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5题)
1.
阅读材判,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古代中国对外交往中的历史事件(部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表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明确说明需史论结合。)
材料 古代中国对外交往中的历史事件(部分)
时期 | 史实 |
秦汉 | 张骞出使西域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自波斯湾而还 中国的铸铜和制漆传到朝鲜 |
隋唐 | 唐朝高丽了盛行玄奘西行胡椒、波斯枣、无花果、开心果等传入中国日本参照汉字草书和楷书的偏旁,创制了自己的文字 |
宋元 | 设置节舶式管理海外贸易指南针、火药相继传到欧洲刺桐港(泉州港)成为世界第一大港阿拉伯数字传入中国 |
明清 | 郑和七下西洋,远至非洲、红海沿岸传教士利玛窦来华《本草纲目》、《天工开物》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流传海外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表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明确说明需史论结合。)
2.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詹姆斯.瓦特1776年改造出第一台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以后又经过一系列重大改进,使之成为“万能的原动机”,1784年4月,英国政府授予瓦特制造蒸汽机的专利证书。……经过无数次实验,阿克莱特于1768年发明了水力纺纱机,并于次年申请了专利。1771年,他在诺丁汉郊区建了一家棉纱工厂,雇用了五千多名工人,利用自己发明的新机器进行纺织生产。……同为工业革命时期的风云人物,阿克莱特与瓦特在专利权诉讼中成为好友,二者的密切合作使蒸汽机与工厂第一次实现联姻。之前,由水车驱动的工厂都依河而建,而蒸汽机彻底解放了动力源,工厂纷纷搬到生活、交通和物流更方便的城市,一场前所未有的城市化,因工厂的聚集而迅速发展起来。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瓦特和阿克莱特的合作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材料 詹姆斯.瓦特1776年改造出第一台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以后又经过一系列重大改进,使之成为“万能的原动机”,1784年4月,英国政府授予瓦特制造蒸汽机的专利证书。……经过无数次实验,阿克莱特于1768年发明了水力纺纱机,并于次年申请了专利。1771年,他在诺丁汉郊区建了一家棉纱工厂,雇用了五千多名工人,利用自己发明的新机器进行纺织生产。……同为工业革命时期的风云人物,阿克莱特与瓦特在专利权诉讼中成为好友,二者的密切合作使蒸汽机与工厂第一次实现联姻。之前,由水车驱动的工厂都依河而建,而蒸汽机彻底解放了动力源,工厂纷纷搬到生活、交通和物流更方便的城市,一场前所未有的城市化,因工厂的聚集而迅速发展起来。
——摘编自《工匠的“变异”:英国工业革命浪潮下的社会转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瓦特和阿克莱特身上体现的“工匠精神。(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瓦特和阿克莱特的合作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3.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北魏统治者进入中原以前,没有成文的法典,如遇案件,“皆临时决遣”。从太祖起,诏令汉族士大夫主持修律成为常例。世祖时,规定各州国死刑案须奏请皇帝裁决,在实践中也仿行汉代“春秋决狱”之例,疑案皆交由中书“以经义量决”。迁都洛阳后,孝文帝鉴于“律令不具,奸吏用法,致有轻重”,多次参与修订《太和律》,加重了不孝罪的处刑,首创了独子犯死罪可存留养亲的办法。同时经常躬自断狱,并设立司直官对适用法律和审判程序进行监督。到宣武帝时完成《正始律》二十篇,其中有十八篇可在汉、魏、晋律中找到相同的篇名。至此,北魏律基本定型。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北魏司法改革的影响。
材料 北魏统治者进入中原以前,没有成文的法典,如遇案件,“皆临时决遣”。从太祖起,诏令汉族士大夫主持修律成为常例。世祖时,规定各州国死刑案须奏请皇帝裁决,在实践中也仿行汉代“春秋决狱”之例,疑案皆交由中书“以经义量决”。迁都洛阳后,孝文帝鉴于“律令不具,奸吏用法,致有轻重”,多次参与修订《太和律》,加重了不孝罪的处刑,首创了独子犯死罪可存留养亲的办法。同时经常躬自断狱,并设立司直官对适用法律和审判程序进行监督。到宣武帝时完成《正始律》二十篇,其中有十八篇可在汉、魏、晋律中找到相同的篇名。至此,北魏律基本定型。
——摘编自张晋藩《中华法制文明史》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司法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北魏司法改革的影响。
4.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南联盟地处巴尔干地区,与俄关系良好,为了控制巴尔干,缩小俄罗斯的势力范围,北约认为有必要惩罚一下南联盟。……科索沃是南联盟的一个省,1980年铁托去世后,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带有分离主义色彩的骚乱频频发生,1998年2月,阿族极端分子组成的“科索沃解放军”与政府警察发生大规模冲突,引发了科索沃危机。西方国家借机大举介入,北约与南联盟矛盾激化。1999年3月24日,未经安理会授权,北约以“保护人权”之名,对南联盟发动了代号为“盟军”的空袭行动,科索沃战争爆发……北约以“民主、人权”为借口,把一国内部事务国际化,这大大助长了民族分离主义分子的气焰,严重威胁到有关国家的稳定。越来越多的人也认清了美国的真实面目,世界范围内(包括西方国家在内)掀起了反战、反美的抗议活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索沃战争带来的影响。
材料 南联盟地处巴尔干地区,与俄关系良好,为了控制巴尔干,缩小俄罗斯的势力范围,北约认为有必要惩罚一下南联盟。……科索沃是南联盟的一个省,1980年铁托去世后,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带有分离主义色彩的骚乱频频发生,1998年2月,阿族极端分子组成的“科索沃解放军”与政府警察发生大规模冲突,引发了科索沃危机。西方国家借机大举介入,北约与南联盟矛盾激化。1999年3月24日,未经安理会授权,北约以“保护人权”之名,对南联盟发动了代号为“盟军”的空袭行动,科索沃战争爆发……北约以“民主、人权”为借口,把一国内部事务国际化,这大大助长了民族分离主义分子的气焰,严重威胁到有关国家的稳定。越来越多的人也认清了美国的真实面目,世界范围内(包括西方国家在内)掀起了反战、反美的抗议活动。
——摘编自芮立平、闫卫民《科索沃战争影响初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索沃战争爆发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索沃战争带来的影响。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后期,美国城市住房紧缺,形成大批贫民窟。1879年,纽约市通过专门法案倡导新式住房设计,改善贫民住房情况,但直到1908年还没对住房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其他城市更是一拖再拖。一战期间,联邦政府实施了两项战时应急住房计划,为工人和军人家庭建造公共住房。20世纪30年代,联邦政府开始扩大在一战时期的做法,1934至1937年间,美国公共工程局以解决就业的名义新建住房21640套。1937年,美国国会通过《美国住房法》,并建立美国住房署负责贫民的公共住房建设,到二战结束时,该署为16.8万个建筑单元提供了90%的资助。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与20世纪前期美国住房政策相比,国民政府住房政策的不同之处,并说明其形成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20世纪前期中美两国住房政策给现代住房政策制定提供的启示。
材料一 19世纪后期,美国城市住房紧缺,形成大批贫民窟。1879年,纽约市通过专门法案倡导新式住房设计,改善贫民住房情况,但直到1908年还没对住房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其他城市更是一拖再拖。一战期间,联邦政府实施了两项战时应急住房计划,为工人和军人家庭建造公共住房。20世纪30年代,联邦政府开始扩大在一战时期的做法,1934至1937年间,美国公共工程局以解决就业的名义新建住房21640套。1937年,美国国会通过《美国住房法》,并建立美国住房署负责贫民的公共住房建设,到二战结束时,该署为16.8万个建筑单元提供了90%的资助。
——摘编自王旭《美国城市发展模式:从城市化到大都市区》等
材料二 民国时期,住房矛盾日益加剧。1924年,孙中山在《建国大纲》中提出了住为民需、增建屋舍的主张。1927年以后,国民政府在土地法的框架下陆续出台多种房屋救济法规。1930年《土地法》和1938年《内地房荒救济办法》均规定在发生房荒的时候兴建公营住房以救济难民和贫民,但政府力量有限,房屋救济更多依靠私人房屋。抗战爆发后,由于私房房租猛涨,国民政府先后颁布三部房屋租赁条例,在战时和指定区域施行房租管制和强制空房出租等严厉措施。然而这些措施遭到了房主的抵制,加之没有专门机构去监督执行,实施效果不容乐观。——摘编自张群《居有其屋:中国住房权历史研究》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前期美国住房政策的变化,并说明其变化产生的积极作用。(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与20世纪前期美国住房政策相比,国民政府住房政策的不同之处,并说明其形成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20世纪前期中美两国住房政策给现代住房政策制定提供的启示。
2.单选题- (共10题)
6.
恩格斯曾这样评价,罗马法是纯粹私有制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生活条件和冲突的十分经典的法律表现,以致一切后来的法律都不能对它作任何实质性的修改。这说明古罗马法律
A.与时代内容密不可分 |
B.仅适用于当时的时代 |
C.对公有制社会无益处 |
D.不能被后世充分借鉴 |
7.
有学者指出,从1688年光荣革命到19世纪前期,以上院贵族为核心的土地贵族始终控制着英国国家政权。从中央到地方,从枢密院、内阁、议会两院到军队,把持权力的主要是各级贵族和他们的子弟。这反映了,英国当时
A.封建色彩异常浓厚 |
B.现代民主制度尚未建立 |
C.民主改革需要深化 |
D.社会贫富差距日益扩大 |
9.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对外援助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外援助显得更为“低调”,在此期间,援助补贴下降,对外经济联络部被降级,部分臃肿的援助项目遭到审查。对外援助相对于六七十年代也相当克制,相对突出受援的特征。这种变化反映出
A.“左”倾思想严重干扰中国外交的发展 |
B.中国物质匮乏无法提供更多的对外援助 |
C.对外援助由政治导向为主转向多元需求 |
D.不结盟外交政策导致中国援助对象减少 |
10.
1986年,美国和苏联的炸弹数和导弹弹头数已分别达到12846枚和10716枚,但截至1991年苏联解体,双方也无直接的军事冲突。这一现象可以表明当时
A.多极化格局已形成 |
B.全球化的进程加快 |
C.世界科技快速发展 |
D.和平成为时代主题 |
11.
下图是清代康雍时期用于外销的“青花西洋宫苑盆景高奘大盖罐”,整个大罐表面被分割成一个个密密麻麻的六边形,其中一半罐身在六边形内描绘了类似哥特式教堂的西洋宫苑建筑。这说明当时


A.青花瓷开始进入西方世界 |
B.市场需求影响瓷器的生产 |
C.中西间的贸易仍采取传统形式 |
D.中国瓷器浸染了西方人文思想 |
12.
据统计,从1775年到1815年大约有25万人移居美国,1820~1860年则有约500万人移居美国,比1790年整个美国人口还要多。对美国而言,移民的涌入
A.加速了工业化发展进程 |
B.消除了国内的种族矛盾 |
C.带来了巨大的人口压力 |
D.促成了国内市场的形成 |
13.
1872年,李鸿章支出一些官款作为启动资金,谕令候补知府朱其昂招集商股,购置轮船,设立轮船招商局。可是,入股者不多,资金缺乏,李鸿章只得向招商局注入大量官款,实行官督商办。李鸿章将这种体制概括为“商为承办,官为维持。”这一体制
A.增强了与外轮公司竞争力量 |
B.明晰了民用工业的产权归属 |
C.保障私人投资者的经济利益 |
D.使洋务企业垄断中国航运业 |
14.
宋代著名山水画家郭熙、范宽等人在绘画创作时重视对岩石的质地进行研究,同时对水的波纹、树叶的构成甚至季节的变化都加以仔细观察分析,这表明宋代
A.自然科学取得重大进步 |
B.格物精神影响绘画创作 |
C.艺术形式的平民化趋势 |
D.商品经济获得空前发展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5道)
单选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3