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材料一
庚子事变后,为挽救统治权的危机,避免迫在眉睫的主权危机,朝廷谕令施行“新政”立宪,开启政治体系内的调试性变迁,走君主立宪路径来建构现代国家。日俄战争的结局带给朝野立宪战胜专制的共识,新政立宪,遂成时代潮流…………作为变革反对者的朝廷守旧派遭受重创,恪守祖制拒绝变法已无市场,慈禧太后等戊戌政变的刽子手很吊诡地成为戊戌变法六君子的遗嘱执行人
——摘编自曹振华《清末帝国体系现代转型背景下的直隶政治变革》
材料二
在慈禧一干人眼里,中国的宪政模式,不是效仿英国的虚位君主制……而是追寻日本的立宪君主制。随后,清廷又派大臣达寿于1908年考察日本宪政,确定以日本明治宪法为蓝本……终于1908年8月,清廷公布了《钦定宪法大纲》和《9年筹备清单》,其中十四条皇室大权与九年的漫长预备立宪期确使得朝野真心立宪的积极分子被浇了一盆冷水。而嗣后的皇族内阁的出台,更昭示了清廷单方面主导的立宪运动简直就是进一步,退两步的行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廷谕令施行“新政”立宪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立宪运动简直就是进一步,退两步的行为”的理由。
庚子事变后,为挽救统治权的危机,避免迫在眉睫的主权危机,朝廷谕令施行“新政”立宪,开启政治体系内的调试性变迁,走君主立宪路径来建构现代国家。日俄战争的结局带给朝野立宪战胜专制的共识,新政立宪,遂成时代潮流…………作为变革反对者的朝廷守旧派遭受重创,恪守祖制拒绝变法已无市场,慈禧太后等戊戌政变的刽子手很吊诡地成为戊戌变法六君子的遗嘱执行人
——摘编自曹振华《清末帝国体系现代转型背景下的直隶政治变革》
材料二
在慈禧一干人眼里,中国的宪政模式,不是效仿英国的虚位君主制……而是追寻日本的立宪君主制。随后,清廷又派大臣达寿于1908年考察日本宪政,确定以日本明治宪法为蓝本……终于1908年8月,清廷公布了《钦定宪法大纲》和《9年筹备清单》,其中十四条皇室大权与九年的漫长预备立宪期确使得朝野真心立宪的积极分子被浇了一盆冷水。而嗣后的皇族内阁的出台,更昭示了清廷单方面主导的立宪运动简直就是进一步,退两步的行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廷谕令施行“新政”立宪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立宪运动简直就是进一步,退两步的行为”的理由。
2.简答题- (共1题)
2.
(历史——选修5: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东南膏腴田园及所产渔盐,最为财赋之薮(聚集),可资中国之润。……数年以来,沿边江、浙、闽、粤,多设水陆官兵,布置钱粮,动费倍增,皆为残孽未靖之故。如台湾一平,……地方益广,岁赋可增,民生得宁,边疆永安,诚一时之劳,万世之逸也。
(1)据材料一、二,从政治、经济、军事角度分析康熙收复台湾的战略意图。
(2)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康熙收复台湾后的治理措施及其作用。
材料一 东南膏腴田园及所产渔盐,最为财赋之薮(聚集),可资中国之润。……数年以来,沿边江、浙、闽、粤,多设水陆官兵,布置钱粮,动费倍增,皆为残孽未靖之故。如台湾一平,……地方益广,岁赋可增,民生得宁,边疆永安,诚一时之劳,万世之逸也。
——[清]施琅《靖海纪事》
材料二 自古帝王政治,得一土则守一土,安可以既得之封疆而复割弃。……况台湾地方,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东南之藩篱。此地若弃,沿海诸省,断难晏然无虑。……若归天朝,使海外诸国,既慑天威,益慕圣德。——《明清史料丁编》
材料三 兹地方初定,蠲(免除)三年徭税差役。……分兵驻守,……至数年后,闽粤之人倍至,荒林田畴复垦。樵苏采捕,载运米谷蔬菜,出入港澳,均听民便。各宜乐业,人民安生。——[清]施琅《靖海纪事》
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从政治、经济、军事角度分析康熙收复台湾的战略意图。
(2)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康熙收复台湾后的治理措施及其作用。
3.单选题- (共8题)
3.
“我走在尚未踏实的土地上,我的所作所为将可能成为以后历届总统的先例。”在美国历史上,由华盛顿开创、后来以法律形式加以肯定的传统是( )
A.总统任期不得超过两届 | B.总统不得连任 |
C.总统不得陷入党争 | D.总统不得驳回国会决议 |
4.
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认为:“ 克伦威尔对西方物质文明的贡献,还是以间接地在精神方面发生启发作用为主。他的共和和护国都是由环境造成,也不能在历史上长久立足。”这里的“环境”不包括( )
A.英国内战结束 |
B.国王查理一世被议会审判处死 |
C.英国资本主义发展需要强有力的国家政权 |
D.英国政党开始形成 |
5.
苏联史学家在十月革命40周年纪念时出版了《伟大十月和东方各国人民》一书,其中心思想是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真正具有包罗一切的普遍影响,对一切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给予了决定性的影响,具有如此普遍的全世界范围的国际意义。书中思想()
A.客观地评价了十月革命 |
B.重点强调了十月革命的世界意义 |
C.有利于增进社会主义国家团结 |
D.不切实际地夸大了十月革命的影响 |
6.
陈东升在《大国崛起的中国模式》中说:1979年以来,中国的发展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下列属于他所说的“天时”的是()
①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②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③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和扩展
①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②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③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和扩展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②④ | D.①③ |
7.
康有为在《请广译日本书派游学折》中指出,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非日本之胜我也,乃吾闭关之自败。”这表明康有为( )
A.充分认识到闭关锁国的严重危害 |
B.对问题的认识是肤浅的、片面的 |
C.为变法寻找理论依据 |
D.为日本侵略中国开脱罪责 |
8.
在1878年的日本,儿童玩拍球游戏时,用10种最值得采用的新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数字,它们分别是汽灯、蒸汽机、马车、照相机、电报、避雷针、报纸、学校、信箱、和轮船。这主要反映了日本()
A.殖产兴业的经济政策 | B.富国强兵的奋斗目标 |
C.全盘西化的生活方式 | D.文明开化的文化政策 |
9.
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中说:北朝的强盛自体制的力量……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作者旨在强调
A.北朝统治政策缺乏稳定性 |
B.北魏因改革成为了强大帝国 |
C.隋唐统治重创了士族势力 |
D.孝文帝改革有重大历史进步性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