“法律恰是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神衹和理智的体现”。基于此,他得出“法治应当优于人治”的结论。亚里士多德说,“正义是某些事物‘平等’的观念”,也就是指礼法是由正义衍生而来的,而正义意味着平等。在法律面前人们是平等的,没有谁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同时亚里士多德主张让全体公民参与政事,从而认为立法、执法的主体应是全体公民或统治阶层的整体……作为“轴心时代”东西方法治理论界交相辉映的两颗巨星,韩非和亚里士多德的政治主张和法治理念对中西方法律制度法律思想的演变和发展产生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以上材料均摘自杨军、赵海涛《韩非与亚里士多德法治思想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韩非和亚里士多德法治思想的共同之处。(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韩非法治思想形成的原因。
2.单选题- (共17题)
A.反映了佛、道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 |
B.体现了时局动荡对社会文化心理的影响 |
C.说明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交流融合 |
D.反映了儒家思想兼收并蓄和与时俱进 |
A.不再认同基督教权威 |
B.挑战罗马天主教会权威 |
C.维护欧洲的宗教统一 |
D.个人自由解释《圣经》 |
A.构建民权政府 |
B.批判神权统治 |
C.鼓吹人性解放 |
D.主张自由平等 |
A.复兴了古希腊人文精神 |
B.取得了人与上帝直接沟通的权利 |
C.揭示了宇宙运行的奥秘 |
D.奠定了人类理性的主体地位 |
A.提倡因信称义,倡导王权至上 |
B.反对禁欲苦行,追求民主政治 |
C.抨击君主专制,提倡宗教自由 |
D.汲取传统养分,彰显人性价值 |
A.推动中央集权民族国家形成 |
B.兼具理性主义和浪漫主义 |
C.使人们彻底抛弃了理性精神 |
D.揭示了启蒙运动思想真谛 |
A.普罗泰戈拉 |
B.苏格拉底 |
C.柏拉图 |
D.亚里士多德 |
A.伏尔泰 | B.孟德斯鸠 | C.卢梭 | D.康德 |
A.借用牛顿学说推动思想解放 |
B.贬低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作用 |
C.推动文艺复兴运动走向高潮 |
D.启发平民探寻自然科学的奥秘 |
A.普遍认可法律精神价值 |
B.限制王权成为大众意识 |
C.法治已经取代了人治 |
D.呼吁司法应公正平等 |
A.人文主义者反封建的软弱性 |
B.文艺复兴摧毁了神学世界观 |
C.古希腊罗马文化有反专制色彩 |
D.文艺复兴歌颂自然与人性 |
A.人文主义者要求现世享受的精神 |
B.反对专制和迷信的启蒙思想 |
C.冒险家们开辟新航路的愿望 |
D.工业资产阶级开拓市场的需求 |
A.反对在雅典实行民主制 |
B.公民意识淡漠 |
C.认识到雅典民主制的弊端 |
D.缺乏民本思想 |
A.智者运动影响下的古希腊 |
B.文艺复兴熏陶下的英国 |
C.宗教改革深化下的德国 |
D.启蒙运动洗礼下的法国 |
A.宗族破坏影响社会和谐 |
B.重农抑商壮大小农经济 |
C.严刑峻法加剧礼崩乐坏 |
D.时代变迁冲击社会观念 |
A.西周形成的礼乐制度影响深远 |
B.明清时期儒家伦理道德观念受到冲击 |
C.明清官员考核标准以德行为主 |
D.明清时期的道德与法律开始融为一体 |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